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与中国社会科学
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丛》第3辑,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历史走向与重大发展作
了深入研究,对于公共存在与公共意识问题作了创造性阐释,对于科学发
展、社会和谐、企业管理、战略创新等问题作了哲理思考。《马克思主义
哲学论丛》第3辑对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对于拓展马克思主
义哲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目录
本期特稿
世界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兼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意义和
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王伟光/3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杨春贵/4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历史走向…………………………………………………王効民/7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实现的“三个突破”…………………………………张友谊/82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辩证思考………………………………………郑又贤/8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与发展的历史经验………………………………许先春/98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历史、问题与特点…………………………………成 龙/109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
简论公共存在与公共意识……………………………………………………………郭 湛/119
恩格斯的新哲学观及其时代价值——重读《费尔巴哈论》有感…………………李恒瑞/127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超越及其方法论意义…………………………崔唯航/140
从哲学到政治——阿尔都塞与历史唯物主义………………………………………毕芙蓉/149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和谐世界…………………………………………………………马新晶/159
价值哲学方法的新探索——兼评《价值哲学方法论》……………………………秦廷国/168
法哲学的历史考察与学科定位………………………………………………………王文江/175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邱耕田/185
民生、和谐与和谐社会建设…………………………………………………………孙伟平/192
自由与平等:形式与实质的矛盾及其解决…………………………………………马俊峰/202
发展成果共享:人民主体性的最佳体现…………………………………罗建文 李 静/209
文化研究和文化建设的若干辩证关系………………………………………………叶金宝/218
“领导权”的张弛——中国共产党领导权问题研究……………………周文彰 丁 洁/226
管理与执政…………………………………………………………………毛卫平 兰秀英/236
福利特企业融合统一理论的辩证法…………………………………………………刘敬鲁/243
战略创新:一个演化的观点…………………………………………………………胡 卫/258
《新大众哲学》访谈录
《新大众哲学》要有时代感………………………………………………赵凤岐 高岸起/271
关于编写《新大众哲学》的一些思考和建议………………………………………许志功/275
写出《新大众哲学》是时代的需要………………………………………王丹一 毛卫平/279
对编写《新大众哲学》的一点感想…………………………………………………卢国英/285
编写《新大众哲学》要有对象意识与时代意识…………………………张绪文 杨信礼/288
《新大众哲学》要有思想深度……………………………………………宋惠昌 杨信礼/293
世界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兼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意义和
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王伟光/3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杨春贵/4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历史走向…………………………………………………王効民/7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实现的“三个突破”…………………………………张友谊/82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辩证思考………………………………………郑又贤/8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与发展的历史经验………………………………许先春/98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历史、问题与特点…………………………………成 龙/109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
简论公共存在与公共意识……………………………………………………………郭 湛/119
恩格斯的新哲学观及其时代价值——重读《费尔巴哈论》有感…………………李恒瑞/127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超越及其方法论意义…………………………崔唯航/140
从哲学到政治——阿尔都塞与历史唯物主义………………………………………毕芙蓉/149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和谐世界…………………………………………………………马新晶/159
价值哲学方法的新探索——兼评《价值哲学方法论》……………………………秦廷国/168
法哲学的历史考察与学科定位………………………………………………………王文江/175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邱耕田/185
民生、和谐与和谐社会建设…………………………………………………………孙伟平/192
自由与平等:形式与实质的矛盾及其解决…………………………………………马俊峰/202
发展成果共享:人民主体性的最佳体现…………………………………罗建文 李 静/209
文化研究和文化建设的若干辩证关系………………………………………………叶金宝/218
“领导权”的张弛——中国共产党领导权问题研究……………………周文彰 丁 洁/226
管理与执政…………………………………………………………………毛卫平 兰秀英/236
福利特企业融合统一理论的辩证法…………………………………………………刘敬鲁/243
战略创新:一个演化的观点…………………………………………………………胡 卫/258
《新大众哲学》访谈录
《新大众哲学》要有时代感………………………………………………赵凤岐 高岸起/271
关于编写《新大众哲学》的一些思考和建议………………………………………许志功/275
写出《新大众哲学》是时代的需要………………………………………王丹一 毛卫平/279
对编写《新大众哲学》的一点感想…………………………………………………卢国英/285
编写《新大众哲学》要有对象意识与时代意识…………………………张绪文 杨信礼/288
《新大众哲学》要有思想深度……………………………………………宋惠昌 杨信礼/29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1年春季号总第3辑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