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继续采用“当代文学”这一概念,则是考虑到目前文学史研究的实际情况。虽然也可以改变文学分期的方式,可以采用新的时期概念,譬如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范畴。但是,这并不是名称和分期的简单更换。这一更换的内在理路和文学史事实依据,对本书作者来说,还需要做细致、深入的辨识。继续采用这一概念的另外原因,是它连同相关的分期方法,仍有其部分存在的理由,即可以作为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状况的一种并非已失效的视角。这样,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这本书里,“中国当代文学”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其次,是指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因而它限定在“中国大陆”的这一区域之中;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在文学史研究中如何“整合”,如何不是简单地并置,需要提出另外的文学史模型来予以解决。第三,本书运用“当代文学”的另一层含义是,“当代文学”这一文学时间,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一体化”趋向的全面实现,到这种“一体化”的解体的文学时期。中国的“左翼文学”(“革命文学”),经由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改造”,它的文学形态和相应的文.学规范(文学发展的方向、路线,文学创作、出版、阅读的规则等),在50至70年代,凭借其时代的影响力,也凭借政治权力控制的力量,成为唯一可以合法存在的形态和规范。只是到了80年代,这一文学格局才发生了改变。
目录
自序
修订版序
前言
上编50—70年代的文学
第一章 文学的“转折”
一 40年代的文学界
二 左翼文学界的“选择”
三 毛泽东的文学思想
四 “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第二章 文学环境与文学规范
一 “遗产”的审定和重评
二 刊物和文学团体
三 文学批评和批判运动
四 作家的整体性更迭
五 “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
第三章 矛盾和冲突
一 频繁的批判运动
二 左翼文学内部矛盾的延续
三 对规范的质疑
四 分歧的性质
第四章 隐失的诗人和诗派
一 诗歌道路的选择
二 普遍的艺术困境
三 穆旦等诗人的命运
四 “七月派”诗人的遭遇
第五章 诗歌体式和诗歌事件
一 “写实”倾向和叙事诗潮流
二 青年诗人的艺术道路
三 50年代的诗歌事件
四 当代的政治抒情诗
第六章 小说的题材和形态
一 “现代”小说家的当代境况
二 题材的分类和等级
三 当代的小说样式
四 类型单一化趋向
第七章 农村题材小说
一 农村小说的当代形态
二 赵树理和山西作家
三 赵树理的“评价史”
四 柳青的《创业史》
第八章 对历史的叙述
一 革命历史小说
二 “史诗性”的追求
三 《红岩》的写作方式
四 革命的“另类”记忆
五 《青春之歌》及其讨论
第九章 当代的“通俗小说”
一 被压抑的小说
二 寻求新的替代
三 “都市小说”与工业题材小说
四 《三家巷》及其评价
第十章 在主流之外
一 “非主流文学”
二 最初的“异端”
三 “百花文学”
四 象征性的叙述
五 位置的置换
第十一章 散文
一 当代的散文概念
二 散文的“复兴”
三 主要散文作家
四 杂文的命运
五 回忆录和史传文学
第十二章 话剧
一 话剧创作概况
二 老舍的《茶馆》
三 历史剧和历史剧讨论
四 话剧的“高潮”
第十三章 走向“文革文学”
一 1958年的文学运动
二 文学激进思潮和《纪要》
三 文学的存在方式
四 “文革文学”的特征
第十四章 重新构造“经典”
一 创造“样板”的实验
二 “革命样板戏”
三 小说“样板”的难题
四 “经典”重构的宿命
第十五章 分裂的文学世界
一 公开的诗界
二 小说创作情况
三 “地下”的文学创作
四 “天安门诗歌”
下编80—90年代的文学
第十六章 文学“新时期”的想象
一 “转折”与文学“新时期”
二 体制的修复和重建
三 文学规范制度的调整
四 80年代的作家构成
五 文学著译的出版
第十七章 80年代文学概况
一 80年代文学过程
二 “新时期文学”的话语资源
三 文学历史的“重写”
四 文学诸样式概况
第十八章 “归来者”的诗
一 “文革”后的诗歌变革
二 “归来者”的诗
三 诗歌流派的确认
第十九章 新诗潮
一 《今天》与朦胧诗
二 新生代或“第三代诗”
三 新诗潮主要诗人(一)
四 新诗潮主要诗人(二)
第二十章 历史创伤的记忆
一 创伤记忆与历史反思
二 三部中篇小说
三 “复出”作家的历史叙述
四 “知青小说”的演变
五 几位小说家的创作
第二十一章 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一)
一 文学的“寻根”
二 “寻根”与小说艺术形态
……
第二十二章 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二)
第二十三章 女作家的小说
第二十四章 散文
第二十五章 90年代的文学状况
第二十六章 90年代的诗
第二十七章 90年代的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年表(1949—2000)
初版后记
修订版序
前言
上编50—70年代的文学
第一章 文学的“转折”
一 40年代的文学界
二 左翼文学界的“选择”
三 毛泽东的文学思想
四 “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第二章 文学环境与文学规范
一 “遗产”的审定和重评
二 刊物和文学团体
三 文学批评和批判运动
四 作家的整体性更迭
五 “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
第三章 矛盾和冲突
一 频繁的批判运动
二 左翼文学内部矛盾的延续
三 对规范的质疑
四 分歧的性质
第四章 隐失的诗人和诗派
一 诗歌道路的选择
二 普遍的艺术困境
三 穆旦等诗人的命运
四 “七月派”诗人的遭遇
第五章 诗歌体式和诗歌事件
一 “写实”倾向和叙事诗潮流
二 青年诗人的艺术道路
三 50年代的诗歌事件
四 当代的政治抒情诗
第六章 小说的题材和形态
一 “现代”小说家的当代境况
二 题材的分类和等级
三 当代的小说样式
四 类型单一化趋向
第七章 农村题材小说
一 农村小说的当代形态
二 赵树理和山西作家
三 赵树理的“评价史”
四 柳青的《创业史》
第八章 对历史的叙述
一 革命历史小说
二 “史诗性”的追求
三 《红岩》的写作方式
四 革命的“另类”记忆
五 《青春之歌》及其讨论
第九章 当代的“通俗小说”
一 被压抑的小说
二 寻求新的替代
三 “都市小说”与工业题材小说
四 《三家巷》及其评价
第十章 在主流之外
一 “非主流文学”
二 最初的“异端”
三 “百花文学”
四 象征性的叙述
五 位置的置换
第十一章 散文
一 当代的散文概念
二 散文的“复兴”
三 主要散文作家
四 杂文的命运
五 回忆录和史传文学
第十二章 话剧
一 话剧创作概况
二 老舍的《茶馆》
三 历史剧和历史剧讨论
四 话剧的“高潮”
第十三章 走向“文革文学”
一 1958年的文学运动
二 文学激进思潮和《纪要》
三 文学的存在方式
四 “文革文学”的特征
第十四章 重新构造“经典”
一 创造“样板”的实验
二 “革命样板戏”
三 小说“样板”的难题
四 “经典”重构的宿命
第十五章 分裂的文学世界
一 公开的诗界
二 小说创作情况
三 “地下”的文学创作
四 “天安门诗歌”
下编80—90年代的文学
第十六章 文学“新时期”的想象
一 “转折”与文学“新时期”
二 体制的修复和重建
三 文学规范制度的调整
四 80年代的作家构成
五 文学著译的出版
第十七章 80年代文学概况
一 80年代文学过程
二 “新时期文学”的话语资源
三 文学历史的“重写”
四 文学诸样式概况
第十八章 “归来者”的诗
一 “文革”后的诗歌变革
二 “归来者”的诗
三 诗歌流派的确认
第十九章 新诗潮
一 《今天》与朦胧诗
二 新生代或“第三代诗”
三 新诗潮主要诗人(一)
四 新诗潮主要诗人(二)
第二十章 历史创伤的记忆
一 创伤记忆与历史反思
二 三部中篇小说
三 “复出”作家的历史叙述
四 “知青小说”的演变
五 几位小说家的创作
第二十一章 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一)
一 文学的“寻根”
二 “寻根”与小说艺术形态
……
第二十二章 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二)
第二十三章 女作家的小说
第二十四章 散文
第二十五章 90年代的文学状况
第二十六章 90年代的诗
第二十七章 90年代的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年表(1949—2000)
初版后记
中国当代文学史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