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

副标题:无

作   者:许倬云著

分类号:

ISBN:978710803478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内容源自在香港中文大学“余英时先生历史讲座”的一次讲演,   演讲的主题即讨论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中—外”(我——他)关系模   式。作者将演讲内容整理,重新著述成书。在书中,作者以治史数十载的   深厚功力,摒弃了中国文化本位主义,打破纯粹以疆域、族群的界定方法   ,同时结合社会科学角度,从世界文化的视野阐释由史前时代至当代,“   我─他”关系于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历程、互动和转折。本书的主角——“   我者”与“他者”,“我者”是指位居中原核心并掌握文字记录及丰厚资   源的族群;相对而言,“他者”则被视为“非我族类”,僻处边陲。这种   “我─他”关系除具身份问题的意义外,也涵盖多个范畴,包括:中国—   —其它国族、中原——其它族群、中央政权——地方社会、社会上层——   平民、文化正统——新兴信仰、市场经济网络的运用等。这六个系统的变   动、互相影响、内部的变化,会改变六个系统之间的相对功能,牵动各系   统内部的调节与适应。经过与“他者”的不断冲击和交往,中国这个“我   者”日渐壮大起来,内涵也更形丰富。作者认为,复杂系统的“内—外”   、“我—他”关系,最重要的不在于族群之间的分合,而在于文化的认知   。阅读本书,使我们既能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形成过程有更具深度的   历史反思,也能对我们处身于其中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采   取一个更宏观的视点,抱有更开放的态度,毕竟今天的中国文化,正是经   过与历史上无数的“他者”的纠缠融合,推陈出新而形成的。   

目录

  江山风雨晦,长河万古流
  引言
  1 史前时代
  2 殷商时代
  3 周代封建的天下
  4 战国时代的列国体制
  5 中国世界的形成
  6 汉代的中国
  7 帝国系统的衰变
  8 族群“主”与“客”的转化
  9 “我”、“他”的大混合
  10 唐代的中国
  11 宋代:列国体制下的中国
  12 蒙古的时代
  13 明代中国
  14 满清帝国
  15 近代的变化
  16 国共两党的中国
  后论
  补跋
  许倬云著作目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