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over.yuntu.io/69/82/9787109084032.jpg)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教材分两篇:第一篇农业机械的结构、原理,论述农业机械的一般构
造、工作过程、作用原理。第二篇农业机械的设计、试验,论述农业机械的
设计构思、计算方法;农机试验方法、仪器与数据处理等。书中选择了三个
典型案例,介绍农业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可供学生课程设计时选择练习。本
教材每章后均附有复习题或思考题,以便自学与课堂讨论。
本教材由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资助,供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农业工程专业使用,经教育部批准为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亦可供有关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 农业机械的结构、原理
第一章 绪论
一、农业机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农业机械的特性
三、国内外农业机械的技术发展与我们面临的任务
四、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 土壤耕作机械
第一节概述
一、土壤耕作的目的
二、土壤耕作方法
三、土壤耕作机械的种类
四、对耕作机械的农业技术要求
第二节耕层土壤的物理学性质
一、土壤强度
二、土壤坚实度
三、土壤的抗剪强度
四、土壤含水量
五、土壤的凝聚力和附着力
第三节铧式犁的构造与原理
一、铧式犁的种类及特点
二、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三、铧式犁的翻垡原理
四、铧式犁的挂结与调整
五、特种犁
第四节旋耕机的构造与原理
一、旋耕机的构造及工作过程
二、旋耕机运动分析
三、旋耕机的功率消耗与配置
第五节灭茬机和秸秆还田机的构造与原理
一、灭茬机
二、秸秆还田机
第六节深松机具
一、深松机具的种类与构造
二、深松铲
第七节整地机械
一、圆盘耙
二、水田耙
三、其他表土耕作机械
第三章 播种施肥机械
第一节播种施肥的技术要求
一、播种作业的农业技术要求
二、作物种床的技术要求
三、种肥特性及技术要求
第二节播种机类型及一般构造
一、撒播机
二、谷物条播机
三、点(穴)播机
四、联合播种机
五、铺膜播种机
六、免耕播种机
第三节播种机排种器
一、排种器的类型和特点
二、影响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因素分析
第四节播种机的开沟器和成穴器
一、滚动式开沟器
二、移动式开沟器
三、成穴器
四、开沟深度控制
五、开沟器工作阻力与力平衡
第五节播种机的其他辅助部件
一、导种管
二、划行器
三、覆土器
四、镇压轮
第六节播种作业的监控装置
一、机械式面积计数器
二、机械式故障报警器
三、机电信号式报警装置
四、电子监测装置
五、现代播种机监控系统
第七节播种机的使用调整
一、行距、开沟深度调整
二、播种量调整
三、各行播量一致性的检查和调整
四、粒距和穴粒数的检查和调整
五、播种机牵引阻力及功率估算
第八节施肥机械
一、固态化肥施用机械
二、化肥排肥器
三、厩肥撒布机
四、液肥施用机械
第四章 育苗移栽机械
第一节水稻育秧过程及其设备
一、水稻育秧的农艺要求
二、育秧盘
三、碎土机
四、破胸催芽器
五、播种机
六、育秧大棚
第二节水稻插秧机
一、机动插秧机的一般构造
二、机动插秧机的使用
第三节水稻钵苗移栽机械
一、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及农艺要求
二、水稻钵苗移栽机械的类型及特点
三、水稻钵苗移栽机械的工作装置
第四节旱地育苗移栽机械
一、概述
二、导苗管式秧苗栽植机的一般构造
三、不同类型(按栽植器结构分类)早地栽植机
第五章 中耕与植物保护机械
第一节除草技术与中耕机械
一、除草技术及其发展
二、中耕机类型与构造
三、中耕机的工作部件与仿形机构
第二节植物保护机械
一、喷雾机械
二、喷粉机械
三、喷烟机械
四、喷雾机的主要工作部件
五、喷洒装置的配置
六、航空喷药简介
第六章 节水灌溉机械
第一节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水分运移原理
一、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概念
二、SPAC水分传输问题研究的意义
三、作物需水量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农用水泵
一、农用水泵的一般构造
二、农用水泵的类型
三、水泵的安装
四、水泵的使用
第三节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化技术
一、节水灌溉的技术体系
二、地面灌溉
三、施水播种技术
四、喷灌及微灌技术
五、具有发展潜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
六、节水灌溉发展的趋势
第七章 谷物收获机械
第二节收割机
一、收割台
二、拨禾轮
三、切割机构
第三节脱粒机
一、脱粒机种类、一般构造与工作原理
二、脱粒装置
三、分离装置
四、清选装置
第四节联合收割机
二、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台
三、输送装置
第五节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其他装置
一、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捡拾、集卸粮与秸草处理装置
二、联合收割机的驾驶室、操作台
三、行走装置
四、液压系统
五、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常规电器系统
第六节联合收割机的发展
第七节玉米收割机械
一、玉米收割机的分类及其特点
二、玉米收割机的一般构造和工作过程
三、玉米摘穗装置
四、玉米剥皮装置
五、玉米摘穗台
第八章 谷物清选、干燥和种子加工机械
第一节谷物清选机械
二、谷物清选原理和清选装置
第二节谷物干燥机械
二、谷物干燥机的分类和常见机型
三、谷物的物理机械特性
四、湿空气特性
五、薄层干燥
第三节种子加工机械
一、种子加工的发展概况和范畴
二、种子清选原理的确定
三、常用种子处理机具
四、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和种子加工厂
第九章 设施农业机械与设备
第二节土壤处理机械与耕作机械
一、碎土筛土机械
二、土壤肥料搅拌机械
三、土壤消毒与耕作机械
第三节蔬菜播种机械
一、精密播种机
二、蔬菜液体播种机
第四节育苗工厂化与无土栽培
一、蔬菜育苗工厂化
二、无土栽培
第五节嫁接机械
第六节温室自动控制简介
一、温度对温室作物生长的影响与温度调节
二、湿度对温室作物生长的影响与湿度调节
三、光照对温室作物的影响与光照调节
四、CO2浓度对温室作物生长的影响与调节
五、温室自动控制原理分析
第七节卷帘机械
第十章 蔬菜水果收获机械
第一节蔬菜收获机械
一、马铃薯收获机
二、胡萝卜收获机
三、甘蓝收获机
四、黄瓜收获机
第二节果品收获机械
一、果品采收机
二、果品分选机
第十一章 经济作物收获机械
第一节棉花收获机械
二、水平摘锭式采棉机
三、垂直摘锭采棉机
四、机械化采棉的相关技术
五、我国棉花收获机械发展趋势
第二节甜菜收获机械
二、甜菜切顶装置
三、甜菜挖掘装置
四、输送清理装置
五、甜菜联合收获机
第三节甘蔗收获机械
二、收获机械
三、甘蔗机械化发展展望
第四节花生收获机械
一、花生的生态特性和收获要求
二、花生的收获工艺和机具
三、花生收获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第五节大豆收获机械
二、大豆割台
第十二章 农业机械的信息化与精细农业
第一节电子信息技术带动农业机械的技术创新
一、拖拉机与农业机械中的电子装备技术
二、人机接口技术
三、农场农机化中的机群调度与管理决策支持技术
第二节谷物联合收割机监视和自动控制装置
一、谷物联合收割机工作部件的监视装置
二、谷物联合收割机的自动调节装置
第三节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喂入深度自动调节装置的电路设计(设计案例一)
一、设计的已知条件
二、理论分析与电路参数设计
第四节精细农业的发展
一、“精细农业”简介
二、“精细农业”的主要支持技术
第二篇 农业机械的设计、试验
第十三章 农业机械的开发与研制
第一节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技术与经济要求
第二节农业机械产品设计进程模式和战略原则
一、农业机械产品设计进程模式
二、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战略性原则
第三节农业机械创新举例
第十四章 铧式犁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第一节犁体曲面的设计
一、犁体曲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犁体曲面的几何元线设计法
第二节铧式犁的总体配置
一、犁的总耕幅和铧数
二、犁体间距确定与犁侧板、犁刀和小前犁的配置
三、拖拉机轮距与犁的工作幅宽
四、第一铧的配置
五、犁的梁架高度
六、限深轮配置
第三节悬挂机构
二、悬挂机组的受力分析
第四节铧式犁的性能试验
一、作业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
二、犁耕牵引阻力
第五节水平直元线法设计犁体曲面的数学模型(设计案例二)
一、导曲线的数学模型
二、元线角的变化规律
三、曲面的一般表达式
四、犁体曲面的轮廓
五、翻土曲线
六、碎土曲线
七、样板曲线
第十五章 水稻插秧机设计与试验
一、水稻机械插秧的农业技术要求
二、机动水稻插秧机的类型
三、机动水稻插秧机的发展动向
第二节分插机构的选型与设计
一、分插机构的类型
二、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运动学
三、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运动学的计算机模拟(设计案例三)
四、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的设计
五、分插机构的发展动态
第三节送秧机构的选型与计算
一、移箱器
二、纵向送秧机构
三、各工作机构运动时间的配合
第四节机动插秧机的总体设计
一、对机动插秧机总体设计的要求
二、传动系统参数计算
三、插秧机的行走装置
四、插秧机仿形机构
五、机动插秧机的总体配置
六、插秧机整体受力分析&37
第五节插秧机田间试验与评价
一、插秧机田间试验的准备工作
二、插秧机的田间试验
第十六章 谷物联合收割机的设计
一、谷物联合收割机功能分析
二、谷物联合收割机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总体设计
一、环境条件
二、整体结构形式
三、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基本参数与配套动力
四、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总体配置
第三节谷物联合收割机主要部件的设计参数
一、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台
二、谷物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
三、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分离装置和清选装置
第四节玉米收割机主要部件的设计原理
一、摘辊主要参数的选择
二、剥辊主要参数的选择
第十七章 农业机械的试验与鉴定
第一节农业机械的性能试验
二、性能试验方法
第二节农业机械的生产试验
一、总则
二、生产试验内容
三、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四、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第三节农业机械产品鉴定
一、鉴定的类别
二、不同鉴定类别的检测项目
三、鉴定程序
四、鉴定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一、农业机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农业机械的特性
三、国内外农业机械的技术发展与我们面临的任务
四、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 土壤耕作机械
第一节概述
一、土壤耕作的目的
二、土壤耕作方法
三、土壤耕作机械的种类
四、对耕作机械的农业技术要求
第二节耕层土壤的物理学性质
一、土壤强度
二、土壤坚实度
三、土壤的抗剪强度
四、土壤含水量
五、土壤的凝聚力和附着力
第三节铧式犁的构造与原理
一、铧式犁的种类及特点
二、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三、铧式犁的翻垡原理
四、铧式犁的挂结与调整
五、特种犁
第四节旋耕机的构造与原理
一、旋耕机的构造及工作过程
二、旋耕机运动分析
三、旋耕机的功率消耗与配置
第五节灭茬机和秸秆还田机的构造与原理
一、灭茬机
二、秸秆还田机
第六节深松机具
一、深松机具的种类与构造
二、深松铲
第七节整地机械
一、圆盘耙
二、水田耙
三、其他表土耕作机械
第三章 播种施肥机械
第一节播种施肥的技术要求
一、播种作业的农业技术要求
二、作物种床的技术要求
三、种肥特性及技术要求
第二节播种机类型及一般构造
一、撒播机
二、谷物条播机
三、点(穴)播机
四、联合播种机
五、铺膜播种机
六、免耕播种机
第三节播种机排种器
一、排种器的类型和特点
二、影响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因素分析
第四节播种机的开沟器和成穴器
一、滚动式开沟器
二、移动式开沟器
三、成穴器
四、开沟深度控制
五、开沟器工作阻力与力平衡
第五节播种机的其他辅助部件
一、导种管
二、划行器
三、覆土器
四、镇压轮
第六节播种作业的监控装置
一、机械式面积计数器
二、机械式故障报警器
三、机电信号式报警装置
四、电子监测装置
五、现代播种机监控系统
第七节播种机的使用调整
一、行距、开沟深度调整
二、播种量调整
三、各行播量一致性的检查和调整
四、粒距和穴粒数的检查和调整
五、播种机牵引阻力及功率估算
第八节施肥机械
一、固态化肥施用机械
二、化肥排肥器
三、厩肥撒布机
四、液肥施用机械
第四章 育苗移栽机械
第一节水稻育秧过程及其设备
一、水稻育秧的农艺要求
二、育秧盘
三、碎土机
四、破胸催芽器
五、播种机
六、育秧大棚
第二节水稻插秧机
一、机动插秧机的一般构造
二、机动插秧机的使用
第三节水稻钵苗移栽机械
一、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及农艺要求
二、水稻钵苗移栽机械的类型及特点
三、水稻钵苗移栽机械的工作装置
第四节旱地育苗移栽机械
一、概述
二、导苗管式秧苗栽植机的一般构造
三、不同类型(按栽植器结构分类)早地栽植机
第五章 中耕与植物保护机械
第一节除草技术与中耕机械
一、除草技术及其发展
二、中耕机类型与构造
三、中耕机的工作部件与仿形机构
第二节植物保护机械
一、喷雾机械
二、喷粉机械
三、喷烟机械
四、喷雾机的主要工作部件
五、喷洒装置的配置
六、航空喷药简介
第六章 节水灌溉机械
第一节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水分运移原理
一、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概念
二、SPAC水分传输问题研究的意义
三、作物需水量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农用水泵
一、农用水泵的一般构造
二、农用水泵的类型
三、水泵的安装
四、水泵的使用
第三节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化技术
一、节水灌溉的技术体系
二、地面灌溉
三、施水播种技术
四、喷灌及微灌技术
五、具有发展潜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
六、节水灌溉发展的趋势
第七章 谷物收获机械
第二节收割机
一、收割台
二、拨禾轮
三、切割机构
第三节脱粒机
一、脱粒机种类、一般构造与工作原理
二、脱粒装置
三、分离装置
四、清选装置
第四节联合收割机
二、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台
三、输送装置
第五节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其他装置
一、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捡拾、集卸粮与秸草处理装置
二、联合收割机的驾驶室、操作台
三、行走装置
四、液压系统
五、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常规电器系统
第六节联合收割机的发展
第七节玉米收割机械
一、玉米收割机的分类及其特点
二、玉米收割机的一般构造和工作过程
三、玉米摘穗装置
四、玉米剥皮装置
五、玉米摘穗台
第八章 谷物清选、干燥和种子加工机械
第一节谷物清选机械
二、谷物清选原理和清选装置
第二节谷物干燥机械
二、谷物干燥机的分类和常见机型
三、谷物的物理机械特性
四、湿空气特性
五、薄层干燥
第三节种子加工机械
一、种子加工的发展概况和范畴
二、种子清选原理的确定
三、常用种子处理机具
四、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和种子加工厂
第九章 设施农业机械与设备
第二节土壤处理机械与耕作机械
一、碎土筛土机械
二、土壤肥料搅拌机械
三、土壤消毒与耕作机械
第三节蔬菜播种机械
一、精密播种机
二、蔬菜液体播种机
第四节育苗工厂化与无土栽培
一、蔬菜育苗工厂化
二、无土栽培
第五节嫁接机械
第六节温室自动控制简介
一、温度对温室作物生长的影响与温度调节
二、湿度对温室作物生长的影响与湿度调节
三、光照对温室作物的影响与光照调节
四、CO2浓度对温室作物生长的影响与调节
五、温室自动控制原理分析
第七节卷帘机械
第十章 蔬菜水果收获机械
第一节蔬菜收获机械
一、马铃薯收获机
二、胡萝卜收获机
三、甘蓝收获机
四、黄瓜收获机
第二节果品收获机械
一、果品采收机
二、果品分选机
第十一章 经济作物收获机械
第一节棉花收获机械
二、水平摘锭式采棉机
三、垂直摘锭采棉机
四、机械化采棉的相关技术
五、我国棉花收获机械发展趋势
第二节甜菜收获机械
二、甜菜切顶装置
三、甜菜挖掘装置
四、输送清理装置
五、甜菜联合收获机
第三节甘蔗收获机械
二、收获机械
三、甘蔗机械化发展展望
第四节花生收获机械
一、花生的生态特性和收获要求
二、花生的收获工艺和机具
三、花生收获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第五节大豆收获机械
二、大豆割台
第十二章 农业机械的信息化与精细农业
第一节电子信息技术带动农业机械的技术创新
一、拖拉机与农业机械中的电子装备技术
二、人机接口技术
三、农场农机化中的机群调度与管理决策支持技术
第二节谷物联合收割机监视和自动控制装置
一、谷物联合收割机工作部件的监视装置
二、谷物联合收割机的自动调节装置
第三节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喂入深度自动调节装置的电路设计(设计案例一)
一、设计的已知条件
二、理论分析与电路参数设计
第四节精细农业的发展
一、“精细农业”简介
二、“精细农业”的主要支持技术
第二篇 农业机械的设计、试验
第十三章 农业机械的开发与研制
第一节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技术与经济要求
第二节农业机械产品设计进程模式和战略原则
一、农业机械产品设计进程模式
二、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战略性原则
第三节农业机械创新举例
第十四章 铧式犁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第一节犁体曲面的设计
一、犁体曲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犁体曲面的几何元线设计法
第二节铧式犁的总体配置
一、犁的总耕幅和铧数
二、犁体间距确定与犁侧板、犁刀和小前犁的配置
三、拖拉机轮距与犁的工作幅宽
四、第一铧的配置
五、犁的梁架高度
六、限深轮配置
第三节悬挂机构
二、悬挂机组的受力分析
第四节铧式犁的性能试验
一、作业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
二、犁耕牵引阻力
第五节水平直元线法设计犁体曲面的数学模型(设计案例二)
一、导曲线的数学模型
二、元线角的变化规律
三、曲面的一般表达式
四、犁体曲面的轮廓
五、翻土曲线
六、碎土曲线
七、样板曲线
第十五章 水稻插秧机设计与试验
一、水稻机械插秧的农业技术要求
二、机动水稻插秧机的类型
三、机动水稻插秧机的发展动向
第二节分插机构的选型与设计
一、分插机构的类型
二、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运动学
三、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运动学的计算机模拟(设计案例三)
四、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的设计
五、分插机构的发展动态
第三节送秧机构的选型与计算
一、移箱器
二、纵向送秧机构
三、各工作机构运动时间的配合
第四节机动插秧机的总体设计
一、对机动插秧机总体设计的要求
二、传动系统参数计算
三、插秧机的行走装置
四、插秧机仿形机构
五、机动插秧机的总体配置
六、插秧机整体受力分析&37
第五节插秧机田间试验与评价
一、插秧机田间试验的准备工作
二、插秧机的田间试验
第十六章 谷物联合收割机的设计
一、谷物联合收割机功能分析
二、谷物联合收割机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总体设计
一、环境条件
二、整体结构形式
三、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基本参数与配套动力
四、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总体配置
第三节谷物联合收割机主要部件的设计参数
一、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台
二、谷物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
三、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分离装置和清选装置
第四节玉米收割机主要部件的设计原理
一、摘辊主要参数的选择
二、剥辊主要参数的选择
第十七章 农业机械的试验与鉴定
第一节农业机械的性能试验
二、性能试验方法
第二节农业机械的生产试验
一、总则
二、生产试验内容
三、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四、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第三节农业机械产品鉴定
一、鉴定的类别
二、不同鉴定类别的检测项目
三、鉴定程序
四、鉴定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Agricultural Machine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亲爱的云图用户,
光盘内的文件都可以直接点击浏览哦
无需下载,在线查阅资料!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