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1927年至2007年,解放军舞蹈历经风雨,走过了一条光辉的道路。红军舞蹈伴随血雨腥风中新生红色政权的建立;八路军和新四军舞蹈工作者用舞蹈作为武器,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在战火中艰难前行;解放军舞蹈用“翻身秧歌”和“胜利腰鼓”见证了解放大军开启新的时代。新中国成立之后,解放军舞蹈经过了20世纪50年代的专业化建设,60年代初期经典作品涌现,“文化大革命”遭受严重破坏、负重前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率先举起人性觉醒和艺术探索的大旗.引领了中国舞蹈的发展方向,进入新世纪,不断开拓、努力创新,取得了跨越性发展的成果等阶段。解放军舞蹈记载了人民军队的伟大历程,折射着历史的变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有力推动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民族复兴、国家崛起中主流文化的重要载体。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土地革命时期工农红军的舞蹈(1927-1937)
第一节 红军舞蹈的发端
一、从革命军俱乐部到北伐军宣传队
二、红军部队初期的文化活动与宣传工作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地区的红军舞蹈
一、苏维埃政权建立与红军舞蹈活动
二、中央苏区的红军舞蹈活动
1.工农剧社舞蹈部与红军剧社的建立
2.中央苏区流行的红军舞蹈
3.歌舞活报剧的产生与主要作品
4.高尔基戏剧学校的舞蹈培训和舞蹈活动
三、胡筠和李伯钊等红军舞蹈工作者
1.胡筠、陈敏的舞蹈创作
2.李伯钊等“赤色跳舞明星
四、其他苏区的红军舞蹈活动
1.《八月桂花遍地开》及其编导王霁初
2.“娘子军连”和川陕苏区的红军舞蹈活动
第三节 长征路上的红军舞蹈
一、“宣传鼓动棚”与“十分钟娱乐会
二、《打骑兵舞》的创作及演出
第四节 陕北苏区的红军舞蹈
一、红军会师庆祝活动与《红军大会师》
二、人民剧社在抗日宣传中的舞蹈
小结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舞蹈(1937-1945)
第一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部队歌舞剧的兴起
一、军队文艺团体与文艺工作迅速发展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新秧歌运动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2.“新秧歌运动”中“部队歌舞剧”的兴起
第二节 八路军的舞蹈活动与舞蹈工作者
一、战斗剧社与《太行山舞》
二、战士剧社、先锋剧团与《太行山根据地大活报》
三、抗敌剧社的儿童演剧队与《霸王鞭》
1.八路军“少年舞蹈家
2.郑红羽与秧歌舞《霸王鞭》
四、从烽火剧团到“联政宣传队
1.八路军少年舞足舀编导和《八路军战斗舞》
2.联政宣传队的部队歌舞剧创作
五、其他根据地剧社的舞蹈活动
1.冲锋剧社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舞蹈活动
2.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舞蹈活动
3.其他抗日根据地剧社的舞蹈活动
第三节 新四军的舞蹈活动与舞蹈工作者
一、战地服务团的舞蹈活动
二、新安旅行团及其舞蹈创作
第四节 东北抗日联军、东江纵队和抗敌演剧队的舞蹈
一、东北抗日联军和东江纵队的舞蹈
二、抗敌演剧队的舞蹈
第五节 八路军部队的舞蹈培训工作
一、部队艺术学校的舞蹈活动
二、儿童演剧队的舞蹈训练
小结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舞蹈(1946-1949)
第一节 从“翻身秧歌”到“胜利腰鼓
一、“翻身秧歌”与文工团的舞蹈创作
二、适合运动战特点的解放军舞蹈活动
第二节 解放军第一支专业舞蹈队与《进军舞》
一、胡果刚与解放军第一支专业舞蹈队
二、吴晓邦与《进军舞》的创作演出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解放军舞蹈(1950-1958)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10周年后的解放军舞蹈(1959-1965)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解放军舞蹈(1966-1976)
第七章 新时期的解放军舞蹈(1977-1989)
第八章 20世纪90年代的解放军舞蹈(1990-1999)
第九章 新世纪的解放军舞蹈(2000-2007)
附录 解放军舞蹈大事记(1927-2007)
附录 解放军创作舞蹈作品(1927-2007)
行数万里路探80年源流——记《中国人民解放军舞蹈史》
第一章 土地革命时期工农红军的舞蹈(1927-1937)
第一节 红军舞蹈的发端
一、从革命军俱乐部到北伐军宣传队
二、红军部队初期的文化活动与宣传工作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地区的红军舞蹈
一、苏维埃政权建立与红军舞蹈活动
二、中央苏区的红军舞蹈活动
1.工农剧社舞蹈部与红军剧社的建立
2.中央苏区流行的红军舞蹈
3.歌舞活报剧的产生与主要作品
4.高尔基戏剧学校的舞蹈培训和舞蹈活动
三、胡筠和李伯钊等红军舞蹈工作者
1.胡筠、陈敏的舞蹈创作
2.李伯钊等“赤色跳舞明星
四、其他苏区的红军舞蹈活动
1.《八月桂花遍地开》及其编导王霁初
2.“娘子军连”和川陕苏区的红军舞蹈活动
第三节 长征路上的红军舞蹈
一、“宣传鼓动棚”与“十分钟娱乐会
二、《打骑兵舞》的创作及演出
第四节 陕北苏区的红军舞蹈
一、红军会师庆祝活动与《红军大会师》
二、人民剧社在抗日宣传中的舞蹈
小结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舞蹈(1937-1945)
第一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部队歌舞剧的兴起
一、军队文艺团体与文艺工作迅速发展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新秧歌运动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2.“新秧歌运动”中“部队歌舞剧”的兴起
第二节 八路军的舞蹈活动与舞蹈工作者
一、战斗剧社与《太行山舞》
二、战士剧社、先锋剧团与《太行山根据地大活报》
三、抗敌剧社的儿童演剧队与《霸王鞭》
1.八路军“少年舞蹈家
2.郑红羽与秧歌舞《霸王鞭》
四、从烽火剧团到“联政宣传队
1.八路军少年舞足舀编导和《八路军战斗舞》
2.联政宣传队的部队歌舞剧创作
五、其他根据地剧社的舞蹈活动
1.冲锋剧社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舞蹈活动
2.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舞蹈活动
3.其他抗日根据地剧社的舞蹈活动
第三节 新四军的舞蹈活动与舞蹈工作者
一、战地服务团的舞蹈活动
二、新安旅行团及其舞蹈创作
第四节 东北抗日联军、东江纵队和抗敌演剧队的舞蹈
一、东北抗日联军和东江纵队的舞蹈
二、抗敌演剧队的舞蹈
第五节 八路军部队的舞蹈培训工作
一、部队艺术学校的舞蹈活动
二、儿童演剧队的舞蹈训练
小结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舞蹈(1946-1949)
第一节 从“翻身秧歌”到“胜利腰鼓
一、“翻身秧歌”与文工团的舞蹈创作
二、适合运动战特点的解放军舞蹈活动
第二节 解放军第一支专业舞蹈队与《进军舞》
一、胡果刚与解放军第一支专业舞蹈队
二、吴晓邦与《进军舞》的创作演出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解放军舞蹈(1950-1958)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10周年后的解放军舞蹈(1959-1965)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解放军舞蹈(1966-1976)
第七章 新时期的解放军舞蹈(1977-1989)
第八章 20世纪90年代的解放军舞蹈(1990-1999)
第九章 新世纪的解放军舞蹈(2000-2007)
附录 解放军舞蹈大事记(1927-2007)
附录 解放军创作舞蹈作品(1927-2007)
行数万里路探80年源流——记《中国人民解放军舞蹈史》
Danc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