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艺术史研究14》主要内容包括:上下千古中人:解读项圣谟《放鹤洲图轴》、空间与心理:澳门圣保禄教堂再研究、喀什与和田人物纹三耳陶罐分析、中日瓷器比较研究——以1610-1860年代景德镇与肥前瓷器装饰为例、清代广州外销画中的“中国酷刑图”、东汉墓葬中的灯具——兼论与道教灯仪的可能关联等。
目录
隐者、征君与访隐图像——“吏隐”思想与唐宋文人隐逸山水画的早期发展
上下千古中人:解读项圣谟《放鹤洲图轴》
空间与心理:澳门圣保禄教堂再研究
喀什与和田人物纹三耳陶罐分析
中日瓷器比较研究——以1610-1860年代景德镇与肥前瓷器装饰为例
清代广州外销画中的“中国酷刑图”
东汉墓葬中的灯具——兼论与道教灯仪的可能关联
晋唐天师道变迁视野下的《赵思礼常阳天尊造像》
狮柱与佛塔——从印度到中国的演变
敦煌翟通窟《维摩变》之贞观新样研究
宝山辽墓:契丹墓葬艺术中的“国俗”与身份建构
“香积厨”与“茶酒位”——谈宋金元砖雕壁画墓中的礼仪空间
非书画吴扇的源起及性别建构——基于明代墓葬出土非书画折扇的分析
书评
费泳《中国佛教艺术中的佛衣样式研究》
福西永《形式的生命》 显示全部信息
上下千古中人:解读项圣谟《放鹤洲图轴》
空间与心理:澳门圣保禄教堂再研究
喀什与和田人物纹三耳陶罐分析
中日瓷器比较研究——以1610-1860年代景德镇与肥前瓷器装饰为例
清代广州外销画中的“中国酷刑图”
东汉墓葬中的灯具——兼论与道教灯仪的可能关联
晋唐天师道变迁视野下的《赵思礼常阳天尊造像》
狮柱与佛塔——从印度到中国的演变
敦煌翟通窟《维摩变》之贞观新样研究
宝山辽墓:契丹墓葬艺术中的“国俗”与身份建构
“香积厨”与“茶酒位”——谈宋金元砖雕壁画墓中的礼仪空间
非书画吴扇的源起及性别建构——基于明代墓葬出土非书画折扇的分析
书评
费泳《中国佛教艺术中的佛衣样式研究》
福西永《形式的生命》 显示全部信息
Study of art history.Vol.14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