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中国文学史

副标题:无

作   者:乔力主编;曹胜高[等]著

分类号:

ISBN:978756391890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我们无意精细地叙述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只想撷取文学长河中最闪   亮的水花,让读者从中领略中国文学的磅礴壮观。    一部精细的文学史,就像一幅精致的工笔画。本书不想精雕细刻,只   想截取文学长廊中那些耀眼的片段,来给中国文学史一个写意。就像从飞   机上鸟瞰,我们会看到很多巍峨的高山和广袤的草原,对此我们无法停下   来去测量山峰的精确高度,无法仔细游览广袤无垠的草原,我们能够领略   的只是个大概。文学史上的巨人就像这些巍峨的山峰,我们不能仔细回味   ,只能粗略浏览,这也是本书和其他文学史书籍的最大区别。比如在李白   、杜甫那里我们仅仅能停留半个小时,而要彻底领则要花上五年甚至五十   年。    在我们眼中,中国文学史是一个悠久美丽的故事,它由若干个饶有趣   味的话题编织而成,并通过畅朗流利、简洁生动的文笔从容讲述出来,轻   浅而不浅薄,深厚却不晦涩。   

目录

  第一篇 诗歌卷
   品读诗歌,回味历史——诗歌故事引论/3
   第一章 诗歌的孩童时代/6
   一、《诗经》:呱呱坠地的灵性/6
   二、屈原:首位独具个性的诗人/11
   三、乐府:从民间巷陌到文人案头/14
   四、文人诗:从讲故事中学会抒情/18
   第二章 诗歌的少年磨难/24
   一、两晋:成长中的困惑与超越/24
   二、陶渊明:用心灵感悟自然的诗人/27
   三、六朝:突然寻找到成长道路/31
   四、隋代:在兼容并蓄中自立/34
   第三章 诗歌的青年意气/39
   一、初唐:姹紫嫣红的青春气息/39
   二、盛唐:叱咤风云的开阔襟怀/42
   三、李白:谪仙一样的傲岸诗人/46
   四、杜甫:历尽沧桑的人生书写/50
   第四章 诗歌的壮年情怀/56
   一、中唐:学会了通达与权变/56
   二、晚唐五代:在唯美与写实中徘徊/61
   三、北宋:另辟蹊径的发展方向/64
   四、南宋:更新自我的艰难创新/70
   第五章 词曲与诗歌的一段纠葛/76
   一、晚唐:歌舞欢宴中生发的曲子词/76
   二、北宋:文人的豪放和婉约/80
   三、南宋:在多舛的命运中高歌/85
   四、元曲:酒肆里的通俗声音/90
   余话:诗歌的暮年情形/95
  
  第二篇 散文卷
   峰回路转,光景常新——散文故事引论/101
   第一章 遥远时空的思想记录/105
   一、卜辞铭文:龟甲青铜的古老变奏/105
   二、《老子》、《论语》:简约醇厚的永恒经典/109
   三、《庄子》:逍遥奇幻的人生写意/114
   四、《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逻辑论辩的不祧之祖/118
   第二章 夸饰华丽的辞赋家族/122
   一、在铺陈中娓娓道来/122
   二、用文章来修饰政治/124
   三、和谐与典雅的艺术追求/128
   四、浸染诗律的唐代辞赋/132
   第三章 繁花似锦的中古骈文/137
   一、简明扼要说骈俪/137
   二、士族生活的华美书写/141
   三、返璞归真的时代与艺术/147
   四、回光返照式的惊艳结局/149
   第四章 散文与儒道的聚散离合/153
   一、韩愈:用古文阐儒道/154
   二、柳宗元:以古文抒情怀/157
   三、欧阳修:拿散文当艺术/161
   四、苏轼:用散文写人生/165
   第五章 抒写性灵的晚明散文/171
   一、性情童心的灵动表达/172
   二、追慕秀逸的“公安三袁”/175
   三、追求灵气的晚明小品/177
   第六章 古典散文的涅檠之路/185
   一、桐城派:用总结替代创新/186
   二、清代骈文:在复古中寻求出路/190
   三、近代散文:惊雷响处闪新光/195
  
  第三篇 戏曲卷
   博采众家,博大精深——戏曲故事引论/203
   第一章 中国戏曲的诞生过程/206
   一、鱼龙百戏千年相传/206
   二、东海黄公悲壮激烈/208
   三、《踏摇娘》与歌舞戏种种/209
   四、从“优孟衣冠”到参军戏/211
   五、目连救母杂剧真是杂/213
   六、《西厢记》代代演变/215
   第二章 戏曲发展的里程碑/218
   一、杂剧第一大师关汉卿/218
   二、高明:南戏之祖/221
   三、昆曲第一戏与梁辰鱼/223
   四、汤显祖与沈璟为何而争/225
   五、“花雅之争”与徽班进京/228
   第三章 戏曲旨在演唱现实/230
   一、僧祖杰终被处死/230
   二、“衙内”是什么人?/232
   三、万里寻亲说时事/234
   四、从《鸣凤记》开始/236
   五、市民伟男儿的赞歌/238
   第四章 历史剧意味深长/241
   一、急切里倒不了俺汉家节/241
   二、汉元帝在诉说什么/243
   三、有仇不报非男儿/245
   四、狂鼓一曲骂权奸/246
   五、“钗合情缘”叙史鉴/248
   六、桃花扇底说兴亡/250
   第五章 爱情剧绚丽多彩/252
   一、李千金大胆追求幸福/252
   二、倩女真情超越生死/254
   三、玉箫女两世姻缘/256
   四、女贞观里话情爱/258
   五、生生死死杜丽娘/260
   六、风流李渔其剧如其人/262
   第六章 清官断案令人钦敬/265
   一、包拯断案铁面无私/265
   二、张鼎审案一身正气/268
   三、钱大尹明察秋毫/270
   四、王倚然褒奖贤母/271
   五、李圭为民做主/273
   六、况钟辨析十五贯/274
   第七章 英雄侠义救人危难/276
   一、赵盼儿义救姐妹/276
   二、莽李逵大闹梁山泊/278
   三、林冲被逼上梁山/280
   四、武松侠义感天地/282
   五、风尘女侠美名扬/283
   六、义勇双全尉迟恭/285
   第八章 神鬼妖怪本是现实的折射/288
   一、万花丛中马神仙/288
   二、柳毅传书张生煮海/291
   三、男鬼女鬼报冤仇/294
   四、桂花仙子情义深/296
   五、《西游记》浪漫新奇/297
   六、雷峰塔下的蛇仙/299
   第九章 道德伦理的赞颂/302
   一、看陈母如何教子/302
   二、“东堂老”诚信可靠/304
   三、死生交范张鸡黍/306
   四、杨氏贤惠杀狗劝夫/308
   五、《五伦全备记》说五伦/309
   六、“一人永占”讽世情/311
   第十章 民众世俗情趣多/314
   一、《虎头牌》演绎女真风情/314
   二、桃花女婚嫁礼俗多/316
   三、守财奴贾仁/318
   四、东郭齐人与乌有先生/320
   五、佛门子弟原来如此/321
   六、荆钗深情立标杆/323
  
  第四篇 小说卷
   记述历史,反映民生——小说故事引论/327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志人志怪,各领风骚/330
   一、志怪小说:张皇鬼神,称道灵异/330
   二、志人小说:记叙逸事,品评人物/333
   第二章 唐宋传奇:小说奇葩,走向成熟/337
   一、唐宋传奇是什么/337
   二、唐代传奇:寄托盛世的浪漫情怀/338
   三、神怪主题的唐代传奇/339
   四、爱情主题的唐代传奇/341
   五、豪侠主题的唐代传奇/343
   六、宋代传奇:叙古人古事,示垂诫之意/344
   第三章 宋元话本:白话小说,粉黛登场/347
   一、宋元以前的白话小说/347
   二、什么是宋元话本/349
   三、宋元时期的小说话本/350
   四、讲史话本和说经话本/352
   第四章 明代小说:空前繁荣/跻身正统/355
   一、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无法被超越的开山之作/357
   二、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绿林豪杰的忠义悲歌/369
   三、神魔小说:《西游记》,神魔世界的百态万象/384
   四、世情小说:《金瓶梅》,文人独立创作,暴露现实人生/393
   五、明代的拟话本:“三言”和“二拍”/404
   第五章 清代小说:登上巅峰,逐渐衰落/414
   一、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花妖狐魅,多具人情/416
   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腐儒丑态与真儒风雅/424
   三、世情小说:《红楼梦》,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432
   四、四大才学小说:论学说艺,数典谈经/447
   五、侠义公案小说:清官断案,侠客仗义/453
   六、狭邪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的末流/459
   七、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抨击时政,救亡图存/464
   余话:小说是精神的后花园/471
  
  第五篇 史传文学卷
   文学与史学的完美交融——史传文学引论/475
   第一章 《尚书》和《春秋》:文学对历史的原初浸染/478
   一、《尚书》:“佶屈聱牙”的记言始祖/478
   二、《春秋》:“简而有法”的记事先驱/482
   第二章 《左传》、《国语》、《战国策》:情节与人物解绎的文史经典/487
   一、《左传》:以故事耸立起来的丰碑/487
   二、《国语》:以事引言的语言汇编/503
   三、《战国策》:以人带事的洋洋大篇/507
   第三章 《穆天子传》、《晏子春秋》、《吴越春秋》、《越绝书》:想象触入史实/519
   一、《穆天子传》:带有虚构成分的传记作品/519
   二、《晏子春秋》:集逸事、传说、趣闻于一体的典范/523
   三、《吴越春秋》:“尤近小说家言”的古代典籍/528
   四、《越绝书》:“纵横曼衍/博奥伟丽”的辑录/532
   第四章 《史记》:昂首天外的极顶之作/537
   一、司马迁:纪传体的开山鼻祖/537
   二、极具吸引力的叙事史诗/541
   三、匠心独运的人物刻画/544
   四、瑰玮奇肆的语言艺术/548
   五、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551
   第五章 《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由文而史回归的契机/554
   一、《汉书》:中规中矩的样板/554
   二、《三国志》、《后汉书》:走向纯史学的领军者/560
   第六章 史传文学的影响与渗透/570
   一、与散文的脉脉温情/570
   二、对小说、戏剧的孕育滋养/572
   余话:用故事架起通往后世的桥梁/577
  
  参考文献/579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话题中国文学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