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纵现全书,可以看出作者以“历史意识”贯穿始终的自觉性。作者在充分肯定“古典倾向”作家从“道德性”“审美性”对抗现代性危机追求人性“和谐”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道德性”“审美性”并非超越现实的抽象存在,“对抗”不等于取而代之,历史还得沿“现代性”路径向前,只能战胜“危机”而不可折回。作者深知历史发展规律不可违,并指出“古典倾向”作家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的尴尬命运:“在一个‘乱世之音怨以怒’的时代,在一个虎狼成群风沙扑面的时代,在一个追求自由和解放为主旋律的时代,他们标举出中和之美的旗帜,试图以文学缓解时代的震荡,时不时地对‘舒愤’之作加以责,这是明显逆时代潮流而动的,也注定了他们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弱势地位。”
目录
序
绪论
一 “现代性”视野中的“古典顷向”
二 “古典倾向”与“古典主义”的异同
三 论述的范围和思路
第一章 新人文主义、新批评派与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节 新人文主义的源流及其“古典倾向”
第二节 新人文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
第三节 早期新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
第一节 “古典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命运
第二节 “古典倾向”者的追求及其境遇
第三节 “古典倾向”者的批评实践
第三章 “古典倾向”者在新旧文学之间
第一节 道和美:文学进化伦的盲点
第二节 对文学进化论的质疑
第三节 对“主情”(纯文学)文学史观的反思
第四节 填补鸿沟:创造新文学与研究古文学并重
第四章 “古典倾向”者在文学与政治之间
第一节 介入政治的方式:道德、审美与文化
.第二节 调和文学与政治的距离:道德与审美的合力
第三节 人生、人性的完整性与文学的概念化
第五章 “古典倾向”者在文学与道德之间
第一节 “五四”后的道德状况和道德理想
第二节 文学审美论和道德论的冲突
第三节 文学批评:鉴赏还是判断
第六章 “古典倾向”者在文学与科学之间
第一节 科学的进击与文学的防御
第二节 科学崇拜压力下的困惑
第三节 对科学的文学批评观的反思
第四节 对精神分析学说的批判
第七章 “古典倾向”者在诗、文、乐、画之间——对“纯文学”理论和创作的反思
第一节 诗与画:纯文学之争的理论焦点之一
第二节 诗与乐:纯文学之争的理论焦点之二
第三节 诗与文:诗的文体之争的理论焦点
第四节 对中国现代文学型类混杂的思索
参考文献
后记
绪论
一 “现代性”视野中的“古典顷向”
二 “古典倾向”与“古典主义”的异同
三 论述的范围和思路
第一章 新人文主义、新批评派与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节 新人文主义的源流及其“古典倾向”
第二节 新人文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
第三节 早期新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
第一节 “古典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命运
第二节 “古典倾向”者的追求及其境遇
第三节 “古典倾向”者的批评实践
第三章 “古典倾向”者在新旧文学之间
第一节 道和美:文学进化伦的盲点
第二节 对文学进化论的质疑
第三节 对“主情”(纯文学)文学史观的反思
第四节 填补鸿沟:创造新文学与研究古文学并重
第四章 “古典倾向”者在文学与政治之间
第一节 介入政治的方式:道德、审美与文化
.第二节 调和文学与政治的距离:道德与审美的合力
第三节 人生、人性的完整性与文学的概念化
第五章 “古典倾向”者在文学与道德之间
第一节 “五四”后的道德状况和道德理想
第二节 文学审美论和道德论的冲突
第三节 文学批评:鉴赏还是判断
第六章 “古典倾向”者在文学与科学之间
第一节 科学的进击与文学的防御
第二节 科学崇拜压力下的困惑
第三节 对科学的文学批评观的反思
第四节 对精神分析学说的批判
第七章 “古典倾向”者在诗、文、乐、画之间——对“纯文学”理论和创作的反思
第一节 诗与画:纯文学之争的理论焦点之一
第二节 诗与乐:纯文学之争的理论焦点之二
第三节 诗与文:诗的文体之争的理论焦点
第四节 对中国现代文学型类混杂的思索
参考文献
后记
现代性与古典传统: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