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这部卓越且鼓舞人心的书中,作者诺伯特。威利就自我的性质及时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阐释。
威利将皮尔斯与米德的思想整合为一体,并指出:自我具有“三边对话”关系的性质。其中,当下我(主我)向未来我(你)谈论着过去我(客我)。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认为:在自我与民主之间存在一种相互支撑的关系。接下来,威利从美国历史中追溯了这种关系。最后,为了能够在不消解自我的情况下使自我去中心化,威利在界定经典实用主义的范畴的同时,将我们引向了新实用主义。
本书将对身份政治的阐释与诸如阶层、性别、种族、宗教及性取向等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引起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学评论、思想史、美国历史、符号学、哲学及语言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与极大的兴趣。
目录
中文版序言
第一章 美国历史中的身份政治
美国制宪会议成员和官能心理学
平民激进运动时期和经典实用主义
今天的身份政治
新实用主义和当代的身份政治
结语
第二章 皮尔斯和米德的“符号自我”
经典实用主义的地位
皮尔斯-米德综合
结构与内容
结语
第三章 内心对话
两种模式的说明
米德对“主我—客我”的区分
皮尔斯与米德的对照
广义的内心对话结构
对话模式和对话内容的经验主义研究
对话的研究
两种应用研究
结语
第四章 自反性
自反性概念
第一秩序和第二秩序
“自反性”的当前用法
自反性方式的优势
结语
第五章 一致性
涂尔干与一致性
自我感觉的理论家
自反性与一致性的互补性反义
结语
第六章 作为一个层面的自我
层面的概念
美国经典社会学中不可还原的自我
还原主义论的总体形式
符号层面
学科建立
范式之争
目前的层面范式
结语
第七章 向上还原
自我的互动还原
自我的社会组织还原
自我的文化还原
结语
第八章 向下还原
物理认知学
人工智能
信息控制论
生物还原
两种还原的对比
结语
第九章 结论
理论总结
政治结论
译者后记
第一章 美国历史中的身份政治
美国制宪会议成员和官能心理学
平民激进运动时期和经典实用主义
今天的身份政治
新实用主义和当代的身份政治
结语
第二章 皮尔斯和米德的“符号自我”
经典实用主义的地位
皮尔斯-米德综合
结构与内容
结语
第三章 内心对话
两种模式的说明
米德对“主我—客我”的区分
皮尔斯与米德的对照
广义的内心对话结构
对话模式和对话内容的经验主义研究
对话的研究
两种应用研究
结语
第四章 自反性
自反性概念
第一秩序和第二秩序
“自反性”的当前用法
自反性方式的优势
结语
第五章 一致性
涂尔干与一致性
自我感觉的理论家
自反性与一致性的互补性反义
结语
第六章 作为一个层面的自我
层面的概念
美国经典社会学中不可还原的自我
还原主义论的总体形式
符号层面
学科建立
范式之争
目前的层面范式
结语
第七章 向上还原
自我的互动还原
自我的社会组织还原
自我的文化还原
结语
第八章 向下还原
物理认知学
人工智能
信息控制论
生物还原
两种还原的对比
结语
第九章 结论
理论总结
政治结论
译者后记
Semiontic self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