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

副标题:无

作   者:畅广元主编;王尔勃[等]编写

分类号:A851.6

ISBN:978704020533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在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专科起点)教材基础上,综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根据新的教学形势,全面修订而成的高等院校教材。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内容由“绪论”、“专题选讲”、“名篇精解”、“个案选析”和“附录文献”构成。通过“专题选讲”、“名篇精解”和“个案选析”,作者从完整的理论体系着眼,以经典作家的文艺名篇为主体,从教学实际入手,分析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文艺批评观,阐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文艺思想的基本观点。此次修订,对“专题选讲”中的重点章节作了重新梳理及改写,替换并修改了“名篇精解”中的个别篇目及相应的“题解”,对“个案选析”部分也作了调整。“附录文献”是此次修订中新增加的部分,以使教材所论证的理论和“个案分析”获得另一种思路和理论背景,并构成特定的学术比较,以扩大学生的理论视阈,激发其独立思考。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保留了原教材的专题特征,框架新颖、结构严谨、重点突出,有鲜明的实践特征,适用于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的学习,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教材及考研参考书。

目录

目录
绪论
一、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文艺和文艺理论
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功能和意义的重建
三、 列宁、毛泽东对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思想的论述
四、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的论述
五、 经济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六、 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第一编 专题选讲
第一章 马克恩主义的文艺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观的核心命题
二、 列宁、毛泽东文艺观的核心命题
三、 邓小平文艺观的核心命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内容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特殊性的论述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内在特征的论述
三、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价值指向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论述和文艺批评的形态与特点
一、 专论、兼论、散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述与文艺批评的形态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述与文艺批评的特点
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述与文艺批评显现其形态及特点的内在必然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总原则:“美学和史学的观点”
一、 “美学和史学的观点”提出的缘起
二、 “美学和史学的观点”的理论内涵
第三节 “美学和史学的观点”的具体展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批评的主要论点及其论证方式
一、 “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关于精神个性与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二、 希腊艺术“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关于优秀古典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历史意义
三、 从“真实地评述人类关系”到对“有代表性的性格作出卓越的个性刻画”——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四、 “现实主义甚至可以不顾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关于作家的实践、世界观与创作的复杂关系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一、 地缘政治产物
二、 哲学理论特征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的文艺思想
一、 卢卡奇的文艺学说
二、 马尔库塞的文艺学说
三、 阿多诺的文艺学说
四、 阿尔都塞的文艺思想
五、 伊格尔顿的文艺理论
六、 詹姆逊的文艺理论
第三节 正确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特征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片面性
第二编 名篇精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节选)
马克思:致斐·拉萨尔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卢卡奇:一部美学专著的序言(节选)
第三编 个案选析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莎士比亚的评价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视野和对莎士比亚的关注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视野
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莎士比亚的关注
第二节 “莎士比亚化”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 “莎士比亚化”的提出
二、 “莎士比亚化”的内涵
第三节 “席勒式”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 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和席勒的文学创作历程
二、 “席勒式”的提出
三、 “席勒式”的内涵
第四节 《哈姆莱特》的美学与史学的解读
一、 《哈姆莱特》的美学解读
二、 《哈姆莱特》的史学解读
三、 以“美学和史学的观点”解读《哈姆莱特》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章 列宁关于托尔斯泰的评价
第一节 列宁论列夫·托尔斯泰
一、 列夫·托尔斯泰在俄国思想史和文学史的地位
二、 列宁论列夫·托尔斯泰
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批评原则的继承
一、 列宁运用“美学的观点”评价作家作品
二、 列宁运用“史学的观点”评价作家作品
第三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贡献:文化批评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作家创作的文化考察
二、 列宁从文化的角度评价托尔斯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总原则“美学和史学的观点”的发展
“个案选析”结语:马克思主义评论作家基本原则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编 附录文献
A.迈克莱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审美辩护
K.洛维特:马克思基于人的“自我异化”对资产阶级—资本主义世界的解释
英格·艾尔伯:在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和种种马克思主义之间——马克思理论的几种解读方式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