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学批判:否定与扬弃

副标题:无

作   者:唐汉著

分类号:

ISBN:978750602435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成就了这番大事的人,就是本书的作者唐汉先生。在此之前,他已经写完了几百万字的多卷本著述,虽未引起内地学界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只是一介在野学者,宠论之奇崛与高拔,大约令象牙塔里的学院源人士瞠目结舌,无从响应。众所周知,现今的主流学者多已离弃了象牙塔的纯净与专注,弄学历,评职称,贿行刊物之门,杜撰热点论文,此外还要逢迎当局,理顺人缘,实在是生计所迫,名利攸关,忙得不亦乐亦,哪里还有气定神宁搞基础性研究的余力和心态?倒是像唐汉先生一代的狂士,闲云野鹤,洒脱自得,治学不为谋生,寒窗不图名位,唯愿学术之纯而又纯,但求精研究之深而再深。这等罕见人物,岂是芸芸教授或夸夸名流之辈可与之比肩者耶?   

目录

前言
重新破译甲骨文
上册
第一章 象形造字法与象形字
一、象形造字法的定义
二、中国象形字的特征
三、象形字的形式分类
四、象形字的逻辑分类
五、象形造字法的三项原则
第二章 指事造字法与指事字
一、指事造字法的定义
二、指事字的由来分类
三、指事字的逻辑分类
四、指事造字法的特征
第三章 会意造字法与会意字
一、会意造字法的定义
二、会意字的由来分类
三、会意字的“相位”及“层位”
四、会意字的层级分类
五、会意字的逻辑分类
六、会意造字法的特征
第四章 字根与字素、字缀
一、字根的定义
二、字根的分类
三、字根、字素与字缀
四、字根的一般特征
五、基本字根的由来
六、象形系统的抽象类字根
七、字根的特性和意义
第五章 象形阶段文字的所指与能指
一、以形索源:汉字的物象场景
二、据形求意:汉字的能指本义
三、因声训义:汉字的本义求证
下册
第六章 汉字象形系统与象形阶段
一、武器的批判和批判的武器
二、汉字的系统阶段性划分
三、科学实证乃逻辑划分的基础
第七章 转注造字法与转注字
一、转注造字法的定义
二、转注字的形式分类
三、转注字的产出分类
四、转注字的逻辑分类
五、转注造字法及转注字的意义
第八章 形声造字法与形声字
一、形声造字法的定义
二、形声字的形式分类
三、形声字的由来分类
四、形声字的逻辑分类
五、形声字与会意字的区分
六、形声字与转注字、假借字的区分
第九章 偏旁与类旁、声义旁
一、偏旁的定义
二、偏旁的由来
三、偏旁范畴中的类旁
四、偏旁范畴中的声义旁
五、类旁与声义旁的职能分工
六、偏旁与字根的区分
第十章 假借造字法与假借字
一、假借造字法的定义
二、假借字的由来分类
三、假借字的产出分类
四、假借字的逻辑分类
五、假借造字法的意义
第十一章 汉字形声系统与形声阶段
一、形声系统的“否定”性由来
二、形声系统的“本质”规定
三、“右文说”的甄别及意义
第十二章 汉字的逻辑自证
一、百年汉字研究史
二、科学的量度之尺
三、汉字的“逻辑三证”
附录一
汉字的定义及创造之秘
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吗?
二、汉字等于图画加统一语言吗?
三、汉字的形成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吗?
四、汉字创设的需求动力
附录二
“六书”的批判与继承
一、“六书说”的得失
二、“六书说”和“二阶段”论的批判继承
三、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汉字学批判:否定与扬弃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