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内容简介:作为民国时期中产智识阶级,鲁迅、陈独秀、胡适、王实味、丁玲等社会中间力量,在他们创造精神自由的同时,是如何处理自己的经济生活的?陈明远先生持续二十多年研究此专题,挖掘出了一个何以为生的鲁迅时代。
目录
上编:鲁迅的经济状况/1
鲁迅属于中产的智识阶级——我算清了鲁迅一生挣的钱/1
鲁迅24年间收入的银圆,相当于如今多少钱?/5
鲁迅少年时期周家的经济状况/7
鲁迅在南京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生活/11
鲁迅留学日本后的经济状况/13
经济状况的改善——成为民国教育部公务员/14
从绍兴会馆到八道湾新居/16
《新青年》同人为何不要稿费/19
鲁迅参与“索薪”斗争——北京时期(1922—1926)/23
鲁迅与周作人夫妇闹翻了/29
西三条胡同21号小四合院/31
《鲁迅日记》和《家用账》所载收支情况——北京时期(1923——1926)/33
鲁迅为何南下赴厦门大学/37
鲁迅在厦门的日子/40
鲁迅1927年在广州的生活/45
参照:广州物价与民众生活状况/48
鲁迅初到上海的打算/49
鲁迅为什么要责骂蔡元培?/50
蔡元培通过大学院照顾鲁迅/52
《鲁迅日记》所载经济收入——上海时期(1927—1936)/55
鲁迅为版税而奋斗/58
鲁迅与林语堂之争/61
鲁迅在上海的住房/62
鲁迅南下后对于北平母亲与发妻的赡养——北平西三条家用账/64
附录:《北平西三条(鲁母及朱安)家用账》
所载收支/68
致命的昏和卖/73
鲁迅、琉璃厂和旧书、文物/76
鲁迅逛小市/78
对琉璃厂的眷念/80
鲁迅谈自己的收支概况/80
鲁迅购书费用占收入的百分比/82
鲁迅和电影/84
“奴隶总管”和“鸣鞭”的典故/88
下编:经济状况个案/91
王韬(1828—1897)的经济状况/92
经济背景概况/92
挂名干薪/93
主持格致书院/93
为报刊当编辑和写稿/93
开书局印书卖书/94
附录:19世纪中叶上海的物价与生活水平/94
康有为(1858—1927)的经济状况/97
康、粱以实业互助/97
康有为原有的住宅/98
上海新闸路辛家花园/99
康公馆、游存庐和天游学院/100
“游存”康公馆的庞大开支/100
康有为出售书法作品/101
康有为晚年的交往/102
扶乩问卜未避免农场失败/103
康有为晚年的别墅/103
七十寿辰与死亡之谜/104
蔡元培(1868—1940)的经济状况/106
在国外“爬格子”自筹留学费用/106
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08
教育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108
章太炎(1869——1936)的经济状况/109
章太炎的遗产清单/110
章太炎日常生活简朴/111
东三省筹边使/111
结婚时的积蓄/112
1913—1916年在北京被软禁的生活/112
1922年在上海主讲国学/113
朵云轩的照顾/113
“一笔”墨宝发了财/114
杜月笙勾搭章太炎/115
陈独秀眼中的章太炎/116
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116
到杭州讲授国学/117
王国维(1877—1927)的经济状况/118
跟随罗振玉奔波/119
沦为清朝遗老东渡日本/120
回国后颠沛流离/121
清华研究院国学门教授/122
日常生活的嗜好/123
晚年丧子之痛/124
跟罗振玉的纠葛/125
王国维在北京的几个住处/125
自沉昆明湖/126
陈独秀(1879—1942)的经济状况/128
创办《新青年》杂志/128
教导妻子儿女艰苦奋斗/130
职业革命家的生活费/131
把监狱当成研究室/132
陈独秀晚年何以为生/133
周作人(1885—1967)的经济状况/135
洋务学堂的学生时代/136
日本留学时代/137
到北京后经济状况不断改善/138
周氏家族大宅门/139
周氏兄弟对于“钱”的原则分歧/140
抗日烽火初起时/141
卖身投靠日本侵略者/142
阔气的汉奸官僚/143
泯昧良知的辩解/144
1949年以后的经济状况/146
向鲁迅博物馆出售日记/147
文艺界整风/148
“文革”受到冲击/150
……
鲁迅属于中产的智识阶级——我算清了鲁迅一生挣的钱/1
鲁迅24年间收入的银圆,相当于如今多少钱?/5
鲁迅少年时期周家的经济状况/7
鲁迅在南京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生活/11
鲁迅留学日本后的经济状况/13
经济状况的改善——成为民国教育部公务员/14
从绍兴会馆到八道湾新居/16
《新青年》同人为何不要稿费/19
鲁迅参与“索薪”斗争——北京时期(1922—1926)/23
鲁迅与周作人夫妇闹翻了/29
西三条胡同21号小四合院/31
《鲁迅日记》和《家用账》所载收支情况——北京时期(1923——1926)/33
鲁迅为何南下赴厦门大学/37
鲁迅在厦门的日子/40
鲁迅1927年在广州的生活/45
参照:广州物价与民众生活状况/48
鲁迅初到上海的打算/49
鲁迅为什么要责骂蔡元培?/50
蔡元培通过大学院照顾鲁迅/52
《鲁迅日记》所载经济收入——上海时期(1927—1936)/55
鲁迅为版税而奋斗/58
鲁迅与林语堂之争/61
鲁迅在上海的住房/62
鲁迅南下后对于北平母亲与发妻的赡养——北平西三条家用账/64
附录:《北平西三条(鲁母及朱安)家用账》
所载收支/68
致命的昏和卖/73
鲁迅、琉璃厂和旧书、文物/76
鲁迅逛小市/78
对琉璃厂的眷念/80
鲁迅谈自己的收支概况/80
鲁迅购书费用占收入的百分比/82
鲁迅和电影/84
“奴隶总管”和“鸣鞭”的典故/88
下编:经济状况个案/91
王韬(1828—1897)的经济状况/92
经济背景概况/92
挂名干薪/93
主持格致书院/93
为报刊当编辑和写稿/93
开书局印书卖书/94
附录:19世纪中叶上海的物价与生活水平/94
康有为(1858—1927)的经济状况/97
康、粱以实业互助/97
康有为原有的住宅/98
上海新闸路辛家花园/99
康公馆、游存庐和天游学院/100
“游存”康公馆的庞大开支/100
康有为出售书法作品/101
康有为晚年的交往/102
扶乩问卜未避免农场失败/103
康有为晚年的别墅/103
七十寿辰与死亡之谜/104
蔡元培(1868—1940)的经济状况/106
在国外“爬格子”自筹留学费用/106
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08
教育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108
章太炎(1869——1936)的经济状况/109
章太炎的遗产清单/110
章太炎日常生活简朴/111
东三省筹边使/111
结婚时的积蓄/112
1913—1916年在北京被软禁的生活/112
1922年在上海主讲国学/113
朵云轩的照顾/113
“一笔”墨宝发了财/114
杜月笙勾搭章太炎/115
陈独秀眼中的章太炎/116
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116
到杭州讲授国学/117
王国维(1877—1927)的经济状况/118
跟随罗振玉奔波/119
沦为清朝遗老东渡日本/120
回国后颠沛流离/121
清华研究院国学门教授/122
日常生活的嗜好/123
晚年丧子之痛/124
跟罗振玉的纠葛/125
王国维在北京的几个住处/125
自沉昆明湖/126
陈独秀(1879—1942)的经济状况/128
创办《新青年》杂志/128
教导妻子儿女艰苦奋斗/130
职业革命家的生活费/131
把监狱当成研究室/132
陈独秀晚年何以为生/133
周作人(1885—1967)的经济状况/135
洋务学堂的学生时代/136
日本留学时代/137
到北京后经济状况不断改善/138
周氏家族大宅门/139
周氏兄弟对于“钱”的原则分歧/140
抗日烽火初起时/141
卖身投靠日本侵略者/142
阔气的汉奸官僚/143
泯昧良知的辩解/144
1949年以后的经济状况/146
向鲁迅博物馆出售日记/147
文艺界整风/148
“文革”受到冲击/150
……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