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作者对中国刑事诉讼问题展开专题研究的第二部著作,也是《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的姊妹篇。该书以“中国的问题,世界的眼光”为研究主旨,对刑事诉讼法法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进行了新的探索。作者对刑事司法权的性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救济、程序性制裁、未决羁押、法院变更起诉罪名、刑事诉讼中的重复追诉、刑事证据规则等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问题,从新的视角,运用崭新的研究方法,做出了新的讨论。该书第九章所讨论的尽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刑事诉讼问题,但最典型地贯彻了“以世界眼光研究中国问题”这一思路。最后一章则对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范式作出了全面的反思,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该书在反思传统的对策法学和思辨法学方法的基础上,倡导一种建立在问题分析基础上的新的法学方法。书中各章的分析可以说是这种研究方法的具体尝试。
目录
第一章 司法权的性质与范围.
一、引言
二、司法权的构成要素
三、司法权的功能
四、司法权的基本特征
五、警察权与检察权的性质
六、刑事执行权的性质
七、司法裁判权行使的方式
八、结语
第二章 刑事诉讼中的权利救济——以美国法为范例的考察
一、排除规则
二、撤销起诉
三、推翻有罪判决
四、民事侵权诉讼
五、内部纪律惩戒
六、刑事追诉
七、初步的结论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制裁
一、引言
二、程序性违法与程序性制裁
.三、为什么要建立程序性制裁机制
四、现行的程序性制裁制度
五、对三个案例的分析
六、程序性制裁中的权力与权利
七、程序性裁判的构成要素
八、在程序性制裁之外
第四章 比较法视野下的未决羁押制度
一、引言
二、未决羁押与逮捕的分离
三、未决羁押的法定理由
四、对羁押的其他实体限制
五、羁押的期限及其延长
六、羁押的场所
七、对未决羁押的司法救济
八、程序性辩护
九、结论:限制未决羁押的一般原则
第五章 未决羁押制度的理论反思
一、引言
二、未决羁押的性质
三、未决羁押的期限及其延长
四、未决羁押的救济途径
五、未决羁押的场所
六、替代未决羁押的强制措施
七、对中国未决羁押制度的反思
八、控制未决羁押的整体思路
九、改革未决羁押制度的体制障碍
第六章 法院变更起诉问题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法院变更起诉的实证分析
三、问题何以发生
四、理论上的反思
五、比较法上的考察
六、变更起诉理论和制度的重构
七、结论
第七章 刑事诉讼中的重复追诉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大陆法中的既判力理论
三、英美法中的免受双重危险原则
四、既判力与免受双重危险原则之比较
五、中国法中的有错必纠原则
六、有错必纠原则下的重复追诉问题
七、对有错必纠原则的反思
八、重复追诉之法律控制
九、结论:国家刑事追诉权的适度限制
第八章 刑事证据规则之初步考察
一、引言
二、证据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三、证据法的一般原则
四、关于被告人供述的规则
五、沉默权问题
六、关于证人证言的规则
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八、关于司法证明的规则
九、在证据规则之外
第九章 公法的第三领域——以劳动教养为范例的分析
一、引言
二、劳动教养制度的由来
三、82年以来的劳动教养制度
四、对四个案例的分析
五、对劳动教养制度的反思
六、“劳动教养立法”的困境
七、从劳动教养看“第三公法领域”
八、结论
第十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范式问题
一、学术功能的重新定位
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三、刑事诉讼法学的两大基本课题
四、学术视角的开放
五、致未来的刑事诉讼法学者
参考书目
索引...
一、引言
二、司法权的构成要素
三、司法权的功能
四、司法权的基本特征
五、警察权与检察权的性质
六、刑事执行权的性质
七、司法裁判权行使的方式
八、结语
第二章 刑事诉讼中的权利救济——以美国法为范例的考察
一、排除规则
二、撤销起诉
三、推翻有罪判决
四、民事侵权诉讼
五、内部纪律惩戒
六、刑事追诉
七、初步的结论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制裁
一、引言
二、程序性违法与程序性制裁
.三、为什么要建立程序性制裁机制
四、现行的程序性制裁制度
五、对三个案例的分析
六、程序性制裁中的权力与权利
七、程序性裁判的构成要素
八、在程序性制裁之外
第四章 比较法视野下的未决羁押制度
一、引言
二、未决羁押与逮捕的分离
三、未决羁押的法定理由
四、对羁押的其他实体限制
五、羁押的期限及其延长
六、羁押的场所
七、对未决羁押的司法救济
八、程序性辩护
九、结论:限制未决羁押的一般原则
第五章 未决羁押制度的理论反思
一、引言
二、未决羁押的性质
三、未决羁押的期限及其延长
四、未决羁押的救济途径
五、未决羁押的场所
六、替代未决羁押的强制措施
七、对中国未决羁押制度的反思
八、控制未决羁押的整体思路
九、改革未决羁押制度的体制障碍
第六章 法院变更起诉问题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法院变更起诉的实证分析
三、问题何以发生
四、理论上的反思
五、比较法上的考察
六、变更起诉理论和制度的重构
七、结论
第七章 刑事诉讼中的重复追诉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大陆法中的既判力理论
三、英美法中的免受双重危险原则
四、既判力与免受双重危险原则之比较
五、中国法中的有错必纠原则
六、有错必纠原则下的重复追诉问题
七、对有错必纠原则的反思
八、重复追诉之法律控制
九、结论:国家刑事追诉权的适度限制
第八章 刑事证据规则之初步考察
一、引言
二、证据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三、证据法的一般原则
四、关于被告人供述的规则
五、沉默权问题
六、关于证人证言的规则
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八、关于司法证明的规则
九、在证据规则之外
第九章 公法的第三领域——以劳动教养为范例的分析
一、引言
二、劳动教养制度的由来
三、82年以来的劳动教养制度
四、对四个案例的分析
五、对劳动教养制度的反思
六、“劳动教养立法”的困境
七、从劳动教养看“第三公法领域”
八、结论
第十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范式问题
一、学术功能的重新定位
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三、刑事诉讼法学的两大基本课题
四、学术视角的开放
五、致未来的刑事诉讼法学者
参考书目
索引...
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