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

副标题:无

作   者:张珍玉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089224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高等医药院校专科教材:中医学基础(供专科中医学专业用)(修订版)》具体修订内容有绪论部分:修订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概况为两部分,明确四大经典内容,突出《黄帝内经》是四大经典之首,突出中医学理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删除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八物辩证观部分;明确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概念;增补人与社会环境体观、人对环境适应能力观的内容。阴阳五行部分;明晰阴阳的概念特点:明确阴阳对立的概念;明确五行的概念及事物属性五行归类的方法。藏象部分;明确藏学说、心藏神的概念;保持各章节中有关“神”的相关内容的一致性。诊法部分;明确便秘的概念。辨证部分;删除表证里证治法内容。防治原则部分:明确治则的概念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观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辩证观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四、《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
(二)阴阳互根
(三)阴阳消长
(四)阴阳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确立治疗原则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一)心
【附】心包络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附】命门
二、六腑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二)六腑共同的生理特性
1.泻而不藏
2.以通降为用
三、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一)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
【附】精室
(二)奇恒之腑共同的生理特性
第二节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联系
一、脏腑中间的联系
(一)五脏之间的联系
(二)六腑之间的联系
(三)奇恒之腑之间的联系
(四)五脏与六腑之间的联系
(五)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联系
二、五脏与身形的联系
(一)肝与身形的联系
(二)心与身形的联系
(三)脾与身形的联系
(四)肺与身形的联系
(五)肾与身形的联系
三、五脏与自然界的联系
(一)五脏与五时相应
(二)五味归五脏,各有宜忌
第四章 精神气血津液
第一节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精是人体生命的基础
(二)精是人体正气之本
第二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
三、神的内容及其生理作用
(一)神
(二)魂
(三)魄
(四)意、志、思、虑、智
第三节 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生理功能
(一)推动作用
(二)温煦作用
(三)防御作用
(四)固摄作用
(五)气化作用
(六)联系调节作用
四、气的运动
五、气的分类与分布
(一)元气
(二)宗气
(三)营气
(四)卫气
第四节 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功能
四、血的循行
第五节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和濡养作用
(二)参与血液生成,调节血液浓度
(三)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第六节 精神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神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二、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三、气和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
(二)气能行(化)津
(三)气能摄津
(四)津能载气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
(一)津血同源
(二)津血互化
第五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命名原则和名称
(一)命名原则
(二)十二经脉名称
二、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一)走向与交接规律
(二)分布规律
(三)表里关系
(四)流注次序
三、循行部位
(一)手太阴肺经
(二)子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的含义
二、奇经的主要作用
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部位及功能
(一)督脉
(二)任脉
(三)冲脉
(四)带脉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联系联络作用
(二)运行气血的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对病理变化的阐释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六章 病因
第一节 六淫、疠气
一、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一)六淫的概念
(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三)六淫致病的各自特点
二、疠气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一)疠气的概念
(二)疠气的形成
(三)疠气的致病特点
第二节 七情、饮食、劳逸损伤
一、七情内伤
(一)七情内伤的概念
(二)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二、饮食损伤
(一)饥饱失常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
三、劳逸损伤
(一)过劳
(二)过逸
第三节 痰饮、瘀血
一、痰饮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点
(一)痰饮的概念
(二)痰饮的形成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
二、瘀血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点
(一)瘀血的概念
(二)瘀血的形成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第四节 寄生虫、外伤
一、寄生虫
(一)寄生虫的概念
(二)寄生虫致病的主要因素
(三)常见寄生虫的致病特点
二、外伤
(一)外伤的概念及范围
(二)常见外伤的致病特点
第七章 病机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正、邪与发病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二)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三)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二、内外环境与发病
(一)外环境与发病
(二)内环境与发病
三、疾病的复发
(一)复发的特点
(二)复发的因素
第二节 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一)虚实病机
(二)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一)正胜邪退
(二)邪胜正衰
(三)正虚邪恋
(四)邪去正虚
第三节 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盛
(一)阳偏盛
(二)阴偏盛
二、阴阳偏衰
(一)阳偏衰
(二)阴偏衰
三、阴阳互损
(一)阴损及阳
(二)阳损及阴
四、阴阳格拒
(一)阴盛格阳
(二)阳盛格阴
五、阴阳亡失
(一)亡阳
(二)亡阴
第四节 气血失常
一、气的失常
(一)气虚
(二)气机失调
二、血的失常
(一)血虚
(二)血液运行失常
三、气血关系失调
(一)气滞血瘀
(二)气血两虚
(三)气不摄血
(四)气随血脱
(五)血随气逆
第五节 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一)津停气阻
(二)气随津脱
(三)津血两伤
(四)津亏血瘀
(五)血瘀水停
第六节 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
(一)肝阳化风
(二)热极生风
(三)阴虚风动
(四)血虚生风
二、寒从中生
三、湿浊内生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
第八章 诊法
第一节 望诊
一、望神
(一)得神
(二)失神
(三)假神
(四)神乱
二、望面色
(一)常色
(二)病色
三、望形态
(一)望形态
(二)望动态
四、望头颈、五官、二阴和皮肤
(一)头部
(二)颈项
(三)目
(四)耳
(五)鼻
(六)口
(七)齿、龈
(八)咽喉
(九)二阴
(十)皮肤
五、望小儿食指络脉
(一)食指络脉诊察方法
(二)食指络脉诊察意义
六、望分泌排泄物
(一)痰、涎、涕
(二)呕吐物
七、望舌
(一)舌与脏腑的关系
(二)舌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舌诊的内容
(四)舌质和舌苔综合诊察的重要性
(五)舌诊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 闻诊
一、听声音
(一)语声
(二)呼吸
(三)咳嗽
(四)呕吐
(五)呃逆与嗳气
二、嗅气味
(一)体气
(二)分泌排泄物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问诊的重要意义
二、问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问诊方法
(二)问诊注意事项
三、问诊的主要内容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头身
(四)问胸胁脘腹
(五)问耳目
(六)问饮食与口味
(七)问睡眠
(八)问二便
(九)问妇女
(十)问小儿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二)诊脉的部位
(三)诊脉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平脉
(五)病脉
(六)诊妇女脉
(七)诊小儿脉
(八)相兼脉与主病
【附】脉诊注意独异
(九)脉症顺逆与从舍
(十)脉诊的临床意义
二、按诊
(一)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二)按诊的内容
第九章 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辩证
一、表里辩证
(一)表证
(二)里证
(三)表证里证的鉴别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附】半表半里证
二、寒热辨证
(一)寒证
(二)热证
(三)寒证热证的鉴别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三、虚实辨证
(一)虚证
(二)实证
(三)虚证实证的鉴别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五)表里、寒热、虚实的关系
四、阴阳辨证
(一)阴证
(二)阳证
(三)阴证阳证的鉴别
(四)亡阴与亡阳
第二节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一)心气虚、心阳虚及心阳暴脱
(二)心血虚及心阴虚
(三)心火亢盛
(四)心脉痹阻
(五)痰迷心窍
(六)痰火扰心
(七)小肠实热
二、肺与大肠辨证
(一)肺气虚
(二)肺阴虚
(三)风寒束肺
(四)寒饮伏肺
(五)风热犯肺
(六)痰热壅肺
(七)痰湿阻肺
(八)燥邪伤肺
【附】肺系常见证的鉴别
(九)大肠湿热
(十)大肠津亏
(十一)肠虚滑泻
三、脾与胃病辨证
(一)脾气虚
(二)脾阳虚
(三)寒温困脾
(四)湿热蕴脾
(五)寒凝胃腑
(六)胃热炽盛
(七)胃阴亏虚
(八)食滞胃脘
四、肝与胆病辨证
(一)肝血虚
(二)肝阴虚
(三)肝气郁结
(四)肝火上炎
(五)肝阳上亢
(六)肝风内动
(七)寒滞肝脉
(八)肝胆湿热
(九)胆郁痰扰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一)肾阴虚
(二)肾阳虚
(三)肾精不足
(四)肾气不固
(五)肾不纳气
(六)膀胱湿热
六、脏腑兼病辨证
(一)心肺气虚
(二)心脾两虚
(三)心肝血虚
(四)心肾不交
(五)心肾阳虚
(六)肝火犯肺
(七)肝脾不和
(八)肝胃不和
(九)肝肾阴虚
(十)肺肾阴虚
(十一)脾肺气虚
(十二)脾肾阳虚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辨证
(一)气虚
(二)气陷
(三)气滞
(四)气逆
二、血病辨证
(一)血虚
(二)血瘀
(三)血热
(四)血寒
三、气血同病辨证
(一)气滞血瘀
(二)气虚血瘀
(三)气血两虚
(四)气虚失血
(五)气随血脱
四、津液病辨证
(一)津液不足
(二)水液停聚
第四节 六经辨证
一、六经辨证的概念及内容
(一)太阳病
(二)阳明病
(三)少阳病
(四)太阴病
(五)少阴病
(六)厥阴病
二、六经病的传变规律
(一)合病与并病
(二)传经
(三)直中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及内容
(一)卫分证
(二)气分证
(三)营分证
(四)血分证
二、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规律
第六节 三焦辨证
一、三焦辨证的概念及内容
(一)上焦湿热
(二)中焦湿热
(三)下焦湿热
二、三焦证候的传变规律
第十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一)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
(二)防止病邪的侵害
二、既病防变
(一)早期诊治
(二)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第二节 治则
一、治病求本
(一)正治与反治
(二)治标与治本
二、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与祛邪的概念及关系
(二)扶正与怯邪的运用
三、调整阴阳
(一)损其偏盛
(二)补其偏衰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医学基础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