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电路分析方法》是在《电路分析》(王楚、余道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的基础上,为配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电路分析原理”课程教学而编写的,作为配套教材使用。《电路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思想自2002年9月起公布于http://ee.pku.edu.cn/ca。全书整体结构框架分为上、下两篇。“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上篇包括六章,以分析方法为主线,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阐述了电路分析原理和方法,其中包括简单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线性电路的时域分析方法、复数分析方法、变换域分析方法、网络分析方法,双口网络参量分析方法以及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其中,第一、五、六章为初步要求,除第三章外的其他五章为基本要求。
“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电路分析原理和方法的学习,旨在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了原理和方法之后的学以致用。下篇包括四章,以方法的应用为主线,将电路分析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传输线、集成运算放大器、二极管电路、三极管电路、场效应管电路等,以帮助学生增加兴趣,加深理解,踩实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简称“三基”)的学习。
每章的开头和结尾均提纲挈领地列出相应的纲领性内容,教师和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安排取舍。在每一概念后面,给出相应的例题,有些例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解题思路,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每章最后配有大量习题,既有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所有习题采用“三星”分级,并给出部分参考答案:“*”是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三基”的简单题目;“**”是需要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题目,旨在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他们对内容的掌握程度;“***”是旨在拓宽学生思路、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有些取自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相关研究课题的电路基础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的不同兴趣或不同要求来选择题目进行练习,从而达到理解、掌握并拓宽知识的目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路分析方法》的附录部分包含了对相关数学基本知识和电路软件分析工具的简要介绍。
目录
上篇 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第一章 线性电路分析基础
§1.1 线性电路基本概述
1.1.1 基本单位
1.1.2 集总假设及集总电路模型
1.1.3 基本参数、基本变量和基本术语
1.1.4 基本方法
1.1.5 基本定律
§1.2 常见的电路元件模型及其约束方程
1.2.1 电阻元件
1.2.2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
1.2.3 电容元件
1.2.4 电感元件
1.2.5 受控源
§1.3 常用的源信号和响应信号
§1.4 线性二端网络的等效
1.4.1 等效的定义
1.4.2 电阻电路的等效
1.4.3 具有初始储能的动态元件的等效
1.4.4 源电路的等效
1.4.5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1.5 线性电路的时域分析
1.5.1 静态电路的分析
1.5.2 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和起始状态
1.5.3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RL或RC电路)
1.5.4 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5.5 二阶及高阶动态电路分析
§1.6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6.1 正弦稳态响应和网络稳定性的判断
1.6.2 正弦信号的复数表示
1.6.3 电路元件的相量表示
1.6.4 正弦稳态分析
1.6.5 正弦稳态功率
§1.7 网络函数、频率响应和滤波器
1.7.1 网络函数和频率响应
1.7.2 滤波器
§1.8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二章 变换域分析方法——拉普拉斯变换
§2.1 拉普拉斯变换
2.1.1 变换域分析方法
2.1.2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2.1.3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2.1.4 拉氏反变换的分解定理
§2.2 线性电路的s域解法
2.2.1 元件的运算模型
2.2.2 定律的运算形式
2.2.3 线性电路的s域解法
§2.3 网络函数的s域描述
2.3.1 网络函数的定义
2.3.2 网络函数的特性
§2.4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三章 变换域分析方法——傅里叶分析(信号的频谱分析)
§3.1 傅里叶级数(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3.1.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3.1.2 周期信号对称性与傅里叶级数之间的关系
3.1.3 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3.1.4 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于线性电路的稳态响应
§3.2 傅里叶变换(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分析)
3.2.1 从傅里叶级数到傅里叶变换
3.2.2 傅里叶变换与反变换
3.2.3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与定理
§3.3 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
§3.4 采样定理
§3.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四章 网络拓扑分析方法
§4.1 支路电流法
§4.2 网络拓扑分析的基本知识
§4.3 回路电流法
4.3.1 一般的回路电流法
4.3.2 网孔电流法
4.3.3 对含电流源支路的处理
§4.4 节点电压法
4.4.1 一般的节点电压法
4.4.2 含电压源支路的处理
§4.5 网络拓扑分析方法
4.5.1 节点分析法
4.5.2 回路分析法
§4.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五章 网络定理
§5.1 唯一性定理
§5.2 置换定理(替代定理)
§5.3 叠加定理
§5.4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5.5 互易定理
§5.6 特勒根定理
§5.7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六章 双口网络的分析方法
§6.1 双口网络参量
6.1.1 “黑盒子”方法
6.1.2 双口网络参量及其相互转换
6.1.3 双口网络参量与双口网络联结
§6.2 双口网络的阻抗参量
6.2.1 阻抗参量的定义
6.2.2 等效电路
§6.3 双口网络的导纳参量
6.3.1 导纳参量的定义
6.3.2 等效电路
§6.4 双口网络的混合参量
§6.5 双口网络的传输参量
§6.6 有端接的双口网络
§6.7 本章小结
习题
下篇 方法的应用
第七章 均匀、无耗传输线
§7.1 分布参数电路
§7.2 传输线方程
7.2.1 传输线的建模
7.2.2 传输线方程
7.2.3 传播常数、入射波和反射波
7.2.4 特性阻抗与无限长传输线
7.2.5 双口网络等效方程
§7.3 均匀、无耗传输线上的波动
7.3.1 波动方程与双口网络等效方程
7.3.2 均匀、无耗传输线上的波动特性
§7.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阶跃响应
§7.5 微波双口网络的散射参量
§7.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八章 非线性电路初步
§8.1 常见非线性元器件
8.1.1 真空管
8.1.2 晶体二极管
8.1.3 双极结型晶体管
8.1.4 场效应晶体管
8.1.5 线性区、静态工作点和动态电阻
§8.2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8.2.1 作图法
8.2.2 分段线性近似法
8.2.3 小信号条件下的线性化方法
§8.3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九章 晶体管放大电路
§9.1 BJT和FET概述
9.1.1 BJT和FET的特性
9.1.2 BJT和FET的动态小信号模型
§9.2 密勒定理及其对偶定理
§9.3 单管放大器的三种基本组态
9.3.1 三种组态的引出
9.3.2 基本组态之一:同时放大电压和电流的放大器
9.3.3 基本组态之二:电压跟随的电流放大器
9.3.4 基本组态之三:电流跟随的电压放大器
9.3.5 晶体管常用组态的比较
§9.4 多管放大电路
9.4.1 级联放大电路
9.4.2 复合管:达林顿电路
9.4.3 互补放大器:CMOS反相放大器
9.4.4 互补输出级:推挽电路
9.4.5 高增益放大:有源负载
9.4.6 差分放大电路:共模与差模响应
9.4.7 运算放大器:带有推挽输出的高增益级联差分放大器
§9.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十章 运算放大器电路
§10.1 运算放大器概述
§10.2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分析
10.2.1 运算放大器的转移特性
10.2.2 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模型和分析方法
§10.3 反馈及其对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影响
10.3.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0.3.2 反馈的类型和基本特点
10.3.3 工作于深度负反馈的运算放大器
§10.4 常见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的分析
10.4.1 同相和反相放大电路:基本运算放大电路
10.4.2 加法和减法电路:多信号源激励的运算放大电路
10.4.3 指数和对数电路:含非线性元件的运算放大电路
10.4.4 积分和微分电路:含动态元件的运算放大电路
§10.5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
§A.1 复数运算
A.1.1 复数的表示
A.1.2 复数的图形表示
A.1.3 复数的运算
A.1.4 重要的恒等式
§A.2 线性常参量方程和方程组求解
A.2.1 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
A.2.2 n阶微分方程的求解
A.2.3 用克莱姆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
§A.3 矩阵的基本知识
A.3.1 矩阵
A.3.2 矩阵代数
A.3.3 单位矩阵、伴随矩阵和逆矩阵
§A.4 分块矩阵
§A.5 电路仿真和软件简介
参考文献
部分电气图、电路图及变量符号
第一章 线性电路分析基础
§1.1 线性电路基本概述
1.1.1 基本单位
1.1.2 集总假设及集总电路模型
1.1.3 基本参数、基本变量和基本术语
1.1.4 基本方法
1.1.5 基本定律
§1.2 常见的电路元件模型及其约束方程
1.2.1 电阻元件
1.2.2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
1.2.3 电容元件
1.2.4 电感元件
1.2.5 受控源
§1.3 常用的源信号和响应信号
§1.4 线性二端网络的等效
1.4.1 等效的定义
1.4.2 电阻电路的等效
1.4.3 具有初始储能的动态元件的等效
1.4.4 源电路的等效
1.4.5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1.5 线性电路的时域分析
1.5.1 静态电路的分析
1.5.2 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和起始状态
1.5.3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RL或RC电路)
1.5.4 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5.5 二阶及高阶动态电路分析
§1.6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6.1 正弦稳态响应和网络稳定性的判断
1.6.2 正弦信号的复数表示
1.6.3 电路元件的相量表示
1.6.4 正弦稳态分析
1.6.5 正弦稳态功率
§1.7 网络函数、频率响应和滤波器
1.7.1 网络函数和频率响应
1.7.2 滤波器
§1.8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二章 变换域分析方法——拉普拉斯变换
§2.1 拉普拉斯变换
2.1.1 变换域分析方法
2.1.2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2.1.3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2.1.4 拉氏反变换的分解定理
§2.2 线性电路的s域解法
2.2.1 元件的运算模型
2.2.2 定律的运算形式
2.2.3 线性电路的s域解法
§2.3 网络函数的s域描述
2.3.1 网络函数的定义
2.3.2 网络函数的特性
§2.4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三章 变换域分析方法——傅里叶分析(信号的频谱分析)
§3.1 傅里叶级数(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3.1.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3.1.2 周期信号对称性与傅里叶级数之间的关系
3.1.3 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3.1.4 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于线性电路的稳态响应
§3.2 傅里叶变换(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分析)
3.2.1 从傅里叶级数到傅里叶变换
3.2.2 傅里叶变换与反变换
3.2.3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与定理
§3.3 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
§3.4 采样定理
§3.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四章 网络拓扑分析方法
§4.1 支路电流法
§4.2 网络拓扑分析的基本知识
§4.3 回路电流法
4.3.1 一般的回路电流法
4.3.2 网孔电流法
4.3.3 对含电流源支路的处理
§4.4 节点电压法
4.4.1 一般的节点电压法
4.4.2 含电压源支路的处理
§4.5 网络拓扑分析方法
4.5.1 节点分析法
4.5.2 回路分析法
§4.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五章 网络定理
§5.1 唯一性定理
§5.2 置换定理(替代定理)
§5.3 叠加定理
§5.4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5.5 互易定理
§5.6 特勒根定理
§5.7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六章 双口网络的分析方法
§6.1 双口网络参量
6.1.1 “黑盒子”方法
6.1.2 双口网络参量及其相互转换
6.1.3 双口网络参量与双口网络联结
§6.2 双口网络的阻抗参量
6.2.1 阻抗参量的定义
6.2.2 等效电路
§6.3 双口网络的导纳参量
6.3.1 导纳参量的定义
6.3.2 等效电路
§6.4 双口网络的混合参量
§6.5 双口网络的传输参量
§6.6 有端接的双口网络
§6.7 本章小结
习题
下篇 方法的应用
第七章 均匀、无耗传输线
§7.1 分布参数电路
§7.2 传输线方程
7.2.1 传输线的建模
7.2.2 传输线方程
7.2.3 传播常数、入射波和反射波
7.2.4 特性阻抗与无限长传输线
7.2.5 双口网络等效方程
§7.3 均匀、无耗传输线上的波动
7.3.1 波动方程与双口网络等效方程
7.3.2 均匀、无耗传输线上的波动特性
§7.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阶跃响应
§7.5 微波双口网络的散射参量
§7.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八章 非线性电路初步
§8.1 常见非线性元器件
8.1.1 真空管
8.1.2 晶体二极管
8.1.3 双极结型晶体管
8.1.4 场效应晶体管
8.1.5 线性区、静态工作点和动态电阻
§8.2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8.2.1 作图法
8.2.2 分段线性近似法
8.2.3 小信号条件下的线性化方法
§8.3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九章 晶体管放大电路
§9.1 BJT和FET概述
9.1.1 BJT和FET的特性
9.1.2 BJT和FET的动态小信号模型
§9.2 密勒定理及其对偶定理
§9.3 单管放大器的三种基本组态
9.3.1 三种组态的引出
9.3.2 基本组态之一:同时放大电压和电流的放大器
9.3.3 基本组态之二:电压跟随的电流放大器
9.3.4 基本组态之三:电流跟随的电压放大器
9.3.5 晶体管常用组态的比较
§9.4 多管放大电路
9.4.1 级联放大电路
9.4.2 复合管:达林顿电路
9.4.3 互补放大器:CMOS反相放大器
9.4.4 互补输出级:推挽电路
9.4.5 高增益放大:有源负载
9.4.6 差分放大电路:共模与差模响应
9.4.7 运算放大器:带有推挽输出的高增益级联差分放大器
§9.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十章 运算放大器电路
§10.1 运算放大器概述
§10.2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分析
10.2.1 运算放大器的转移特性
10.2.2 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模型和分析方法
§10.3 反馈及其对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影响
10.3.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0.3.2 反馈的类型和基本特点
10.3.3 工作于深度负反馈的运算放大器
§10.4 常见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的分析
10.4.1 同相和反相放大电路:基本运算放大电路
10.4.2 加法和减法电路:多信号源激励的运算放大电路
10.4.3 指数和对数电路:含非线性元件的运算放大电路
10.4.4 积分和微分电路:含动态元件的运算放大电路
§10.5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
§A.1 复数运算
A.1.1 复数的表示
A.1.2 复数的图形表示
A.1.3 复数的运算
A.1.4 重要的恒等式
§A.2 线性常参量方程和方程组求解
A.2.1 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
A.2.2 n阶微分方程的求解
A.2.3 用克莱姆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
§A.3 矩阵的基本知识
A.3.1 矩阵
A.3.2 矩阵代数
A.3.3 单位矩阵、伴随矩阵和逆矩阵
§A.4 分块矩阵
§A.5 电路仿真和软件简介
参考文献
部分电气图、电路图及变量符号
Art of circuit analysis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