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专科)自学辅导丛书。
本书由中国政法大学资深教授编写,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丛书中的一册,适用于参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学习的各专业考生。本书紧扣自学考试大纲和教材,以注重基础、精选内容、强化训练为编写原则,充分突出自学特点,融指导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书中各章分为概述、内容辅导、重点和难点、练习题和练习题参考答案五个部分,对该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和有侧重的辅导,提供的练习题型与实际考试题型相吻合,书后附有2002年至2002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试卷和参考答案。本书有助于考生轻松地完成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学习,在自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目录
序
1.1 怎样学好毛泽东思想概论
1.1.1 了解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1.1.2 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1.1.3 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总体结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2 了解自学考试的命题规则,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1.2.1 《考试大纲》的命题规则
1.2.2 题型特点和答题要求
1.2.3 应试对策与基本的学习方法
第1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1.1 概述
1.2 内容提要
1.2.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1.2.2 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1.2.3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六大部分
1.2.4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体现
1.2.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1.2.6 必须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3 重点与难点
1.3.1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
1.3.2 全面、准确、完整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3.3 领会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3.4 正确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1.3.5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4 练习题
1.4.1 单项选择题
1.4.2 多项选择题
1.4.3 简答题
1.4.4 论述题
1.5 练习题参考答案
1.5.1 单项选择题
1.5.2 多项选择题
1.5.3 简答题
1.5.4 论述题
第2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2.1 概述
2.2 内容提要
2.2.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和主要矛盾
2.2.2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2.2.3 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重大意义
2.2.4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2.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2.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2.3 重点与难点
2.3.1 正确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资产阶级
2.3.2 搞清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区别
2.3.3 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3.4 关于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问题
2.4 练习题
2.4.1 单项选择题
2.4.2 多项选择题
2.4.3 简答题
2.4.4 论述题
2.5 练习题参考答案
2.5.1 单项选择题
2.5.2 多项选择题
2.5.3 简答题
2.5.4 论述题
第3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3.1 概述
3.2 内容提要
3.2.1 长期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3.2.2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3.2.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内容
3.2.4 人民军队的建设
3.2.5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3.3 重点与难点
3.3.1 为什么说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3.3.2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3.3.3 为什么说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3.3.4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4 练习题
3.4.1 单项选择题
3.4.2 多项选择题
3.4.3 简答题
3.4.4 论述题
3.5 练习题参考答案
3.5.1 单项选择题
3.5.2 多项选择题
3.5.3 简答题
3.5.4 论述题
第4章 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
4.1 概述
4.2 内容提要
4.2.1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4.2.2 不同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
4.2.3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4.2.4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特点和经验
4.2.5 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
4.2.6 建立和发展国际统一战线
4.3 重点与难点
4.3.1 中国共产党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应具备哪些条件
4.3.2 为什么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4.3.3 为什么在统一战线中要实行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的原则
4.3.4 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与民主革命时期比较,有哪些重大变化
4.3.5 建立和发展国际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4 练习题
4.4.1 单项选择题
4.4.2 多项选择题
4.4.3 简答题
4.4.4 论述题
4.5 练习题参考答案
4.5.1 单项选择题
4.5.2 多项选择题
4.5.3 简答题
4.5.4 论述题
第5章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与人民民主政治建设
5.1 概述
5.2 内容提要
5.2.1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
5.2.2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体系
5.2.3 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
5.2.4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组织原则、特点和优点
5.2.5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5.2.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3 重点与难点
5.3.1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5.3.2 怎样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5.3.3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采取协商与表决相结合的原则是真正完善的民主制度
5.3.4 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和优点
5.4 练习题
5.4.1 单项选择题
5.4.2 多项选择题
5.4.3 简答题
5.4.4 论述题
5.5 练习题参考答案
5.5.1 单项选择题
5.5.2 多项选择题
5.5.3 简答题
5.5.4 论述题
第6章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6.1 概述
6.2 内容提要
6.2.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
6.2.2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6.2.3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6.2.4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6.3 重点与难点
6.3.1 为什么说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6.3.2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什么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6.3.3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的主要经验
6.3.4 为什么说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
6.4 练习题
6.4.1 单项选择题
6.4.2 多项选择题
6.4.3 简答题
6.4.4 论述题
6.5 练习题参考答案
6.5.1 单项选择题
6.5.2 多项选择题
6.5.3 简答题
6.5.4 论述题
第7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7.1 概述
7.2 内容提要
7.2.1 认清国情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立足点
7.2.2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依据
7.2.3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2.4 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7.3.5 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和局限
7.3 重点与难点
7.3.1 为什么要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课题
7.3.2 为什么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3.3 我国经济建设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的具体内容
7.3.4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有何重大意义
7.3.5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历史局限的原因是什么
7.3.6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7.3.7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何关系
7.4 练习题
7.4.1 单项选择题
7.4.2 多项选择题
7.4.3 简答题
7.4.4 论述题
7.5 练习题参考答案
7.5.1 单项选择题
7.5.2 多项选择题
7.5.3 简答题
7.5.4 论述题
第8章 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
8.1 概述
8.2 内容提要
8.2.1 党的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和特殊困难
8.2.2 党的自身建设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8.2.3 党内矛盾与斗争的性质及其处理的方针和原则
8.2.4 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方面建设的首位
8.2.5 党的组织建设是坚持民主集中制
8.2.6 党的作风建设是培育三大优良作风
8.2.7 在执政党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
8.3 重点与难点
8.3.1 怎么理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8.3.2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
8.3.3 为什么说群众路线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
8.3.4 为什么执政党要领导好,就要得到党内外的双重监督
8.4 练习题
8.4.1 单项选择题
8.4.2 多项选择题
8.4.3 简答题
8.4.4 论述题
8.5 练习题参考答案
8.5.1 单项选择题
8.5.2 多项选择题
8.5.3 简答题
8.5.4 论述题
附录1 毛泽东思想概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附录2 2000年至2002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1.1 怎样学好毛泽东思想概论
1.1.1 了解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1.1.2 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1.1.3 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总体结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2 了解自学考试的命题规则,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1.2.1 《考试大纲》的命题规则
1.2.2 题型特点和答题要求
1.2.3 应试对策与基本的学习方法
第1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1.1 概述
1.2 内容提要
1.2.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1.2.2 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1.2.3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六大部分
1.2.4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体现
1.2.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1.2.6 必须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3 重点与难点
1.3.1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
1.3.2 全面、准确、完整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3.3 领会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3.4 正确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1.3.5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4 练习题
1.4.1 单项选择题
1.4.2 多项选择题
1.4.3 简答题
1.4.4 论述题
1.5 练习题参考答案
1.5.1 单项选择题
1.5.2 多项选择题
1.5.3 简答题
1.5.4 论述题
第2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2.1 概述
2.2 内容提要
2.2.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和主要矛盾
2.2.2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2.2.3 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重大意义
2.2.4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2.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2.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2.3 重点与难点
2.3.1 正确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资产阶级
2.3.2 搞清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区别
2.3.3 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3.4 关于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问题
2.4 练习题
2.4.1 单项选择题
2.4.2 多项选择题
2.4.3 简答题
2.4.4 论述题
2.5 练习题参考答案
2.5.1 单项选择题
2.5.2 多项选择题
2.5.3 简答题
2.5.4 论述题
第3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3.1 概述
3.2 内容提要
3.2.1 长期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3.2.2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3.2.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内容
3.2.4 人民军队的建设
3.2.5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3.3 重点与难点
3.3.1 为什么说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3.3.2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3.3.3 为什么说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3.3.4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4 练习题
3.4.1 单项选择题
3.4.2 多项选择题
3.4.3 简答题
3.4.4 论述题
3.5 练习题参考答案
3.5.1 单项选择题
3.5.2 多项选择题
3.5.3 简答题
3.5.4 论述题
第4章 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
4.1 概述
4.2 内容提要
4.2.1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4.2.2 不同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
4.2.3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4.2.4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特点和经验
4.2.5 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
4.2.6 建立和发展国际统一战线
4.3 重点与难点
4.3.1 中国共产党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应具备哪些条件
4.3.2 为什么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4.3.3 为什么在统一战线中要实行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的原则
4.3.4 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与民主革命时期比较,有哪些重大变化
4.3.5 建立和发展国际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4 练习题
4.4.1 单项选择题
4.4.2 多项选择题
4.4.3 简答题
4.4.4 论述题
4.5 练习题参考答案
4.5.1 单项选择题
4.5.2 多项选择题
4.5.3 简答题
4.5.4 论述题
第5章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与人民民主政治建设
5.1 概述
5.2 内容提要
5.2.1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
5.2.2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体系
5.2.3 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
5.2.4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组织原则、特点和优点
5.2.5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5.2.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3 重点与难点
5.3.1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5.3.2 怎样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5.3.3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采取协商与表决相结合的原则是真正完善的民主制度
5.3.4 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和优点
5.4 练习题
5.4.1 单项选择题
5.4.2 多项选择题
5.4.3 简答题
5.4.4 论述题
5.5 练习题参考答案
5.5.1 单项选择题
5.5.2 多项选择题
5.5.3 简答题
5.5.4 论述题
第6章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6.1 概述
6.2 内容提要
6.2.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
6.2.2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6.2.3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6.2.4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6.3 重点与难点
6.3.1 为什么说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6.3.2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什么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6.3.3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的主要经验
6.3.4 为什么说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
6.4 练习题
6.4.1 单项选择题
6.4.2 多项选择题
6.4.3 简答题
6.4.4 论述题
6.5 练习题参考答案
6.5.1 单项选择题
6.5.2 多项选择题
6.5.3 简答题
6.5.4 论述题
第7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7.1 概述
7.2 内容提要
7.2.1 认清国情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立足点
7.2.2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依据
7.2.3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2.4 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7.3.5 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和局限
7.3 重点与难点
7.3.1 为什么要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课题
7.3.2 为什么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3.3 我国经济建设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的具体内容
7.3.4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有何重大意义
7.3.5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历史局限的原因是什么
7.3.6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7.3.7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何关系
7.4 练习题
7.4.1 单项选择题
7.4.2 多项选择题
7.4.3 简答题
7.4.4 论述题
7.5 练习题参考答案
7.5.1 单项选择题
7.5.2 多项选择题
7.5.3 简答题
7.5.4 论述题
第8章 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
8.1 概述
8.2 内容提要
8.2.1 党的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和特殊困难
8.2.2 党的自身建设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8.2.3 党内矛盾与斗争的性质及其处理的方针和原则
8.2.4 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方面建设的首位
8.2.5 党的组织建设是坚持民主集中制
8.2.6 党的作风建设是培育三大优良作风
8.2.7 在执政党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
8.3 重点与难点
8.3.1 怎么理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8.3.2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
8.3.3 为什么说群众路线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
8.3.4 为什么执政党要领导好,就要得到党内外的双重监督
8.4 练习题
8.4.1 单项选择题
8.4.2 多项选择题
8.4.3 简答题
8.4.4 论述题
8.5 练习题参考答案
8.5.1 单项选择题
8.5.2 多项选择题
8.5.3 简答题
8.5.4 论述题
附录1 毛泽东思想概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附录2 2000年至2002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毛泽东思想概论自学考试指导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