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 研究内容
1、政策环境:全面深入研究行业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分析产业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动向的分析,把握行业政策的发展趋势。
2、市场供求:依靠强大的数据库资源,透过数据,分析市场供求现状,提供行业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产业集中度、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产品价格、效益状况、技术特点、进出口等重要行业信息,并科学预测未来1-3年市场供求发展趋势。
3、投资趋势:从当年新建、在建项目入手,突出研究行业投资现状及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投资趋势预测和投资重点市场判断,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
4、市场竞争:比较分析各个行业前十家重点企业的运营状况,包括生产、销售和效益情况以及各自的经营策略和竞争优势。
■ 特色与优势
丰富的专家资源和信息资源:中经网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成为政府部门监测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工具。同时,与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专家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中国行业发展报告》全部由国内一流经济学家、行业专家作为顾问,由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政府官员、资深专家撰写,他们长期专门从事行业研究,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加上严格的审稿制度,使每一篇报告的质量都有充分的保证。
行业覆盖范围广、针对性强:《中国行业发展报告》总共包括二十个重点行业,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其中既有煤炭、电力、家电、纺织、钢铁、饮料、石化等传统制造业,又包括出版、银行、保险、物流、交通运输、房地产、零售、旅游等服务业,也包括通信、医药、电动车等新兴产业。另外,在对大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论述生动:《中国行业发展报告》在研究内容上突出全方位特色,报告以2002年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避免套话和空话。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投资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互动、便捷的交流:作为《中国行业发展报告》的用户,享有免费参加中经网定期举办的行业论坛的权利,使用户与主管官员、知名专家面对面交流,共同研讨行业发展趋势。此外,针对用户对特定领域的信息、数据和分析方面的需求,中经网将成立由资深分析师、行业专家和顾问组共同组成的行业研究队伍,及时有效地为客户提供进一步的行业研究和咨询服务。
目录
第一章 保险业概述
一、保险业概述
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一) 中国保险业历史短、发展迅速
(二)中国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保险业的政策环境
一、宏观环境
(一)经济环境
(二)金融环境
(三)国际保险业的发展
二、政策环境
(1)新《保险法》
(2)人身险市场
(3)其他法律法规
(4)监管政策的发展趋势
(5)监管部门今后工作重点
第三章 2002年保险市场运行状况
一、整体运行状况
(1)保费收入持续增长
(2)人身险增长迅速
(3)保险密度和深度提高
(4)市场集中度有所降低
(5)保险市场逐步形成
二、保费收入结构分析
(1)财产险市场
(2)人身险市场
三、重点地区分析
(1)整体情况
(2)重点地区的发展情况
第四章 主要险种分析
一、机动车辆保险
(1)市场现状
(2)市场化改革
二、航空意外险
(一) 市场现状
(二)市场化改革
(三)产品创新
(四)发展趋势
三、健康险
(一)市场现状
(二)发展趋势
四、企业年金
五、分红险
第五章 2002年保险市场热点问题
一、银保合作
(一)市场现状
(二) 发展机遇
(三) 存在困难
(四) 国际比较
二、 地下保险
(一) 市场特点
(二) 影响因素
(三) 社会影响
三、 市场开放
第六章 国际保险资金运用
一、 国际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经验
二、 美英保险资金运用
(一) 投资方式
(二) 投资结构特点
三、 韩国保险资金运用
(一) 投资方式
(二) 投资比例
(三) 投资结构的演变
四、 新加坡保险资金运用
第七章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
一、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困境
二、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
(一) 企业债
(二) 股票基金投资
(三) 基础设施投资
(四) 海外投资
第八章 保险公司竞争格局
一、 总体竞争格局
二、 中外保险公司竞争优势
(一) 外资保险公司的相对优势
(二) 中资保险公司的相对优势
三、 国有保险公司的竞争策略
(一) 中国人寿
(二) 中国人保
(三) 中国再保险
四、 股份制保险公司的竞争策略
(一) 平安保险集团
(二) 太平洋保险集团
(三) 新华人寿
(四) 泰康人寿
(五) 华泰财产
五、 外资保险公司(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的竞争策略
第九章 2003年保险业发展综述
一、保险业的政策环境
(一)宏观环境
(二)政策环境
二、保险市场运行状况
(一)整体运行状况
(二)重点地区分析
三、未来中国保险业整体发展预测
四、行业热点分析
(一)"非典"对保险业的影响
(二)三大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
(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在海外上市
(四)第一家民营保险公司成立
五、重点企业2003年动态分析
(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三)平安保险集团公司
(四)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
(五)新华人寿保险公司
(六)泰康人寿保险公司
图表目录
表1: 1990~2002 年中国人均GDP增长情况
表2: 2002年中国部分城市居民投资倾向对比
表3: 2000-2002年全国保费收入变化情况
表4: 2000-2002年我国/世界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比较
表5: 2000年世界部分地区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比较
表6: 2000-2002年中国保险业的机构设置
表7: 2002年全国财产险市场保费收入结构
表8: 2002年全国人身险市场保费收入结构
表9: 2002年中国主要地区的保费收情况
表10:2002年中国主要地区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表11:2000-2002年江苏省保费收入、人身险和财产险收入比较
表12:2000-2002年广东省保费收入、财产险和人身险收入比较
表13:2000-2002年上海市保费收入、人身险和财产险收入比较
表14:2000-2002年北京市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表15:2000-2002年山东省保费收入、人身险和财产险收入比较
表16:2000-2002年浙江省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表17:2002年上海主要中资寿险公司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情况
表18:1995-1999年英国保险公司资产分布情况
表19:1987-1997年美国货币和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净投资比重
表20:1992-2000年欧洲主要保险公司的资产分布
表21:1992-2000年美国主要保险公司的资产分布
表22:1981-2000年韩国人寿保险公司各项投资比重变动趋势
表23:1996-2000年新加坡寿险业保险投资结构
表24:1996-2000年新加坡非寿险业保险投资结构
表25:1999-2002年中国保险业投资结构变动趋势
表26:2002年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
表27:2000-2002年中国人寿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表28:2000-2002年中国人寿的投资收益
表29:2000-2002年中国人保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表30:2000-2002年中国再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表31:2000-2002年平安集团的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表32:2000-2002年太保集团的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表33:2000-2002年新华人寿的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表34:2000-2002年泰康人寿的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表35:2000-2002年华泰财险公司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图1:保险业的分类
图2:1998-2002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
图3:2002年中国主要利率水平
图4:2000-2002年中国保费收入前三名市场份额变动趋势
图5:2002年中国主要地区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比较
一、保险业概述
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一) 中国保险业历史短、发展迅速
(二)中国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保险业的政策环境
一、宏观环境
(一)经济环境
(二)金融环境
(三)国际保险业的发展
二、政策环境
(1)新《保险法》
(2)人身险市场
(3)其他法律法规
(4)监管政策的发展趋势
(5)监管部门今后工作重点
第三章 2002年保险市场运行状况
一、整体运行状况
(1)保费收入持续增长
(2)人身险增长迅速
(3)保险密度和深度提高
(4)市场集中度有所降低
(5)保险市场逐步形成
二、保费收入结构分析
(1)财产险市场
(2)人身险市场
三、重点地区分析
(1)整体情况
(2)重点地区的发展情况
第四章 主要险种分析
一、机动车辆保险
(1)市场现状
(2)市场化改革
二、航空意外险
(一) 市场现状
(二)市场化改革
(三)产品创新
(四)发展趋势
三、健康险
(一)市场现状
(二)发展趋势
四、企业年金
五、分红险
第五章 2002年保险市场热点问题
一、银保合作
(一)市场现状
(二) 发展机遇
(三) 存在困难
(四) 国际比较
二、 地下保险
(一) 市场特点
(二) 影响因素
(三) 社会影响
三、 市场开放
第六章 国际保险资金运用
一、 国际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经验
二、 美英保险资金运用
(一) 投资方式
(二) 投资结构特点
三、 韩国保险资金运用
(一) 投资方式
(二) 投资比例
(三) 投资结构的演变
四、 新加坡保险资金运用
第七章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
一、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困境
二、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
(一) 企业债
(二) 股票基金投资
(三) 基础设施投资
(四) 海外投资
第八章 保险公司竞争格局
一、 总体竞争格局
二、 中外保险公司竞争优势
(一) 外资保险公司的相对优势
(二) 中资保险公司的相对优势
三、 国有保险公司的竞争策略
(一) 中国人寿
(二) 中国人保
(三) 中国再保险
四、 股份制保险公司的竞争策略
(一) 平安保险集团
(二) 太平洋保险集团
(三) 新华人寿
(四) 泰康人寿
(五) 华泰财产
五、 外资保险公司(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的竞争策略
第九章 2003年保险业发展综述
一、保险业的政策环境
(一)宏观环境
(二)政策环境
二、保险市场运行状况
(一)整体运行状况
(二)重点地区分析
三、未来中国保险业整体发展预测
四、行业热点分析
(一)"非典"对保险业的影响
(二)三大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
(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在海外上市
(四)第一家民营保险公司成立
五、重点企业2003年动态分析
(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三)平安保险集团公司
(四)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
(五)新华人寿保险公司
(六)泰康人寿保险公司
图表目录
表1: 1990~2002 年中国人均GDP增长情况
表2: 2002年中国部分城市居民投资倾向对比
表3: 2000-2002年全国保费收入变化情况
表4: 2000-2002年我国/世界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比较
表5: 2000年世界部分地区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比较
表6: 2000-2002年中国保险业的机构设置
表7: 2002年全国财产险市场保费收入结构
表8: 2002年全国人身险市场保费收入结构
表9: 2002年中国主要地区的保费收情况
表10:2002年中国主要地区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表11:2000-2002年江苏省保费收入、人身险和财产险收入比较
表12:2000-2002年广东省保费收入、财产险和人身险收入比较
表13:2000-2002年上海市保费收入、人身险和财产险收入比较
表14:2000-2002年北京市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表15:2000-2002年山东省保费收入、人身险和财产险收入比较
表16:2000-2002年浙江省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表17:2002年上海主要中资寿险公司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情况
表18:1995-1999年英国保险公司资产分布情况
表19:1987-1997年美国货币和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净投资比重
表20:1992-2000年欧洲主要保险公司的资产分布
表21:1992-2000年美国主要保险公司的资产分布
表22:1981-2000年韩国人寿保险公司各项投资比重变动趋势
表23:1996-2000年新加坡寿险业保险投资结构
表24:1996-2000年新加坡非寿险业保险投资结构
表25:1999-2002年中国保险业投资结构变动趋势
表26:2002年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
表27:2000-2002年中国人寿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表28:2000-2002年中国人寿的投资收益
表29:2000-2002年中国人保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表30:2000-2002年中国再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表31:2000-2002年平安集团的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表32:2000-2002年太保集团的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表33:2000-2002年新华人寿的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表34:2000-2002年泰康人寿的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表35:2000-2002年华泰财险公司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
图1:保险业的分类
图2:1998-2002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
图3:2002年中国主要利率水平
图4:2000-2002年中国保费收入前三名市场份额变动趋势
图5:2002年中国主要地区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比较
2003 China Industry Development Report,Insurance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