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发起“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评选,马克思位居第
一。同年,英国广播公司也进行了“千年第一思想家”全球网上投票,结果
仍是马克思排名第一。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又进行了“最伟大哲学家”的
评选,马克思以近28%的得票率位居第一。作为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病理
学家”,马克思从未过时。
要想深入理解这位伟人的思想,就要阅读《资本论》第一卷,这是马克
思的代表作,也是一本相对独立的著作。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资本论》很
难理解。李迁研究《资本论》数十年,深有心得,他逐章逐节的讲解非常有
助于我们真正读懂《资本论》。
目录
序一 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
序二 《资本论》的创作背景与结构体系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 商品
第二章 交换过程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第六章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第八章 工作日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第十一章 协作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第六篇 工资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第十八章 计时工资
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
第二十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
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理论
序二 《资本论》的创作背景与结构体系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 商品
第二章 交换过程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第六章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第八章 工作日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第十一章 协作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第六篇 工资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第十八章 计时工资
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
第二十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
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理论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