茶在中国:一部宗教与文化史

副标题:无

作   者:贝剑铭

分类号:

ISBN:978750087255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茶在中国:一部宗教与文化史》以一件日常商品和大众饮品为切入点,探索了封建中国早期到其后大约1800年的时段里,传统中国宗教与文化变迁的概况。它追溯了饮茶从具有神话色彩的起源到19世纪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宗教思想、机构和人物是如何影响茶的故事,也考察了茶带来的传统习惯、审美、仪式、科学和知识观念方面的变化。


目录


*章 传统中国作为宗教与文化商品的茶

茶的基本含义/ 006

茶叶的种植、加工与消费/ 007

茶、酒及汤药/ 010

被赋予“养生”符号的茶/Oil

何为“宗教与文化商品”? / 013

小结/019

第二章 茶叶的早期历史:神话与现实

从“荼”到“茶”:唐以前对茶的称谓/ 022

《僮约》与*早的茶之用/ 025

早期文献中的茶/ 026

文化英雄神农氏与茶的起源/ 028

中古志怪小说中神秘的茶/ 031

茶与道教神仙/ 036

作为佛门饮品的茶/ 038

小结/ 040

第三章 唐代的佛教与茶

《茶酒论》:茶与酒地位的争论/ 045

酒:历史、礼仪与酒令/ 046

作为奢侈品的茶/048

名酒及其社会效用/ 049

佛教与茶/ 049

作为非健康饮品的茶/051

醉酒的危险/ 052

酒、文化与消费/ 053

佛教的酒戒/ 055

敦煌写本对酒的态度/ 057

佛教、茶与物质文化/ 059

法门寺的皇家茶具/ 061

寺院茶文化与茶汤/ 066

茶百戏:如梦幻泡影的佛教观念/ 067

道教与茶:茶的生产力与创造力/ 068 小结/070

第四章 唐代茶诗

诗歌的新主题一 诗咏茶/073

茶诗中的宗教及美学意义/ 075

长寿与成仙及茶的商品化/077

新的文化空间:寺院饮茶/080

茶与友谊,宴饮与送别/ 083

皎然诗歌中的茶与禅宗/ 085

卢仝《七碗茶诗》/ 089

白居易与日常茗饮中的茶诗/ 090

小结/093

第五章 茶圣陆羽:陆羽生平与作品的宗教色彩

历史语境下的陆羽/ 095

陆羽生平的史料来源/ 098

陆羽的传奇出身/ 099

陆羽寺院中的童年/101

少年成名:跻身精英文坛/103

陆羽南迁及《茶经》初稿/ 103

《茶经》的书写与精英阶层的认同传播/ 105

《茶经》付梓及陆羽的晚年生活/107

《茶经》的内容与结构/108

《茶经》引发的茶文化浪潮/ 110

小结/ 113

第六章 宋代:驱乏提神、活跃社会的茶

北苑与精英书写的宋代茶文化/117

寺庙“茶户”与宋代茶的商业化/ 123

“点茶三昧”:禅僧日常生活中的茶/ 125

寺院的茶礼与汤礼/ 127

寺院里的汤药/ 133

寺院茶会、汤会与世俗社会/ 134

小结/ 139

第七章 东传日本:荣西《吃茶养生记》

《吃茶养生记》的研究方法/ 143

《吃茶养生记》概要/143

《吃茶养生记》的理论一空间、时间与五行/ 145

《吃茶养生记》中的疾病/149

小结/ 152

第八章 明清茶叶经济中的宗教与文化

明代名茶的品牌威力与佛门之茶/ 166

明代文人对茶的审美取向与宗教反思/170 茶、僧人与文人:儒与释的交融/ 174

小结/185

第九章 结论

观念/187

机构/189

人物/190

注释/193

参考文献/ 229

索引/253


【书摘与插画】

本书主要研究传统中国作为宗教和文化商品的茶,具体指19世纪以前尚未成为全球商品的中国茶的发展状况。事实上,关于19世纪前后茶贸易发展的优秀研究成果已很丰富,本研究并非简单重复,而是将侧重点放在中国文化而非全球市场上。我们将考察既是产品(采摘于种植的茶树,经过加工的叶子),又是买卖对象的茶, 此外也要了解茶作为一种饮品的历史。在展开论述之前,有两个基 本问题需要明确:*,何为“宗教和文化商品”?第二,这个视角对于研究茶的历史意义何在?

19世纪的名著《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要 将茶视为包含了宗教和文化特性的商品。这部鸿篇巨制的第41回写道,男主角贾宝玉在仆人陪同下到一所尼姑庵品茶。妙龄女尼妙玉用一个雕漆填金的小茶盘和精致的小盖钟先向贾府大家长贾 母敬茶,贾母直言道:

“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 妙玉道:“是旧年蠲的雨水。”

余下众人用清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吃了茶,妙玉引着宝玉的表妹林黛玉和薛宝钗进了她的耳房,在那儿,妙玉用更为名贵精致的茶杯装了她自用的茶给她们吃。宝玉跟了进来,讨到了一杯妙玉的细茶:

宝玉细细吃了,果觉清醇无比,赏赞不绝。

黛玉天真地问起这泡茶的水可也是旧年的雨水,被妙玉径直打断了:

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 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 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 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哪 有这样清醇?如何吃得!

为了达到艺术效果,《红楼梦》中对精致饮茶场景的勾画显然有其夸张的成分,但它提供了关于品茶所能达到的高度的一个直观样本,也彰显了一个事实,即有时佛教寺院对茶叶、水品、茶具也都很讲究。小说也显示,在传统中国,茶不仅仅是日常饮用的商品,也与众多复杂的社会关系、文化关联及预设等息息相关。本书将通过观察传统中国茶叶发展史中的一系列关键点,探索商品、物质和文化 体系之间的关联如何构建。

以此种方式探究茶能让我们获得什么知识或感悟呢?我相信通过了解茶对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对个人的影响,它会为我们提供一个认识中国的宗教思想与实践的不同视角。这项研究使我们得以探索通常隐而不见的漫长文化历程,它要求我们结合不同类型的 资料进行思考,而这些资料通常由诗歌、游记、宗教领域的专家分头研究。即便如此,我们应该在阅读材料时意识到,现存文献和实物3 的主要来源是不全面、不均衡的,因而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将重点放 在某些类型的撰述上,并考察那些或多或少偶然间幸存于世的人工制品和图像资料。此外,许多茶史资料来自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必然只反映少数特权者的兴趣爱好,但只要我们足够细致,也能一窥在更广阔的社会中茶的宗教与文化价值。

这是一项历史研究,但又非全面的茶史研究,主要关注茶文化*能推陈出新、*令人心驰的唐宋时期(约为7—13世纪)。虽然在帝制后期,茶事上毫无疑问也有重大变化,但这一时期是茶叶种植与饮用的主要发展期。今天,茶是一种普遍的饮品,但过去并非如此。通过研究其产生与发展,我们会更多地了解到人类社会中新品位如何形成。资料显示,经常饮茶的习惯似乎始于中古中国的佛教僧侣,后来传播到文人,然后可能又非常迅速地传至更广泛的人群。我选择将研究集中于这一形成期,并不是否认后世有大量 的茶文化活动,而只是想说,后世的发展——如明代散茶的饮用及 随之而来的茶壶的发展,或明清时期茶事艺文的繁荣一都只是早期实践的改良,而非令人吃惊的新发展。抛开这些不谈,在一本书里完成中国茶文化的全面论述是不可能的,因而围绕形成期展开研究更为可行。本书不提供中国茶的完整历史,只创新性地阐述某些特定时空中茶的宗教与文化面向。

我们会看到,茶的故事并非发生在“永恒不变的中国”,而是发生在剧烈地、大规模地,且常常迅速变化的中国。经济方面,出现了纸币和钱庄、钱铺等;农业方面,大小茶园在其他作物难以生长的地方发展起来;社会方面,开始雇用采茶女;文化方面,涌现了大量茶诗。饮茶与茶文化的发展也仰赖于中华帝国境内把各个区域连缀 在一起的基础设施:例如,如果没有隋炀帝(604—618年在位)组织疏浚、开凿的运河,茶不可能从一种地方性的滋补品发展为举国之饮。这种国家基础设施的影响隐藏于我们看到的事物表相之下, 文献资料通常未注意或忽略过去,但它对于茶的普及至关重要。同时,茶还是一种文化标志——在中唐以前的中国,喝茶是南方人的特征,后来则变成了更多中国人乃至中华文化的象征。

8世纪中叶,茶出现在国家舞台的不久之后,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开始饮茶,但品茶的文化实践成为财富、地位、闲适以及品位的象征。因此,考量中华帝国的茶文化或许能让我们看到现代消费者 社会的一丝微光。

除了消费观念,通过对比18世纪英国“品位”的发展来思考中国茶文化的兴起也大有裨益。“品位”这个概念*早于17世纪晚期引起关注,被用作文化差异的重要标志。根据文化的差异性,物品的价值不仅由其成本决定,还取决于大多数人都觉得很难区分的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这一时期的英国散文家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 1672一1719)比较了一个文学品位很高的人和一位能够鉴别出十种不同的茶或其任意组合的品茶专家。值得一提的 是,在大革命前的法国,何为高品位的规则是由王室决定,在英国则通过贵族的交际圈传播,这和中古中国品茶要领的流传是一致的——通过茶书和在文人间传诵的诗歌传播。所以在中国,茶如何品鉴不受朝廷控制,尽管一些皇帝(尤其是宋徽宗,1101-1126年在位)在这一文化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茶在中国:一部宗教与文化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