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楞严经》凡十卷,系《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行首楞严经》之略称,又称《大佛顶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唐代中天竺沙门般刺蜜帝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首楞严为佛所得三昧(三摩地)之名,万行之总称。
本注阐明“根尘同源,缥脱无二”之理,并解说三摩地之法与菩萨之阶次。其内容初述阿难至外地托钵行乞。遭受摩登伽女之诱惑,几将破戒。佛陀知道可难被淫术所困,遂派文殊师利菩萨持神咒护持之。待阿难返回住处后,摩登伽女亦尾随而至。此时佛陀即为此女开示,而使出家学道。本经最著名者为卷五之“二十五圆通法门”。其中“第二十四叙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此段常被净土宗所引用。”
目录
目录
楞严简注卷一
一 首楞严会
二 请菩提道
三 演究竟法
四 七处征心
(一) 执心身内
(二) 执心身外
(三) 潜伏根里
(四) 内外两在
(五) 随合随有
(六) 心在中间
(七) 一切无著
五 乞奢摩路
六 二种根本
七 辨晰心目
八 十番显见
(一) 显见是心
(二) 显见不动
楞严简注卷二
(三) 显见不灭
(四) 显见不失
(五) 显见无还
(六) 显见不杂
(七) 显见无碍
(八) 显见不分
(九) 显见超情
(十) 显见离见
九 二种妄见
(一) 别业妄见
(二) 同分妄见
十 二事合明
(一) 别业合明
(二) 同分合明
十一 二种破解
(一) 破斥和合
(二) 破非和合
十二 阴入处界
十三 五阴
(一) 色阴
(二) 受阴
(三) 想阴
(四) 行阴
(五) 识阴
楞严简注卷三
十四 六入
(一) 眼入
(二) 耳入
(三) 鼻入
(四) 舌入
(五) 身入
(六) 意入
十五 十二处
(一) 眼色处
(二) 耳声处
(三) 鼻香处
(四) 舌味处
(五) 身触处
(六) 意法处
十六 十八界
(一) 眼色识界
(二) 耳声识界
(三) 鼻香识界
(四) 舌味识界
(五) 身触识界
(六) 意法识界
十七 七大
(一) 地大
(二) 火大
(三) 水大
(四) 风大
(五) 空大
(六) 见大
(七) 识大
十八 开悟妙心
十九 偈赞发愿
楞严简注卷四
二十 历举疑端
二十一 宣说胜义
二十二 三相相续
(一) 世界相续
(二) 众生相续
(三) 业果相续
二十三 相续通结
二十四 除疑解惑
二十五 性相参观
二十六 倾夺藏心
二十七 妙合藏心
二十八 藏心俱非
二十九 藏心俱即
三十 即非圆融
三十一 开释妄因
三十二 开释迷闷
三十三 求最上乘
三十四 二决定义
(一) 修因同果,并释五重浑浊
1 修因同果
2 五重浑浊
(二) 解结从根
三十五 修断虚习
三十六 六根受用
三十七 脱粘尘妄
三十八 六根互用
三十九 根尘并销
四十 误疑断灭
四十一 击钟验常
四十二 引梦验常
楞严简注卷五
四十三 结解同因 世尊说偈
四十四 官巾六结
四十五 六解一亡
四十六 解结次第
四十七 圆通方便
四十八 六根圆通
(一) 陈那声尘
(二) 优婆色尘
(三) 香严香尘
(四) 药王味尘
(五) 跋陀触尘
(六) 迦叶法尘
四十九 五根圆通
(一) 那律眼根
(二) 周利鼻根
(三) 〓梵舌根
(四) 毕陵身根
(五) 空心意根
五十 六识圆通
(一) 〓子眼识
(二) 普贤耳识
(三) 弥陀鼻识
(四) 满慈舌识
(五) 波离身识
(六) 目连意识
五十一 七大圆通
(一) 乌刍火大
(二) 持地地大
(三) 月光水大
(四) 瑠璃风大
(五) 空藏空大
(六) 弥勒识大
(七) 势至根大
楞严简注卷六
五十二 观音耳根
五十三 三十二应
(一) 应现四圣法界
(二) 应现六凡法界
五十四 明十四无畏
五十五 明四不思议
(一) 妙容说咒
(二) 妙形说咒
(三) 博施恳求
(四) 供佛利生
五十六 耳根通结
五十七 法音自演
五十八 由文殊代当机撰 耳门为圆通根本
五十九 发心度众
六十 三无漏学
六十一 四种律仪
(一) 断淫
(二) 断杀
(三) 断盗
(四) 断妄
楞严简注卷七
六十二 持戒发愿
六十三 建立道场
(一) 香土涂地
(二) 坛式庄严
(三) 供献时享
(四) 悬像仪轨
(五) 镜光相对
(六) 三七持咒
(七) 镜中佛现
(八) 百日证果
六十四 重请说咒
六十五 五会真言
六十六 诸佛用咒
六十七 众生奉咒
六十八 会众密护
六十九 悬示修路
七十 二颠倒因
(一) 众生颠倒
(二) 世界颠倒
七十一 十二类生
楞严简注卷八
七十二 三种渐次
(一) 除其助因
(二) 刳其正信
(三) 违其现业
七十三 乾慧地
七十四 十信
七十五 十住
七十六 十行
七十七 十回向
七十八 四加行
七十九 十地
八十 等觉
八十一 妙觉
八十二 修证总结
八十三 说经名义
八十四 精研七趣
八十五 内分外分
(一) 内分本因
(二) 外分本因
八十六 临终现相
八十七 升堕根由
(一) 地狱趣
1 造十习因
2 受六交报
3 地狱总结
(二) 鬼趣
(三) 畜生趣
(四) 人趣
(五) 仙趣
(六) 天趣
1 欲界六天
楞严简注卷九
2 色界十八天
初禅三天
二禅三天
三禅三天
四禅四天
五不还天
3 无色界四天
4 诸天总结及四空通结
(七) 阿修罗趣
(八) 七趣总结
八十八 五阴魔障
(一) 色阴禅境魔事
1 精明外溢
2 精明内流
3 精魄离合
4 心魂悟染
5 抑按逾分
6 密见洞幽
7 四大入纯
8 凝想化成
9 逼迫飞出
10 含受魑魅
11 色阴通结
(二) 受阴禅境魔事
1 啼泣悲魔
2 夸逞狂魔
3 悬念忆魔
4 易知足魔
5 常忧愁魔
6 好喜乐魔
7 大我慢魔
8 好轻清魔
9 谤戒空魔
10 行淫欲魔
11 受阴通结
(三) 想阴禅境魔事
1 怪鬼成魔
2 魃鬼成魔
3 魅鬼成魔
4 蛊毒成魔
5 疠鬼成魔
6 大力鬼魔
7 鬼神成魔
8 精魅成魔
9 长灵成魔
10 住世天魔
11 想阴通结
楞严简注卷十
(四) 行阴禅境魔事
1 本末无因
2 计度遍常
3 起颠倒见
4 妄立有边
5 矫乱虚无
6 执色有相
7 执空无相
8 有无俱非
9 妄计断灭
10 迷现涅槃
11 行阴通结
(五) 识阴禅境魔事
1 成所归果
2 成能事果
3 成妄计果
4 成虚谬果
5 求妄冀果
6 成空亡果
7 趣长劳果
8 立炽尘果
9 成趣寂果
10 成湛明果
11 识阴通结
(六) 魔销总结
八十九 五阴起灭
九十 五阴妄想
(一) 色阴妄想
(二) 受阴妄想
(三) 想阴妄想
(四) 行阴妄想
(五) 识阴妄想
九十一 五阴边际
九十二 开示未学(经益分)
后记
楞严简注卷一
一 首楞严会
二 请菩提道
三 演究竟法
四 七处征心
(一) 执心身内
(二) 执心身外
(三) 潜伏根里
(四) 内外两在
(五) 随合随有
(六) 心在中间
(七) 一切无著
五 乞奢摩路
六 二种根本
七 辨晰心目
八 十番显见
(一) 显见是心
(二) 显见不动
楞严简注卷二
(三) 显见不灭
(四) 显见不失
(五) 显见无还
(六) 显见不杂
(七) 显见无碍
(八) 显见不分
(九) 显见超情
(十) 显见离见
九 二种妄见
(一) 别业妄见
(二) 同分妄见
十 二事合明
(一) 别业合明
(二) 同分合明
十一 二种破解
(一) 破斥和合
(二) 破非和合
十二 阴入处界
十三 五阴
(一) 色阴
(二) 受阴
(三) 想阴
(四) 行阴
(五) 识阴
楞严简注卷三
十四 六入
(一) 眼入
(二) 耳入
(三) 鼻入
(四) 舌入
(五) 身入
(六) 意入
十五 十二处
(一) 眼色处
(二) 耳声处
(三) 鼻香处
(四) 舌味处
(五) 身触处
(六) 意法处
十六 十八界
(一) 眼色识界
(二) 耳声识界
(三) 鼻香识界
(四) 舌味识界
(五) 身触识界
(六) 意法识界
十七 七大
(一) 地大
(二) 火大
(三) 水大
(四) 风大
(五) 空大
(六) 见大
(七) 识大
十八 开悟妙心
十九 偈赞发愿
楞严简注卷四
二十 历举疑端
二十一 宣说胜义
二十二 三相相续
(一) 世界相续
(二) 众生相续
(三) 业果相续
二十三 相续通结
二十四 除疑解惑
二十五 性相参观
二十六 倾夺藏心
二十七 妙合藏心
二十八 藏心俱非
二十九 藏心俱即
三十 即非圆融
三十一 开释妄因
三十二 开释迷闷
三十三 求最上乘
三十四 二决定义
(一) 修因同果,并释五重浑浊
1 修因同果
2 五重浑浊
(二) 解结从根
三十五 修断虚习
三十六 六根受用
三十七 脱粘尘妄
三十八 六根互用
三十九 根尘并销
四十 误疑断灭
四十一 击钟验常
四十二 引梦验常
楞严简注卷五
四十三 结解同因 世尊说偈
四十四 官巾六结
四十五 六解一亡
四十六 解结次第
四十七 圆通方便
四十八 六根圆通
(一) 陈那声尘
(二) 优婆色尘
(三) 香严香尘
(四) 药王味尘
(五) 跋陀触尘
(六) 迦叶法尘
四十九 五根圆通
(一) 那律眼根
(二) 周利鼻根
(三) 〓梵舌根
(四) 毕陵身根
(五) 空心意根
五十 六识圆通
(一) 〓子眼识
(二) 普贤耳识
(三) 弥陀鼻识
(四) 满慈舌识
(五) 波离身识
(六) 目连意识
五十一 七大圆通
(一) 乌刍火大
(二) 持地地大
(三) 月光水大
(四) 瑠璃风大
(五) 空藏空大
(六) 弥勒识大
(七) 势至根大
楞严简注卷六
五十二 观音耳根
五十三 三十二应
(一) 应现四圣法界
(二) 应现六凡法界
五十四 明十四无畏
五十五 明四不思议
(一) 妙容说咒
(二) 妙形说咒
(三) 博施恳求
(四) 供佛利生
五十六 耳根通结
五十七 法音自演
五十八 由文殊代当机撰 耳门为圆通根本
五十九 发心度众
六十 三无漏学
六十一 四种律仪
(一) 断淫
(二) 断杀
(三) 断盗
(四) 断妄
楞严简注卷七
六十二 持戒发愿
六十三 建立道场
(一) 香土涂地
(二) 坛式庄严
(三) 供献时享
(四) 悬像仪轨
(五) 镜光相对
(六) 三七持咒
(七) 镜中佛现
(八) 百日证果
六十四 重请说咒
六十五 五会真言
六十六 诸佛用咒
六十七 众生奉咒
六十八 会众密护
六十九 悬示修路
七十 二颠倒因
(一) 众生颠倒
(二) 世界颠倒
七十一 十二类生
楞严简注卷八
七十二 三种渐次
(一) 除其助因
(二) 刳其正信
(三) 违其现业
七十三 乾慧地
七十四 十信
七十五 十住
七十六 十行
七十七 十回向
七十八 四加行
七十九 十地
八十 等觉
八十一 妙觉
八十二 修证总结
八十三 说经名义
八十四 精研七趣
八十五 内分外分
(一) 内分本因
(二) 外分本因
八十六 临终现相
八十七 升堕根由
(一) 地狱趣
1 造十习因
2 受六交报
3 地狱总结
(二) 鬼趣
(三) 畜生趣
(四) 人趣
(五) 仙趣
(六) 天趣
1 欲界六天
楞严简注卷九
2 色界十八天
初禅三天
二禅三天
三禅三天
四禅四天
五不还天
3 无色界四天
4 诸天总结及四空通结
(七) 阿修罗趣
(八) 七趣总结
八十八 五阴魔障
(一) 色阴禅境魔事
1 精明外溢
2 精明内流
3 精魄离合
4 心魂悟染
5 抑按逾分
6 密见洞幽
7 四大入纯
8 凝想化成
9 逼迫飞出
10 含受魑魅
11 色阴通结
(二) 受阴禅境魔事
1 啼泣悲魔
2 夸逞狂魔
3 悬念忆魔
4 易知足魔
5 常忧愁魔
6 好喜乐魔
7 大我慢魔
8 好轻清魔
9 谤戒空魔
10 行淫欲魔
11 受阴通结
(三) 想阴禅境魔事
1 怪鬼成魔
2 魃鬼成魔
3 魅鬼成魔
4 蛊毒成魔
5 疠鬼成魔
6 大力鬼魔
7 鬼神成魔
8 精魅成魔
9 长灵成魔
10 住世天魔
11 想阴通结
楞严简注卷十
(四) 行阴禅境魔事
1 本末无因
2 计度遍常
3 起颠倒见
4 妄立有边
5 矫乱虚无
6 执色有相
7 执空无相
8 有无俱非
9 妄计断灭
10 迷现涅槃
11 行阴通结
(五) 识阴禅境魔事
1 成所归果
2 成能事果
3 成妄计果
4 成虚谬果
5 求妄冀果
6 成空亡果
7 趣长劳果
8 立炽尘果
9 成趣寂果
10 成湛明果
11 识阴通结
(六) 魔销总结
八十九 五阴起灭
九十 五阴妄想
(一) 色阴妄想
(二) 受阴妄想
(三) 想阴妄想
(四) 行阴妄想
(五) 识阴妄想
九十一 五阴边际
九十二 开示未学(经益分)
后记
楞严简注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