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世界最优秀的管理内核,科技理性的决策趋向,中国企业的彻底体检,企业家职业生涯的全新设计,经济重建的科学体系,企业改造的重型武器。
目录
目录
第一部 企业结构设计
引论: 进入企业设计时代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局面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迫近,中国企业进入整合设计阶段。
a. 设计的目标:追求新的生存空间
b. 设计的特点:从无序到有序
一. 科技力设计
1. 科技生产力设计
●在你的企业中,科技是第几生产力?
2. 科技型产品
●科技不仅体现为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自身已经直接成为产品。
3. 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也是生产力
二. 资本力设立
1. 资本的特性
●资本的特性反映在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完整统一上。
2. 资本的新秩序
●市场经济体系的真正成熟,是以资本市场的成熟为标志的,商品市场的成熟只是市场经济的表层,远不是其实质。
3. 资本的规模与组合原则
●企业资本之间的组合,应该形成联合舰队,不应该是一列火车。
4. 资本质量
●资本的质量表现在“大”与“强”的辩证上,“大”的诱惑曾使许多企业走了弯路。
5. 知识资本与资源
●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资源,企业必须加强对智力资源的开发。
6. 知识资本的管理
●企业家应该将60%以上的精力投入到对知识资本的管理上。
7. 资本的人格化
●从资产发展到资本,是一次灵魂出窍的升腾!
8. 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的关系
●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之间如同灵与肉的关系,只有无形资产才能盘活有形资产。
9. 资本的驱动方式:风险投资模式
●尽管在整体社会经济环境中推进风险投资还有很大困难,但在企业内部对科技项目进行风险投资还是必要的。
10. 资本的反向扩张
●当核心资本质量不具备扩张能力时,就会出现资本的反向扩张。
三. 生产力设计
●杨振宁博士说:“21世纪将是工业设计的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成为明日的落伍者。”
1. 生产力设计
●既然科技已经成为生产力,那么,生产力设计也就成为科技力设计了。
2. 生产规模的经济化
●生产规模的经济化,将淘汰一大部分中小型生产企业。
3. 设计方案战略化
●设计不仅体现了产品的发展走向,也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战略。
4. 产品设计系统化
●企业常胜不衰的条件,就是实现产品设计开发的系列化。
四. 文化力设计
1. 文化空间设计
●企业文化系统是指企业思想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全部,是企业结构设计的支柱之一。
2. 企业文化思想
●企业文化思想组成了企业的个性和性格。
3. 文化序化时期
●文化序化是经济序化的对应体,企业设计不仅需要从经济序化的规律中找到坐标点,还需要从文化序化的规律中找到坐标点。
五. 企业力设计
1. 企业质量的经济力
●质量于量。
2. 企业的三化
●企业现代化、市场全球化、经营规模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
3. 企业职能设计
●企业像一台机器,需要有严密的功能设计。
4. 产业结构式
●知识经济要求我们重新设计宏观和微观上的产业结构,对于员工来说,无疑是对人生的第二次选择。
【参阅部分】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部分参数
第二部 企业经营结构设计
一. 品牌力设计
1. 品牌的占有力
●品牌是一种知识产权,它在占领空间时具有绝对优势。
2. 品牌的抗拒力
●品牌战是一种全新的竞争手段,民族品牌应该主动地开展一次保卫战。
3. 品牌的文化力
●名牌的背后是文化。
4. 品牌符号学
●品牌设计应该符合符号学原理,它是一种知识型的智力劳动。
二. 消费力设计
1. 消费空间设计
●到底生产是市场的动力,还是消费是市场的动力?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a. 感性消费
b. 理性消费
c. 文化消费
d. 消费的极限
e. 文化垃圾
f. 消费秩序:中国消费者告别“上帝”
2. 消费是决定市场的要素
●企业家要善于向消费要市场。
三. 市场力设计
1. 市场的无规则游戏
●中国市场的发展史,简直是一个市场的违规史!
2. 市场理性的回归
●中国市场是天才和疯子的天堂,但这个时代就要过去了。
3. 市场“浮船法”
●如果你能让自己的船永远浮在水上,你就会成为市场上的胜家。
4. 市场设计论
●我们必须根据市场要求,设计出产品的优势,它的支撑力是科技。
a. 市场机遇
b. “鹰兔理论”
c. 市场空间的误区
5. 市场力学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国企业不能和国外品牌采取死打硬拼的方式,而是应该采取巧妙的市场塑造艺术。
a. 市场抵御力
b. 市场迂回力
c. 市场兼容力
四. 商品力设计
1. 商品就是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活法”设计--未来的商品。
2. 科技含量是产品的主要含量
●科技含量是商品生命力的保证。
3. 服务就是商品
●只有星级服务,才能造就星级商品。
第三部 企业管理结构设计
一. 知识型企业的结构设计
●必须建立知识型的企业管理结构,否则,宝贵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就会流失。
a. 基本特征与框架
b. 规模设计
二. 知识型企业的管理
●管理知识资源是知识型企业家的主要任务,引导创新是知识型企业家的能力体现。
a. 管理结构
b. 对知识资源的管理
c. 品牌管理
d. 创新管理
e. 知识人才管理
三. 知识型企业机制创新设计
●如果你的企业不能进行彻底的机制创新,你就永远不可能迈入知识经济的大门。
1. 根本上的转变
2. 企业文化的创新
四. 知识型企业的产业发展规划
●这是一片无限宽阔的空间,谁先发现它,它就属于谁。
1. 产业分析
2. 全新的竞争方式
五. 人才力设计
1. 人才的结构
●企业结构的改革是从人才结构的改革开始的。
2. 人才对资本的携带
●人是企业无形资产中最宝贵的资源,是无形资本的携带者。
3. 关于用工制度“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思考
●“动”字是一个活的灵魂,动态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高境界。
六. 创新力设计
1. 打破惰性和刚性
●如果缺乏机制的驱动,人都是惰性的动物。
2. 抵消企业发展惰性力
●企业只有创业,没有守业。
3. 创意力
●开发智力资源的新空间--右脑开发区。
a. 右脑开发区:思维空间资源开发
b. 台阶方略设计
c. 上帝死了:左右调适
d. 逆向思维:左顾右盼
七. 信息力设计
1. 信息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必要资源
●信息是一个企业的眼睛和耳朵。在商场竞争中,很难想像一个被蒙上眼睛的人会战胜另一个睁着眼睛的对手。
2. 信息是决策和管理的依据
●知识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息经济,信息既是知识型企业家的生产资源,也是决策的依据。
八. 机制力设计
1. 机制辨析
●体制是一种本体界定,机制才是运行的科学。
2. 机制的原动力系统配置
●机制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解放创造的原动力。
3. 关于海尔“OEC”管理机制的思考
●海尔的“OEC”管理机制是一项经过实践验证的模式,对企业机制创新有着普遍的借鉴意义。
4. 分配机制
●历史上的刘邦,运筹不及张良,领兵不及韩信,管理不及萧何,他的能力是对权力和利益的分配。
第四部 企业家设计工程
一. 企业家的外环境设计
1. 问题的出现
●企业家职业化的目的,是造就职业企业家,没有稳定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将在生死线上沉浮。
2. 企业家的归属
●企业家不应该是一艘没有港弯的航船。
3. 寻找企业家空间
●企业家需要运行轨道,否则只会像流星一样陨落。
a. 责权利统一的机制
b. 一种设想
4. 造就名牌企业家
●我们需要名牌企业家,不需要明星企业家。
5. 企业家职能的细化
●企业家不是一个大管家,企业家职能必须进行重新的定位。
二. 企业家的内环境设计
1. 企业家“充电”
●知识经济要求我们所有的人都拟定一个终生学习计划。
2. 探讨中国式的企业管理哲学
●一位哲人说过,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企业家,那么,企业家则必须成为哲学家。
3. 企业家之“道”
●生存于中国社会环境中的中国企业家,必须研究中国的经营之“道”。
4. 企业家之“德”
●一个又一个企业家倒台落马,最多的原因在于缺“德”。
三. 管理力设计
1. 管理是生产力
●企业家作为企业最大无形资产,其价值表现在决策力和管理力上。
2. 动力机制
●企业发展的新动力是知识。
3. 制约机制与制动力
●在科技理性经济环境中,制约能力通常比驱动能力更重要。
4. 权力分配机制
●权力分配是企业家的一种最了不起的管理能力。
四. 领导力设计
1. 创造力
●真正的能力来自于创造。
2. 号召力
●你能够用理性的科技力去号召社会吗?
3. 思想力
●思路即出路。
4. 激励力
●最有意义的激励是对创造的认可。
5. 人格魅力
●事业是企业家人格的外化。
6. 判断力
●只有正确判断事物,才有可能正确决策。
五. 知识型企业家
1. 顶天立地──知识企业家自我定位
●在知识经济的发展潮流中,知识分子将成为企业家的主流。
2. 知识型企业家的类型
●知识型企业家是指那些能够认识、发掘知识资源,运用经营行为实现知识价值转换的企业家。
a. 知识能量型
b. 知识资本型
c. 知识管理型
3. 透析三种管理模式
●中国知识性企业和企业家根本不需要自惭形秽,而是应该树立自信走向世界。中国目前具有实力的企业已基本具备知识型企业的要素,正因为如此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a. “人性发挥”--施振荣的管理模式
b. “人文管理”--张瑞敏的管理模式
c. “创新争先”--赵新先的知识创新战略
4. 知识资本家比尔·盖茨的启发
第五部 企业战略设计
一. 宏观经济结构模式
1. 世界经济结构
●未来的商战发生在太平洋的东西两岸。
2. 三条海岸线
●中国人的海岸意识必须觉醒,因为人类未来的“新大陆”在海洋。
3. 经济“龙脉”
●未来经济的热点就发生在太平洋的东西两岸,对照两岸的差异,不仅是中国人的事情,也是美国人、欧洲人乃至世界人的事情。
二. 微观经济结构特点
1. 中国经济的特点
●中国是一条经济巨龙,龙头是科技,只有科技才能引导中国巨龙的腾飞。
2. 内部结构调整
●中国企业家还需要潜心“练内功”。
三. 走向思想经营
1. 企业设计家
●企业家应该成为经营思想家。
2. 生产经营设计
●知识经济不可能淘汰生产经营,相反会赋予生产经营全新的概念。
3. 资本经营设计
●不管你是否相信,未来资本市场最活跃的资本将是知识资本。
4. 品牌经营设计
●品牌无国界。品牌经营的设计无疑是一个全球的战略设计。
5. 思想经营设计
●传统经营疑无路,思想经营又一村。
一个管理科学化的系统工程--《企业第一动力生成器》设计思想
一. 主界面:
二. 驱动系统:
三. 附件:
后记
《经济中国》书系稿约
cBx
第一部 企业结构设计
引论: 进入企业设计时代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局面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迫近,中国企业进入整合设计阶段。
a. 设计的目标:追求新的生存空间
b. 设计的特点:从无序到有序
一. 科技力设计
1. 科技生产力设计
●在你的企业中,科技是第几生产力?
2. 科技型产品
●科技不仅体现为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自身已经直接成为产品。
3. 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也是生产力
二. 资本力设立
1. 资本的特性
●资本的特性反映在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完整统一上。
2. 资本的新秩序
●市场经济体系的真正成熟,是以资本市场的成熟为标志的,商品市场的成熟只是市场经济的表层,远不是其实质。
3. 资本的规模与组合原则
●企业资本之间的组合,应该形成联合舰队,不应该是一列火车。
4. 资本质量
●资本的质量表现在“大”与“强”的辩证上,“大”的诱惑曾使许多企业走了弯路。
5. 知识资本与资源
●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资源,企业必须加强对智力资源的开发。
6. 知识资本的管理
●企业家应该将60%以上的精力投入到对知识资本的管理上。
7. 资本的人格化
●从资产发展到资本,是一次灵魂出窍的升腾!
8. 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的关系
●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之间如同灵与肉的关系,只有无形资产才能盘活有形资产。
9. 资本的驱动方式:风险投资模式
●尽管在整体社会经济环境中推进风险投资还有很大困难,但在企业内部对科技项目进行风险投资还是必要的。
10. 资本的反向扩张
●当核心资本质量不具备扩张能力时,就会出现资本的反向扩张。
三. 生产力设计
●杨振宁博士说:“21世纪将是工业设计的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成为明日的落伍者。”
1. 生产力设计
●既然科技已经成为生产力,那么,生产力设计也就成为科技力设计了。
2. 生产规模的经济化
●生产规模的经济化,将淘汰一大部分中小型生产企业。
3. 设计方案战略化
●设计不仅体现了产品的发展走向,也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战略。
4. 产品设计系统化
●企业常胜不衰的条件,就是实现产品设计开发的系列化。
四. 文化力设计
1. 文化空间设计
●企业文化系统是指企业思想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全部,是企业结构设计的支柱之一。
2. 企业文化思想
●企业文化思想组成了企业的个性和性格。
3. 文化序化时期
●文化序化是经济序化的对应体,企业设计不仅需要从经济序化的规律中找到坐标点,还需要从文化序化的规律中找到坐标点。
五. 企业力设计
1. 企业质量的经济力
●质量于量。
2. 企业的三化
●企业现代化、市场全球化、经营规模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
3. 企业职能设计
●企业像一台机器,需要有严密的功能设计。
4. 产业结构式
●知识经济要求我们重新设计宏观和微观上的产业结构,对于员工来说,无疑是对人生的第二次选择。
【参阅部分】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部分参数
第二部 企业经营结构设计
一. 品牌力设计
1. 品牌的占有力
●品牌是一种知识产权,它在占领空间时具有绝对优势。
2. 品牌的抗拒力
●品牌战是一种全新的竞争手段,民族品牌应该主动地开展一次保卫战。
3. 品牌的文化力
●名牌的背后是文化。
4. 品牌符号学
●品牌设计应该符合符号学原理,它是一种知识型的智力劳动。
二. 消费力设计
1. 消费空间设计
●到底生产是市场的动力,还是消费是市场的动力?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a. 感性消费
b. 理性消费
c. 文化消费
d. 消费的极限
e. 文化垃圾
f. 消费秩序:中国消费者告别“上帝”
2. 消费是决定市场的要素
●企业家要善于向消费要市场。
三. 市场力设计
1. 市场的无规则游戏
●中国市场的发展史,简直是一个市场的违规史!
2. 市场理性的回归
●中国市场是天才和疯子的天堂,但这个时代就要过去了。
3. 市场“浮船法”
●如果你能让自己的船永远浮在水上,你就会成为市场上的胜家。
4. 市场设计论
●我们必须根据市场要求,设计出产品的优势,它的支撑力是科技。
a. 市场机遇
b. “鹰兔理论”
c. 市场空间的误区
5. 市场力学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国企业不能和国外品牌采取死打硬拼的方式,而是应该采取巧妙的市场塑造艺术。
a. 市场抵御力
b. 市场迂回力
c. 市场兼容力
四. 商品力设计
1. 商品就是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活法”设计--未来的商品。
2. 科技含量是产品的主要含量
●科技含量是商品生命力的保证。
3. 服务就是商品
●只有星级服务,才能造就星级商品。
第三部 企业管理结构设计
一. 知识型企业的结构设计
●必须建立知识型的企业管理结构,否则,宝贵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就会流失。
a. 基本特征与框架
b. 规模设计
二. 知识型企业的管理
●管理知识资源是知识型企业家的主要任务,引导创新是知识型企业家的能力体现。
a. 管理结构
b. 对知识资源的管理
c. 品牌管理
d. 创新管理
e. 知识人才管理
三. 知识型企业机制创新设计
●如果你的企业不能进行彻底的机制创新,你就永远不可能迈入知识经济的大门。
1. 根本上的转变
2. 企业文化的创新
四. 知识型企业的产业发展规划
●这是一片无限宽阔的空间,谁先发现它,它就属于谁。
1. 产业分析
2. 全新的竞争方式
五. 人才力设计
1. 人才的结构
●企业结构的改革是从人才结构的改革开始的。
2. 人才对资本的携带
●人是企业无形资产中最宝贵的资源,是无形资本的携带者。
3. 关于用工制度“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思考
●“动”字是一个活的灵魂,动态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高境界。
六. 创新力设计
1. 打破惰性和刚性
●如果缺乏机制的驱动,人都是惰性的动物。
2. 抵消企业发展惰性力
●企业只有创业,没有守业。
3. 创意力
●开发智力资源的新空间--右脑开发区。
a. 右脑开发区:思维空间资源开发
b. 台阶方略设计
c. 上帝死了:左右调适
d. 逆向思维:左顾右盼
七. 信息力设计
1. 信息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必要资源
●信息是一个企业的眼睛和耳朵。在商场竞争中,很难想像一个被蒙上眼睛的人会战胜另一个睁着眼睛的对手。
2. 信息是决策和管理的依据
●知识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息经济,信息既是知识型企业家的生产资源,也是决策的依据。
八. 机制力设计
1. 机制辨析
●体制是一种本体界定,机制才是运行的科学。
2. 机制的原动力系统配置
●机制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解放创造的原动力。
3. 关于海尔“OEC”管理机制的思考
●海尔的“OEC”管理机制是一项经过实践验证的模式,对企业机制创新有着普遍的借鉴意义。
4. 分配机制
●历史上的刘邦,运筹不及张良,领兵不及韩信,管理不及萧何,他的能力是对权力和利益的分配。
第四部 企业家设计工程
一. 企业家的外环境设计
1. 问题的出现
●企业家职业化的目的,是造就职业企业家,没有稳定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将在生死线上沉浮。
2. 企业家的归属
●企业家不应该是一艘没有港弯的航船。
3. 寻找企业家空间
●企业家需要运行轨道,否则只会像流星一样陨落。
a. 责权利统一的机制
b. 一种设想
4. 造就名牌企业家
●我们需要名牌企业家,不需要明星企业家。
5. 企业家职能的细化
●企业家不是一个大管家,企业家职能必须进行重新的定位。
二. 企业家的内环境设计
1. 企业家“充电”
●知识经济要求我们所有的人都拟定一个终生学习计划。
2. 探讨中国式的企业管理哲学
●一位哲人说过,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企业家,那么,企业家则必须成为哲学家。
3. 企业家之“道”
●生存于中国社会环境中的中国企业家,必须研究中国的经营之“道”。
4. 企业家之“德”
●一个又一个企业家倒台落马,最多的原因在于缺“德”。
三. 管理力设计
1. 管理是生产力
●企业家作为企业最大无形资产,其价值表现在决策力和管理力上。
2. 动力机制
●企业发展的新动力是知识。
3. 制约机制与制动力
●在科技理性经济环境中,制约能力通常比驱动能力更重要。
4. 权力分配机制
●权力分配是企业家的一种最了不起的管理能力。
四. 领导力设计
1. 创造力
●真正的能力来自于创造。
2. 号召力
●你能够用理性的科技力去号召社会吗?
3. 思想力
●思路即出路。
4. 激励力
●最有意义的激励是对创造的认可。
5. 人格魅力
●事业是企业家人格的外化。
6. 判断力
●只有正确判断事物,才有可能正确决策。
五. 知识型企业家
1. 顶天立地──知识企业家自我定位
●在知识经济的发展潮流中,知识分子将成为企业家的主流。
2. 知识型企业家的类型
●知识型企业家是指那些能够认识、发掘知识资源,运用经营行为实现知识价值转换的企业家。
a. 知识能量型
b. 知识资本型
c. 知识管理型
3. 透析三种管理模式
●中国知识性企业和企业家根本不需要自惭形秽,而是应该树立自信走向世界。中国目前具有实力的企业已基本具备知识型企业的要素,正因为如此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a. “人性发挥”--施振荣的管理模式
b. “人文管理”--张瑞敏的管理模式
c. “创新争先”--赵新先的知识创新战略
4. 知识资本家比尔·盖茨的启发
第五部 企业战略设计
一. 宏观经济结构模式
1. 世界经济结构
●未来的商战发生在太平洋的东西两岸。
2. 三条海岸线
●中国人的海岸意识必须觉醒,因为人类未来的“新大陆”在海洋。
3. 经济“龙脉”
●未来经济的热点就发生在太平洋的东西两岸,对照两岸的差异,不仅是中国人的事情,也是美国人、欧洲人乃至世界人的事情。
二. 微观经济结构特点
1. 中国经济的特点
●中国是一条经济巨龙,龙头是科技,只有科技才能引导中国巨龙的腾飞。
2. 内部结构调整
●中国企业家还需要潜心“练内功”。
三. 走向思想经营
1. 企业设计家
●企业家应该成为经营思想家。
2. 生产经营设计
●知识经济不可能淘汰生产经营,相反会赋予生产经营全新的概念。
3. 资本经营设计
●不管你是否相信,未来资本市场最活跃的资本将是知识资本。
4. 品牌经营设计
●品牌无国界。品牌经营的设计无疑是一个全球的战略设计。
5. 思想经营设计
●传统经营疑无路,思想经营又一村。
一个管理科学化的系统工程--《企业第一动力生成器》设计思想
一. 主界面:
二. 驱动系统:
三. 附件:
后记
《经济中国》书系稿约
cBx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革命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