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书稿收录了人民日报等权威主流媒体发表的论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重大意义的理论文章,包括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 鸣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的《准确理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等,是对主要矛盾变化重大意义的全面梳理,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目录
目录
*辑 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002 |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韩振峰
009 |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辛 鸣
016 | 我国仍是世界*发展中国家
韩 震
023 |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林兆木
031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韩庆祥
035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重大判断的历史性贡献
刘林宗
043 | 走出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误区
徐方平 高 静
046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
颜晓峰
053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新判断
王立胜
069 | 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冷 溶
077 | 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黄宪起
第二辑 准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
084 | 正确认识全面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孙 英
087 | 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建设朗朗乾坤的清廉中国
董 瑛
092 | 读懂人民美好生活的意蕴
江 畅
095 | 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
王金南
100 | 用法治提升公平正义获得感
胡玉鸿
103 | 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实现人民美好向往
贾高建
110 | 准确理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卫兴华
113 | 新时代公共安全形势的新要求
李雪峰
118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126 |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134 | 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第三辑 全面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践要求
144 | 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服务
顾学明
148 | 以高质量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吕志奎
151 | 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践要求
韩胜利
154 | 加快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许光建
158 |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刘 伟
165 | 加快推进城乡公平共享发展
李再勇
171 |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陈吉宁
179 | 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尹蔚民
186 |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陈宝生
194 | 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张纪南
201 | 建设法治政府
袁曙宏
209 | 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孟祥锋
217 | 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
沈春耀
225 |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穆 虹
【书摘与插画】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辛 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个令人振奋、催人奋进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九大郑重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自觉、镇定从容、豪迈自信的政治远见、战略定力与使命担当,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生产力水平是判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标准。如果生产力水平不够高,没有提升到现代化水平,那就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实际上说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未基本实现;需要上百年时间。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一个新的大台阶,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飞跃,*突出的特征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客观反映,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实现某种跃进,意味着发展阶段向前迈进一步。但当下生产力水平的跃进尚未达到实现现代化的水平,这一时期呈现出的发展阶段性特征,仍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背景下的新特征,并不是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的特征,因而并不能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这主要是从纵向比较来说的。诚然,今日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已进入世界前列,不仅与40年前、30年前相比已有天壤之别,就是与20年前、10年前相比,甚至与5年前相比也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从整个世界发展进程来看,横向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总体上仍然处于中等,依然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水平。
进一步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从根本上说还是源于生产力水平不够高。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不仅体现在落后地区、农村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甚至东部发达地区包括一些大城市依然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例如,高质量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依然是稀缺资源,高等级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刚刚起步、有的尚未起步,有的城市还存在城中村,等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体现在制度建设不够成熟,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与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并不矛盾。新时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时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过程在当前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向世界宣告社会主义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使中国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这更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正确领导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努力奋斗。
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
习近平同志指出,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我们之所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定位,是因为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来自对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在实践中就会吃苦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提醒我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政策要有足够的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任何超越现实、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的倾向都要竭力避免。不仅如此,还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处盛虑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复杂性,我们宁可估计得更充分一点。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说明,社会生产力水平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不适应。对高质量发展阶段要辩证认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毋庸讳言,我们过去的经济发展奇迹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依靠辛苦付出和巨大代价取得的,我国劳动生产率还远低于世界上很多国家。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但由大到强依然任重道远,经济大块头还存在“阿喀琉斯之踵”,主要体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需要我们继续奋起直追。
只有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才能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虽然我国发展已经从“发展起来前”进入“发展起来后”的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发展了,而是要继续把发展作为*要务,只不过这是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是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我们主张的全面发展依然是有重点的发展,经济建设依然是发展的火车头,同时要实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不能有半点含糊,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上必须旗帜鲜明。尤其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全面深化改革,向顽瘴痼疾开刀,对利益藩篱说不,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习近平同志指出,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的新特点。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以新的思想、新的作为、新的精神状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强调不能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并不是要墨守成规、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要抓住时代机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任何落后于实际、无视深刻变化着的客观事实而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观念和做法,都要坚决纠正。
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背景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西方发达国家虽已困难重重但总体实力仍处于优势的背景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来塑造更加公平正义、追求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同样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以中国实践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以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道之所在、义之所当”的伟大实践。伟大实践要用伟大理论来指导、要用伟大思想来引领,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更加坚定地革故鼎新、开拓创新,以新作为迎接新挑战、担当新使命。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但在新时代真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更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有新作为。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发展新路。要真刀真枪推进改革,不仅改革那些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观念做法,而且要对改革过程中做得不对、做得不好的方面进行再改革,对改革中曾经管用但现在已不合时宜的行为模式进行再改革。在这方面,我们不仅要大胆“变”,而且要“大变”“全方位变”。
更加豪迈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从初级阶段推进到高级阶段再发展到更高的共产主义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做出“两步走”战略安排,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又向前迈出关键一步,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与抱负。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人民日报》(2018年5月2日 07版)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