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审美文化史论

副标题:无

作   者:黄力之著

分类号:

ISBN:978780109466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黄力之,1950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市。1987年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上海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哲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专著《信仰与超越:卢卡契文艺美学思想论稿》获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三等奖。 本书以审美新潮与传统审美文化的冲突为重点,分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历史时期,通过剖析重大审美文化事件和风云人物,描述并阐释了20世纪后期的意识形态史。 全书对下以问题有精彩论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

目录

引言
绪论
第一节 现代中国的文化国情:意识形态批判
第二节 意识形态论的溯源及面临的当代问题
第三节 当代审美文化意识形态史的社会基础
第一章 80年代(一):新潮冲击波
第一节 大变革时期的意识形态走向
第二节 先锋试验:现代化与西化的纠缠
1.先锋派的西方本土意义
2.拟先锋派运动的兴起和消解
3.先锋试验对现代化的介入
第三节 人的当代复兴
1.从人道主义、异化到主体性
2.“人的复兴”背后的意义
第二章 80年代(二):改变历史
第一节 “重写文学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1.五四运动的意义裂变与现代作家的重新定位
2.“文艺的本性是审美”——“重写文学史”的美学理由
3.理论的困境与现实的欲望
第二节 文化“寻根”:返回史前
1.现照文化之根
2.躲避现代化
第三节 大众文化的狂欢节
1.文化版图的改变
2.市民社会的非自觉文化表达
第三章 90年代:意识到了的意识形态(上)
第一节 反思时期(1989—1991)
1.国内气候与国际剧变
2.反思期的审美文化
3.中国:跃上新台阶
第二节 王朔与《废都》:市民社会的文化飞跃
1.市民社会的理论与现实
2.王朔:活着就得对得住自己
3.《废都》:启蒙神话的破灭
第三节 谁来拯救人文精神
1.前奏:后现代主义思潮
2.“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基本阵势
3“人文精神失落”的实质
第四章 90年代:意识到了的意识形态(下)
第一节 从“躲避崇高”到“幸运骑士的代言人”
第二节 “国学热”的意识形态困境
第三节 “现实主义复归”:下层民众的美学要求
1.为什么重提现实主义?
2.“现实主义复归”的灵魂:人民性
3.“人文精神”为何拒绝“现实主义复归”?
第五章 重建主流文化
第一节 80年代:主流文化保卫战
1.几场保卫战的备忘录
2.主流文化保卫战的特征与文化意义
第二节 90年代:现代文化格局的形成
1.由被动走向主动的“重在建设”方针
2.从“双百”方针到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
3.有中国特色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当代审美文化史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