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掌故类编:古文今译.第一辑

副标题:无

作   者:朱祖延,张金煌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21500358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目录
晏子拒不治狱
“执法一心,不敢惜死”
钱能通神
崔令杀玄宗宠伶
狄仁杰谏高宗罚不当罪
戴胄坚持同罪同罚
裴矩谏太宗诱人以罪
李日知执法抗少卿
“南山可移,判不可摇”
柳浑论法救玉工
李元素犯颜昭雪冤狱
社鼠和猛狗
庄遵智擒真凶
“辨析于似是之间”
李德裕为僧平冤
戴胄谏太宗以个人喜怒执法
徐申不许言“申”
司理据情护无辜
死刑须刑部复审
严惩诬告希赏者
借刀杀人
程琳不徇太后
纣亡于淫泆
同罪不能异罚
割牛舌者服罪
周敦颐弃官护法
钱惟济辨诬
自当刚介忤太师
“辨析冤狱,我职也”
高皇后谏帝决狱以情
不以喜怒加刑赏
明成祖废弟为民
洪武帝严惩违法驸马
不鸣则已,鸣必惊人
杨卓断案
“曹鼐不可”
邓廷桢智决疑案
(五) 荐任
鲍叔荐管仲
赵宣子举荐韩厥
祁奚荐子
任非贤者
晏子辞退管家高纠
管仲荐相
商鞅作法自毙
用人不疑
魏以太子为相
韩昭侯论功授官
任官必须廉洁胜任
牵长难行
萧何不以爱憎忌贤
魏王嫉贤妒能
齐桓公授管仲以三权
刘邦论得天下
太宗不许房玄龄辞相
孔子论政
唐太宗盛赞李绩
委任一名将胜于千里长城
唐玄宗的“任人之道”
唐玄宗覆瓯任相
玄宗深夜任相
“知子莫若父”
似是而非者
抽签择相
王曾不树私恩
举主连累门生
吴起相楚有功反被害
宋孝宗用人之一例
“作相须读书人”
进贤士而退小人
圣君必有贤人
颜歧的媚敌任人观
明主悉心求之,天下何患无才
“一字官”
世宗任相不拘一格
任人唯亲者被罢职
“譬诸瞽者获一前导”
申屠嘉严责弄臣邓通
军中无人不可用
蒋攸铦严格考察下属
(六) 待士
王斗谏齐宣王爱士
子华劝楚威王好贤
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求士
秦延范睢秘密入秦
郦食其谏高帝以礼待士
蔡邕倒屣迎王粲
一见如故
子罕专政
唐太宗敬重杜如晦
太宗亲解佩刀赐贤士
朕是金矿,卿是良工
唐太宗痛失“人镜”
唐太宗剪须和药为李绩治病
玄宗固留萧嵩为右相
张说不以职位论高低
贾岛题诗泄怨愤
赵匡胤敬畏王朴
孔融、袁绍尊崇郑玄
文帝节俭罢露台
天子重公膳,待贤才
唐太宗称誉虞世南
太宗为马周调药
宋太祖雪中赐裘
“自奉欲薄,养贤宜厚”
得贤如得宝
“蜀秀才”至诚待士
明太祖礼遇蔡子英
朱元璋盛赞宋濂
宋讷入对
一、 政事类
汉武帝为何诛钩弋夫人
明太祖赐贤者住宅
有才爱才,优礼待士
(七) 谏诤
泄冶谏陈灵公弭淫
一饭三叹谏受贿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里革更君书以谏
里革谏鲁宣公滥捕幼鱼
叔向谏杀竖襄
晏子一日三责齐景公
苛政猛于暴虎
齐王建拒谏而客死秦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文帝纳谏释周勃
周昌力谏高帝废太子
简雍戏谏先主
东方朔智谏汉武帝
唐太宗纳谏
唐太宗求谏
谷那律进谏受奖
梁习治边有方
谏太宗游猎获升迁
魏征进谏受赏
文德皇后谏太宗
伶官巧言切谏
笑言合道
仁宗纳谏遣二女子
沈括善谏
温叟谏太祖勿耽声乐
明太祖随事纳忠
钱澧谏拆和坤私寓
为民造福的郑浑
刘御史婉辞进谏
赶三儿的谲谏
(八) 赏罚
韩厥谏晋景公立赵氏后
不可赏无功
公叔痤拒赏而受赏愈多
“功狗”与“功人”
“先封雍齿以示群臣”
高赫无功受上赏
宋高宗赐从官以“半”
“将作大匠”郑浑
宋代的“推测”赏
“爵禄,天下之公器”
好官亦不过多得钱
“爵赏先私亲,何以服众?”
无功拒赏反获罪
悬赏的骗局
(九) 廉官
子罕以不贪为宝
晏子拒更宅
“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仓慈关心胡人
鲁相嗜鱼而拒受贿鱼
李母责子退出多送禄米
苏瑰荣升不“烧尾”
李怀远位高而简朴
李日知不恋官位
冯立坦然饮贪泉
司马先不陪饮
包拯岁满不持一砚归
贪赃者死后不准入祖坟
刘大夏不取羡余钱
仓慈削强扶贫
张昉避歌妓
郭南命皆拔去软栗
张居正拒受巨额馈金
张振之与人比廉
岂能以香代臭
从“埋〓太守”到“撤茶太守”
好将眼泪作人情
官有大小,做人不分大小
遗物只有八两银
清廉者反被罢官
孙权父子亲自受田
(十) 污吏
靴带系百钱
夏侯县令贪鄙无道
凡姓薛的一律封官
父子受贿
崔昭行贿
拔钉钱
“三班吃‘香’,群牧吃‘粪’”
亦官亦贼
酷吏萧怀武
孙权引咎责躬
赵师〓靠行贿升官
官署成烟窟
二、 家事类
(一) 训诲
敬姜教子勤勉
范武子教子谦让
曾子讲教子之道
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
孟母教子入室之礼
孙权拒奏封子为王
田母训子退贿金
“福当如是爱惜”
杨万里夫人训子
宋太祖训诲家人从俭
太皇太后一语救苏轼
李太后教子
训子当严
“泣鸽先生”
汤斌责子啖鸡
(二) 事亲
(一) 为政
陶侃俭约勤政
刘邦事父
汉高祖尊父为太上皇
陆绩怀桔遗母
汉高祖取悦太上皇
御赐遗妾
陈叔达赴宴忧母
王溥朝服侍父
张观孝父
查道为母凿冰捕鳜
包拯辞官事双亲
岑文本位高忧重
朱泰孝母
小皇帝思念亡母
奇溯祈水医母病
割股事亲
厚熲克己事亲
刘敏躬亲事母
陈茂烈弃官养母
王守仁途中遇父执施礼
王问绘扇事父
杨巍终身不吃西瓜
姚崇不偏袒儿子之过
虎噬逆子
虎口救母
(三) 夫妇
晏子爱老妻
司马相如巧取馈赠
任瑰妻饮“酖”
阮嵩惧妻丢官
破镜重圆
富贵不忘旧情
作诗免兵役
唐玄宗为民而济盗
诗结良缘
河东狮吼
刘庭式不负盲妻
夫妇守节
妻劝夫勿纳不义之财
妙止夫人诵观音
(四) 兄弟
兄弟争死
兄弟争权成仇敌
曹植失宠
玄宗以厌胜法制安禄山
张范以子易侄
李绩为姐煮粥
余乳解决分家案
喷帝
赵匡胤为弟灼艾
王旦教弟拒收玉带
草木有情
济〓害兄
三、 德行类
(一) 忠直
蔡京借“中”字舞弊
石碏大义灭亲
奋扬执已谢罪
说直话的白公胜
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殉难
和氏献璧
忠仆蒙冤
刘章借酒诛吕
说一不二的贯高
赵母忠国
陆德明拒受逆贼之聘
“直笑得面似靴皮”
虞世南忠于太宗
志士死而无恨
鲁宗道忠直不欺
至死仍以天下事为忧
“但知据实以言”
出师未捷身先死
岳飞死于“莫须有”罪
忠臣被害
尽忠报国
杨万里拒作《南园记》
保险的“批语”
不可让处则不让
“丹诚图报国”
王朴与帝争辩不屈而死
“我朝谁为好男子?”
沈百五拒降
(二) 节烈
缩高义抗信陵君
秋胡子妻投河
刘谌举家殉国
伍子胥含怨自杀
郑天休自食腐粟息哗言
“一旦红颜为君尽”
詹氏女舍身救父兄
刘氏焚妾自缢
头颅坠地而复跃起
(三) 任侠
专诸刺吴王
刺客自杀
聂政刺韩傀
“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赵氏孤儿
“打破筒,泼了菜”
田横和五百壮士
左儒为正义而死
节姑姊投火
宁与忠烈同日死
军中二义士
刺客仗义
(四) 宽容
曹参不究他人细过
王蓝田性急而能有所容
唐玄宗爱才宥过
“苟利于民,孤之利也”
奏牍渐多
“青毡我家旧物”
狄仁杰不计旧嫌
杨再思遇盗不究
杨再思不计驭者怨言
运粮官宠辱不惊
陆象先宽宥犯罪小吏
陈谏议偿直取马
“数止此耳”
杨翥让邻居
王竑不念旧恶
王审琦简政放权
文征明不闻人过
(五) 诚伪
幽王击鼓戏诸侯
偾表取信
苏代说骗术
指鹿为马
天子无戏言
燕人回国
袁术骗孙策
心诚则金石为开
苏轼在防汛中身先士卒
宋璟仗信示诚
王义方买房补树钱
“二形人”
秦桧诈献子鱼
孙仲益的润笔费
张九成正色训宦官
男瞒五,女瞒十
王质克己守信
彭思永拾金不昧
陆佃如实评述王安石
“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
乱道古今得朝官
王安石《日录》被删
胡大海言而有信
徐文靖以黑黄豆记言行
剽窃前人手写本以自炫
(六) 谦傲
赵姬仁厚谦让
楚共王临终自责
范文子不居功
曾子不受鲁君封地
欧阳令据理抗将军
欧阳通自矜能书
李绩推功
张咏善让
王状元易服还乡
王昭远大言误国
辞官居乡以后
(七) 俭侈
妾不衣帛,马不食粟
富贵、骄奢者警之
娄敬毡衣见高祖
“不得一亲民官,非素志也”
石崇厕
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竞相夸炫
李绩贵客去饼皮
房氏清俭传为美谈
安乐公主生活侈华
渊材示“富”
僧救王黼
周贵妃粗食
司马光不喜华靡
(二) 教化
高皇后节俭宽厚
张赵斗富
皇帝真避暑,百姓处热河
(八) 贪鄙
贪不避讳
董叔联富姻
襄子热孝取代国
窃履刺史
章邵贪财误杀亲子
贾似道贪鄙
晏子拒受君命
朱典〓贪鄙、淫暴
“毕不管,福死要,陈倒包”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木材商捐官
(九) 褊急
羊斟泄私愤
卫灭公爱憎无常
魏武杀妓
王蓝田吃鸡蛋
袁耽掷去五木
萧何重视图书
桓南郡气愤杀鹅
宋之问齿病累官
父子相诟
韩世忠轻薄儒士
和凝问靴价
唐坰肆意骂群臣
(十) 趋附
上下其手
有势则从,无势则去
郑愔作乐词献媚
孔子教子路显扬君恩
朱前疑说梦获升迁
宗楚客阿谀薛师得高官
宇文士及巧言媚太宗
《五经》扫地
李林甫令群臣学立仗马
府官为鸡鸣犬吠
李绩顺水推舟
杨愿善佞
徐康国善权变
徐康国失措
民怨四起,石头说话
约法三章
党进变诈
“请上坐,泡好茶”
(十一) 谗陷
田驷请刺翟章
靳尚忌能害屈原
李适之吟诗书愤被害
一饼失官
李昭德戏斥诌媚人
李适之中计被害
七臣遭谗,尸弃黄河
郑浑鼓励农耕和生育
李林甫权术罢裴相
石汉卿诬陷张琼
王钦若嫉贤进谗言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
司马光死后遭贬损
张浚赵鼎皆为秦桧所卖
“更有后人知警也”
(十二) 残忍
以一笑之故杀美人
毛皇后失宠以后
田豫开镣释盗
董卓残杀无辜
刘晔十三岁杀侍女
石崇杀美人
索使滥施酷刑
独孤庄“吊民伐罪”
“牛头阿婆”周兴
请君入瓮
朱全忠诛杀无辜
割臂留赠
四、 处世类
孙休不听谗言
(一) 识见
美〓不如恶石
范蠡勇退
“善单之善,亦王之善”
孔子问礼于老子
自痛不如
周勃自愧不如陈平
吴起与田文论功
陈余忍辱受笞
鲁人徙越
“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
鲁人不纳寡妇
甄皇后幼年赈灾邻里
赵咨论孙权
孙权乞寄交州
郗超不以爱憎匿善
赵温圭劝善
朱熹的胆识
“为君难”
王彦超知旨
王嘉祐劝说寇准勿为相
宋太祖怒斥主考官
苏轼鼓励王安石进谏
尧舜之心
郭子兴喜收朱元璋
“讼师之心,可谓巧矣”
见惜衣知惜身
(二) 器量
重耳拜受农夫之士
“谓似丧家之狗,然哉”
陈胜杀故人
张良纳履
推心置腹待降王
信陵君屈尊访侯嬴
太宗初识魏征
唾面自干
赵德昭自刎
寇准请教张咏
王旦处事大度
胡德济怡然受微戒
梁材廉直大度
(三) 辨惑
穿井得羊
抚慰降王
名不副实
三人言而成虎
乐正夔一足
老人误刺其子
丁氏穿井得一人
孔子不偏听偏信
曹操疑杀崔琰
“名齐实异,所宜辨也”
一殿三天子
白驹活胡儿
高皇后提倡宽厚仁慈
鹅血治噎
误饮粪清
黄马褂被窃
(四) 时势
卫人迎新妇
召平说萧何拒封
曹操与张绣捐弃前嫌
审时度势,张鲁降曹
黄幡绰圆梦巧脱祸
苏味道三辞“三品”
朱椿以礼教守西陲
刘鋹愿为降王长
张士诚拒降而死
德成佯装醉汉而免祸
袁凯装疯免死罪
(五) 疑断
淳于髡设词救薛
将计就计
陈轸有先知之明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曹操善于决断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南北榜”
曹操杀吕布
孙坚力主斩董卓
“三不开”宰相
文彦博果断行事
(六) 智愚
齐景公求雨
晏子笑不仁之君与谄谀之臣
齐景公爱妾死而不葬
二桃杀三士
晏子使楚
朱元璋援救“小明王”
老马识途
远水不救近火
高阳应建房
张丑机智逃关
赛马的学问
役卒智救赵王
“诸葛子瑜之驴”
司马光破缸救溺孩
(七) 恩仇
齐襄公被弑咎由自取
“士人行已,贵乎立品”
邴〓、阎职同报辱父夺妻之仇
灵辄不忘一饭之恩
结〓报恩
荀〓感恩无功商人
庾公差不忘师恩
弃疾自缢
寡妇报怨
兄为父死,弟报父仇
食言而肥
一杯羊〓亡国
康熙帝防微杜渐
秦穆公失骏马
伍子胥鞭尸复仇
太宗任仇
李渊赦李靖
皇后不认生父
姚崇挟嫌驱张说
睚眦之恨
助人自助
狄仁杰举仇
父子兄弟为仇敌
康熙禁天下吸烟
豆粥麦饭
以德报怨
赵文华睚眦必报
江或讥刺洪承畴
“洪公果死耶?”
(八) 得失
父与夫谁亲?
郑人袭胡
唇亡齿寒
秦伯嫁女
(三) 邦交
楚人有两妻
老虎断蹄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因错得福
杜怀恭借故避出征
遗绢市药
宋郊遭谗反受重用
诬告者自食其果
劳而无功
书法家的寻鹤“启事”
取诸其怀而与之
(九) 交往
魏文侯罢酒会友
刎颈之交
君子慎其所从
高山流水
刘晔在朝不结交时人
刘备少年交友
“宁逢恶宾,无逢故人”
“唯公荣,可不与饮酒”
钟士季寻访嵇康
颜率计存九鼎
“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肖至忠冒雪候友
使友人怒而复喜
王晏忘旧
王质为范仲淹钱行
田敏赠书
巢谷徒步万里访二苏
为国何分彼此
苏轼章惇仙游潭书壁
两太守游金山
郑朝设计要回祭地
“识公时目故有疾”
(十) 俊辩
退避三舍
秦王与中期辩论
不死之药
汗明见春申君
触龙说赵太后
童子妙语答差吏
东方朔窃饮仙酒谏汉武帝
程正叔制止礼定龙女衣冠
东周君为放阳竖辩解
何郯俊辩谏仁宗
范时行测“棋”字
妙解“老头儿”
(十一) 悔悟
齐景公戒酒
齐景公悔悟赐封人
景公悔止肢解养马人
景公纳谏烹狗
“酒后言杀,皆不得杀”
大醉损一人,终生不饮酒
宽猛相济
苏代说公仲侈以高都与周
寇准悟减劝酒
宋太祖悔悟赏人
洪迈自悔失言
宋太宗悟毁假山
五、 事业类
(一) 立志
子犯苦劝重耳立志复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学万人敌
孔子教子路志于学
听弱拒强
刘备幼有帝王志
魏仁甫沉衣明志
发愤学画,鲁钝变慧
杨鼎的“十思”
黄慎不甘人后
(二) 求知
韦编三绝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两小儿辩日
用心专一
甘茂欲相魏
薛谭学讴
匡衡勤学苦读
陆九渊下棋
李淳风观察日蚀
苦吟的遭遇
张无垢谪居苦读
范仲淹请教师鲁
陆游作“书巢”以自处
王贻孙博学
赵普晚年手不释卷
唐且说秦王救魏
朱柏好学
宋濂于学无所不通
啖饼而学
(三) 功名
何谓“死而不朽”?
苏秦功成名就前后
苏代论进取之术
孙伏伽迁升不露喜色
卢藏用深谙仕途捷径
李稹写信不署官衔
宣太后与尚靳言利
名利奴
李庶几以交头卷被黜
刻石记功亦徒劳
徐益孙不借母死以窃名
洪承畴身败名裂
六、 战伐类
(一) 备战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庆郑论备战
外宁必有内忧
韩国一举三失
晋军的一次战前准备
觥饭不及壶飧
文种伐吴九术
孙亮建军演阵
军校捕蝉
赵匡胤造长江浮桥
权臣在内,大将岂能立功于外
(二) 纪律
齐、晋鞍之战
魏绛誓死维护军纪
鹬蚌相争,渔者得利
“唯余马首是瞻”
细柳营
彭越起义
曹彬重军纪
“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
明太祖治军
(三) 攻守
攻地与攻人
曹操把握战机大破袁绍军
公孙瓒固守易京失败
完璧归赵
调虎离山,战而胜之
曹仁飞骑解重围
曹仁智拔壶关
退不如攻
以少胜多
明太祖轻舟胜巨舰
水战火攻,神出鬼没
张赫追击倭寇
赵德胜背城死战
(四) 计谋
渑池之会
阳处父智杀子上
一举而兼两虎
火牛阵
“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曹操坐收袁氏兄弟首级
曹操巧施离间计
孙坚智驱海贼
孙坚机智突围
吴范神算擒关羽
树木若桅,巧破敌军
齐鲁柯之会
兵在谋而不在众
廖永忠智破水陆寨
冰城陷敌
(五) 敌我
宋襄公敌我不分
狂狡授敌以柄
韩厥追齐侯
养由基善射
杜子谏楚庄王勿伐越
刘晔料敌如神
君臣无常位
“鱼头公”
张飞之死
杨延昭身先士卒
王彦抚爱士卒
赵资阵前射妻
钦宗媚敌
直捣黄龙府
(六) 胜负
屈瑕败于趾高气扬
鲁僖公轻敌失头盔
诱敌骄纵,转败为胜
金人以千金求乞斩秦桧书
“其败也,如日月之食焉”
张辽说降
凯旋归来,君臣让功
项羽愧见江东父老
骄惰之师必败
置之死地而后生
明太祖大败陈友谅于泾江口
张士诚败于奢纵
清圣祖犒劳凯旋之师
七 杂俎类
(四) 执法
(一) 哲理
病入膏盲
扁鹊为桓侯诊病
宋人有二妾
杨布击狗
滥竽充数
徙宅忘妻
理民与驯虎
包子厨中人不一定会做包子
岳飞论马
踊贵履贱
(二) 诙谐
对症换心
秦宓答问
病甚何须问
驴子何敢充御史
李可及戏三教
钱思公的珊瑚笔架
苏东坡一肚皮不合时宜
任忠厚的自我嘲谑
知县不识已名
晏子巧救制陶人
烧饼古钱
曾国藩的忌讳
裁衣不问尺寸
重文轻武的县令
“这个婆娘不是人”
“打你这倾国倾城帽(貌)”
只图对偶工整,不顾兄弟性命
小物不堪成大器
(三) 才艺
曹植年少有奇才
楚王提拔执法之臣
华佗巧治郡守病
曹元理妙算如神
卢庄道过目不忘
七岁神童戏宰相
奇童李百药
两瓢跳跃相搏
卢眉娘
分毫之间决死生
皇甫坦宫廷疗疾
笑笑先生画竹
法之无赦
金雨林的拳法
(四) 怪异
刘邦道斩白蛇
周宣释梦
李文和诊脉而知人隐微
桃花治狂病
奇怪的疾病
唐伯虎梦收父书
朱母梦吞神丸生元璋
托梦寻尸
计杀昌他
犬为虎之酒
能避火灾的《华严经》
(五) 轶事
顾况桐叶和诗
司空见惯
崔护题“人面桃花”
许浑梦中作诗
武则天“大足”年号的由来
甘子布与柑子布
李白令高力士脱靴
赵高刑讯逼供
灵隐寺骆宾王联句
和凝取士“传衣钵”
画鲻捉獭
借猴拾宝
皮球藏珠
义雁
白首完婚
高士奇珥笔随銮
如愿的故事
(六) 民俗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正月十五迎紫姑
寒食节的由来
曲水节
裸葬
富家女嫁和尚
广南和尚有室家
贫家女自营嫁妆
重九登高
端午节
祭蚕神的白膏粥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张释之犯颜量刑执法
令尹子文不徇私枉法
高柔辨冤
孙亮智断鼠屎案
执法者受害
祭遵格杀舍中儿
“强项令”董宣
崔光韶重法惩祖莹
“断决无疑苏珍之”
“律者天下之大信”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华掌故类编:古文今译.第一辑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