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的宗教》虽以“宗教”为名,实集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与思想等诸层面的问题于一炉而治之,称之为一部“整体史”的著作似亦不为过。但韦伯所描绘的是一幅大不同于我们惯常所见的中国的“历史图像”。
《宗教与世界》所集论文是韦伯为基督新教、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以及古犹太教等研究所写的序言。他分析了近代西方文明“理性化”的现象、神义论与世界诸大宗教担纲者的“心态”、宗教拒世的阶段与方向。换言之,《宗教与世界》实乃理解韦伯之宗教社会学不可或缺的基本读物。
目录
序言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译序
导言 韦伯与《中国的宗教》
第一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一:城市、君侯与神祗
1.货币制度
2.城市与行会
3.诸侯的行政与神的观念:与中东相比较
4.中央君主的卡理斯玛祭司地位
第二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二:封建国家与俸禄国家
1.采邑制的世袭性卡理斯玛性格
2.统一的官僚体制国家之复兴
3.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吏
4.公共的负担:徭役国家与租税国家
5.官吏阶层与赋税征收的配额化
第三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三:行政与农业制度
1.封建制度与财政制度
2.军事制度与王安石的改革尝试
3.国库对农民的保护,及其对农业制度所造成的结果
第四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四: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依存关系之阙如
2.氏族组织
3.村落的自治
4.氏族对经济的羁绊
5.家产制法律结构
第五章 士人阶层
1.中国的人文主义之礼仪的、以行政技术为取向的性格;和平主义的转化
2.孔子
3.考试制度的发展
4.儒家教育在社会学教育类型里的定位
5.士人阶层的身份性格;封建荣誉与学生荣誉
6.君子理想
7.官吏的威望
8.经济政策的见解
9.士人的政敌——苏丹制与宦官
第六章 儒教的生活取向
第七章 正统与异端(道教)
第八章 结论:儒教与清教
附录
译名对照表
索引
宗教与世界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译序
导言 韦伯与《中国的宗教》
第一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一:城市、君侯与神祗
1.货币制度
2.城市与行会
3.诸侯的行政与神的观念:与中东相比较
4.中央君主的卡理斯玛祭司地位
第二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二:封建国家与俸禄国家
1.采邑制的世袭性卡理斯玛性格
2.统一的官僚体制国家之复兴
3.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吏
4.公共的负担:徭役国家与租税国家
5.官吏阶层与赋税征收的配额化
第三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三:行政与农业制度
1.封建制度与财政制度
2.军事制度与王安石的改革尝试
3.国库对农民的保护,及其对农业制度所造成的结果
第四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四: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依存关系之阙如
2.氏族组织
3.村落的自治
4.氏族对经济的羁绊
5.家产制法律结构
第五章 士人阶层
1.中国的人文主义之礼仪的、以行政技术为取向的性格;和平主义的转化
2.孔子
3.考试制度的发展
4.儒家教育在社会学教育类型里的定位
5.士人阶层的身份性格;封建荣誉与学生荣誉
6.君子理想
7.官吏的威望
8.经济政策的见解
9.士人的政敌——苏丹制与宦官
第六章 儒教的生活取向
第七章 正统与异端(道教)
第八章 结论:儒教与清教
附录
译名对照表
索引
宗教与世界
韦伯作品集.V,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