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沿诗歌聚焦

副标题:无

作   者:陈仲义著

分类号:

ISBN:978750048292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前沿诗歌聚焦》内容简介:世纪之交,中国现代诗带着过往时光沉淀的轨迹,也散发着新时期以降持续躁动、求新求变的生机。在大量第一手感性资讯、先锋文本、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全书主要聚焦自“第三代诗歌”后的格局:急剧变换的诗歌生态、嬗递中的先锋时序、新锐诗写形态、标记性诗人抽样,及至重要的诗学节点。全书对近二十年中国前沿诗歌做了一次较完整详备的考察梳理,特别是对当下诗歌写作有较全面覆盖和发见。带着诸多问题意识,尝试为近二十年的诗歌场域,留下辨识与思考,尝试为中国新诗的前沿发展,提供一份有效参照。

目录

  第一章 诗歌生态聚焦
   第一节 诗歌的“出逃”、承载与挣扎
   一、诗歌的“逃向”
   二、诗歌的“承载”
   三、诗歌的“挣扎”
   四、诗歌的“出路”
   第二节 诗写的个人化与相对主义
   一、自足的独立和自在的封闭
   二、一场永无穷尽的角逐
   三、双面夹击下的经典
   第三节 多元诗写流向:象喻、语感、综合
   一、诗风的复杂转向
   二、象喻诗写流向
   三、综合诗写流向
   四、语感诗写流向
   第四节 诗歌接受的“四动”标准
   一、增补好诗“指数”
   二、情感层面上:感动
   三、精神意识层面:撼动
   四、思维层面:挑动
   五、语言层面:惊动
   六、好诗:浑然一体的生命
  第二章 先锋时序聚焦
   第一节 “内讧”:“民间”与“学院”
   一、“利益分配”抑或“学术之争”
   二、双方的优长与局限
   三、相互吸收渗透的可能
   第二节 沉潜着上升:“中间代”诗歌
   一、命名何以能够成立
   二、诗学特征的外围性指认
   三、只有个体“范式”才最具价值
   第三节 在焦虑和承嗣中立足:70后、80后诗歌
   一、70后:各呈招数,显山露水
   二、80后:宽松热身,自由上路
   第四节 反弹与提速:两岸后现代诗歌
   一、缘起时间与过程
   二、题材类型与维度取向
   三、语言与思维方式
   四、两岸“后”诗人“采样”
   五、E时代群像
   六、互照:生成与阴影
  第三章 网络诗写聚焦
   第一节 网络诗象全屏扫捕
   一、“乱象”:良缘缔结后的“回生”
   二、诗写“大跃进”的利与弊
   三、众多诗学问题的凸显
   第二节 网上诗歌论争缩略
   一、新“罗马斗兽场”
   二、社团、运动、流派、思潮——立场之争
   三、分化、分歧、分裂——意气之争
   四、倾向、取向、趣向——诗学之争
   五、低俗恶俗话语——有待自清自理
   第三节 网络体诗四大特征
   一、诗写的主导精神:游戏性
   二、网诗“新”美学:泛诗化
   三、“无厘头”风气:语词变造
   四、特别技术手段:灌水
   第四节 网络诗写的普遍弊端
   一、从一只苹果“切起”
   二、从同题诗“风”穿过
   三、向名诗人开刀
   四、阻止:无难度写作
   第五节 网诗新品种:“声、像、动”全方位组合
   一、数位诗歌
   二、新具体诗(视觉诗)
   三、多向诗
   四、多媒体诗歌
   五、互动诗
   六、数字化诗歌
  第四章 新锐诗写形态聚焦
   第一节 快感与肉欲的合谋
   ——肉身化诗写
   一、“下半身”出现体现了什么
   二、肉身化的性出演
   三、肉身化诗写的可行性
   四、把握好身体辩证法
   第二节 不可理喻的悖谬
   ——荒诞诗写
   一、荒诞及其命名辨析
   二、荒诞文本剖解
   三、荒诞诗学“雏形”
   第三节 语词的饕餮与精神的苦渡
   ——“新死亡”诗写
   一、拨开误区,窥视“新死亡”含义
   二、“新死亡”的语词招幡
   三、语词的欢宴能否匹配精神的圣餐
   第四节 “向上、尖锐、有益”
   ——神性诗写
   一、“两批一反”的正题集结
   二、“向上、尖锐、有益”的精神指标
   三、二元对立中的“软肋”
   第五节 底层经验伦理关怀
   ——草根诗写
   一、“草根性”:来龙去脉
   二、自然在地:根系生命
   三、底层经验:切身证词
   四、伦理关怀:广披悲悯
   五、重返源头:母语原声
   第六节 开辟“有限制的情境授权”
   ——新“叙事性”诗写
   一、叙事的流变
   二、新叙事类型
   三、新锐叙事成立的依据
   四、新叙事的校正
   第七节 自“黑夜意识”走出后
   ——女性情欲诗写
   一、“黑夜意识”唤起的情欲诗写
   二、延续:载道式的阶级抵抗与性别争取
   三、旁逸:纯快感的生理心理宣泄
   四、衍化:爱欲释放着语词的迷幻
   五、弥散:母性光辉和日常诗意
   第八节 当“久违”的烽火台重新点燃
   ——生态诗写
   一、危机背景与应运而生
   二、“专职”生态诗写与初见成效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前沿诗歌聚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