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佛学三大核心理论的争议之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夏金华著

分类号:

ISBN:978780123491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认为,隋唐佛学的核心内容不出缘起、佛性、修行的方法与途径等三大理论学说,并围绕三大核心理论展开相互争鸣以形成这一时期宗派迭起、异说纷呈的精神面貌。   

目录

目录
上篇 关于佛学的基本理论——缘起法则的不同认知之争议
第一章 赖耶缘起
阿赖耶识的建立
法相唯识学说的“赖耶缘起”
“唯识无境”之真义
第二章 《大乘起信论》与真如缘起
如来藏思想的形成
《起信论》中的“真如缘起”
第三章 天台“一念三千”与华严“法界缘起”
“一念三千”的理论架构
华严宗的“法界缘起”
《巴曼尼得斯篇》的“一”
华严宗的“一”
第四章 另类缘起与大乘缘起说的本质
三论宗的“八不”缘起
缘起说中不存在“本体论”学说
中篇 关于成佛的根本依据——众生佛性的有无之争议
第五章 “一性皆成”与“五姓各别”
“五种姓”的远古渊源
“一性皆成”与“五姓各别”的经论依据
双方争论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慈恩”与“西明”的交锋
引发争议之远因
圆测的主张及其理由
“慈恩”、“西明”争议的结局
第七章 荆溪湛然与“无情有性”
荆溪湛然及其时代
“无情有性”的提出与动机
“无情有性”的理论根据
“无情有性”说的评估及影响
第八章 所谓“一性皆成”是方便说
从人的本性上说
佛性说的发展历程
经文的依据
经验事实的判断
平等原则的延伸
逻辑上的难题
与佛教“无我”的原则相违背
下篇 关于成佛的最终实现——修行的方式方法与途径之争议
第九章 各个成佛阶段设立的异同之辩
天台智者的“六即位”
法相宗的“五位”次第
“华严五教”中的位次安排
第十章 如何成佛的方法与途径的论诤
天台的止观实践学说
法相唯识的“转识成智”理论
密教的“即身成佛”思想
禅宗“即心即佛”与净土“念佛成佛”之对决
第十一章 关于成佛方式的不同说法
“谛观”的“顿得”与“渐得”
六朝至隋唐“顿”、“渐”之争的三个特征
“顿悟”与“渐悟”争论的实质
“渐修顿悟”与南宗祖师的修行
第十二章 各家宗派修行成道学说评议
“五十二位”阶次问题
天台、法相、华严三家的特色
各有千秋的修行方式与方法
禅宗与净土之纷争
附录:佛学理论中有“本体论”学说吗?
“本体论”与佛教缘起说之异趣
在缘起说与“宇宙论”之间
从实相论的角度看佛学与“本体论”之不同
结语
主要阅读参考书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隋唐佛学三大核心理论的争议之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