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明代海南文化研究》是国内学术界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明代海南文化的学术专著。有明一代,地处南陲的海南在文化诸多领域皆取得极大的发展,逐步脱离了所谓“蛮夷”社会的印迹,“浇薄”的风俗日趋“醇厚”,人才辈出而成为“海滨邹鲁”,产生了丘溶、海瑞和王弘诲等在全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海南是一个多民族、族群聚集之地,汉、黎、回、苗、蛋等通过不懈的努力,在不同程度上为维护中国南海海洋权益做出重要贡献,亦使个性鲜明的民族文化与社会风俗,第一次以全新的景象,呈现于中华民族文化瑰丽的历史画卷之中。海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处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厘清明代海南文化的发展脉络,彰显海南灿烂的古代文化,是提升海南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步骤。《明代海南文化研究》中的明代经营海南的策略,为当前进一步落实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历史启示。本书由张朔人著。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相关界定及研究状况回顾
一 “文化”的相关界定
二 明代海南文化研究的状况回顾
第二节 研究方法、路径及框架结构
一 研究方法和路径
二 框架结构
三 主要创新点、难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自然科学和技术
第一节 自然规律探索
一 纬度位置
二 气象学
三 潮候
第二节 农业及其技术
一 农业申新技术
二 农业发展新方向
第三节 建筑工程技术
一 政府机构的相关建筑
二 民居建筑特色
三 桥梁建筑
第四节 军事技术
一 军事设施建设
二 烽堠设置
三 武器制造
第五节 船舶制造与航海技术
一 战船修造
二 民用船只制造
三 商业造船
四 航海技术
第六节 地理学
一 完整、清晰的海南地图
二 地理空间的新探索
三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新认识及对其管辖权变动
第七节 医药学
一 医学设置及其运行情况
二 瘴气的认知
三 药物学的朴素认知
四 中医中药学的新发展
第二章 人文与社会科学
第一节 政治与行政管理思想
一 治黎思想与实践
二 行政管理思想
第二节 史学繁荣
一 早期海南归属问题之争
二 方志的编纂
三 谱牒学
第三节 文学艺术
一 文学
二 绘画
三 书法
四 音乐与戏曲
第三章 教育与文化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 明以前的教育情况
二 明代教育发展
第二节 人才培养
一 宋元时期的人才
二 明代人才辈出
三 民族地区教育与人才培养新成就
第三节 图书业的发展
一 海南藏书
二 刻书业的发展
第四章 宗教传播及流变
第一节 佛教
一 佛教的早期传播
二 宋元时期的佛教
三 明代佛教的发展
第二节 道教
一 宋元时期道教传播
二 明代道教发展
三 道教的民间化
第三节 伊斯兰教
一 早期伊斯兰教传播
二 明代的新变化
第四节 天主教
一 基督教及其在中国早期传播
二 晚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
三 天主教传入海南
第五章 社会风气与习俗
第一节 方言
一 丰富而又复杂的方言
二 海南语系构成
第二节 汉族风俗
一 节序
二 饮食与服饰
三 婚姻
四 丧葬
五 陋俗与劣习
第三节 黎族社会风俗
一 宋代黎族社会习俗
二 明代黎族社会风俗
第四节 蛋、回、苗民习俗
一 昼民习俗
二 回族社会习俗
三 海南苗族习俗
第六章 名士与中华文化
第一节 丘濬及其学术思想
一 理学的坚守者
二 《大学衍义补》与“治国平天下”蓝图
三 《世史正纲》与其史学思想
四 经济思想
五 典籍整理与收藏理论
第二节 海瑞及其历史贡献
一 理学向心学的转变
二 海瑞经济改革的见解与实践
三 海瑞廉政实践
四 海瑞的宗教观
第三节 王弘诲与天主教
一 对天主教的推介
二 未成为天主教徒的原因
第四节 其他人物的相关贡献
一 钟芳及其哲学思想
二 许子伟及其“朱陆同然”说
三 王佐与其朴素的唯物主义认知
四 唐胄及其民众史观
第七章 文化类型与独特文化现象
第一节 多民族聚集地
一 黎族
二 昼民
三 海南苗族
四 回族
五 汉族及其移民
第二节 独特的文化现象
一 山地文化类型
二 农商文化类型
三 海洋文化类型
第三节 女劳“男逸”现象
一 海南女性角色担当
二 女子劳作背后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互相交融与共同发展
一 族群间的相互交融
二 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
第八章 推动文化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独特地理环境中的文化反映
一 自然环境
二 地理环境下的文化反映
第二节 明代治理政策新变化
一 加强对海南整饬
二 海乱治理及其在文化上的表现
三 黎族治理政策转变及制度构建
第三节 岛内官民共同努力
一 守土官员推进
二 琼籍士人对桑梓发展的贡献
结语
第一节 对明代海南文化的评价
一 文化发展的成就
二 发展中的问题
三 历史地位
第二节 借鉴与启示
一 明代海南文化自信
二 海南文化的研究与保护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本选题的相关界定及研究状况回顾
一 “文化”的相关界定
二 明代海南文化研究的状况回顾
第二节 研究方法、路径及框架结构
一 研究方法和路径
二 框架结构
三 主要创新点、难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自然科学和技术
第一节 自然规律探索
一 纬度位置
二 气象学
三 潮候
第二节 农业及其技术
一 农业申新技术
二 农业发展新方向
第三节 建筑工程技术
一 政府机构的相关建筑
二 民居建筑特色
三 桥梁建筑
第四节 军事技术
一 军事设施建设
二 烽堠设置
三 武器制造
第五节 船舶制造与航海技术
一 战船修造
二 民用船只制造
三 商业造船
四 航海技术
第六节 地理学
一 完整、清晰的海南地图
二 地理空间的新探索
三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新认识及对其管辖权变动
第七节 医药学
一 医学设置及其运行情况
二 瘴气的认知
三 药物学的朴素认知
四 中医中药学的新发展
第二章 人文与社会科学
第一节 政治与行政管理思想
一 治黎思想与实践
二 行政管理思想
第二节 史学繁荣
一 早期海南归属问题之争
二 方志的编纂
三 谱牒学
第三节 文学艺术
一 文学
二 绘画
三 书法
四 音乐与戏曲
第三章 教育与文化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 明以前的教育情况
二 明代教育发展
第二节 人才培养
一 宋元时期的人才
二 明代人才辈出
三 民族地区教育与人才培养新成就
第三节 图书业的发展
一 海南藏书
二 刻书业的发展
第四章 宗教传播及流变
第一节 佛教
一 佛教的早期传播
二 宋元时期的佛教
三 明代佛教的发展
第二节 道教
一 宋元时期道教传播
二 明代道教发展
三 道教的民间化
第三节 伊斯兰教
一 早期伊斯兰教传播
二 明代的新变化
第四节 天主教
一 基督教及其在中国早期传播
二 晚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
三 天主教传入海南
第五章 社会风气与习俗
第一节 方言
一 丰富而又复杂的方言
二 海南语系构成
第二节 汉族风俗
一 节序
二 饮食与服饰
三 婚姻
四 丧葬
五 陋俗与劣习
第三节 黎族社会风俗
一 宋代黎族社会习俗
二 明代黎族社会风俗
第四节 蛋、回、苗民习俗
一 昼民习俗
二 回族社会习俗
三 海南苗族习俗
第六章 名士与中华文化
第一节 丘濬及其学术思想
一 理学的坚守者
二 《大学衍义补》与“治国平天下”蓝图
三 《世史正纲》与其史学思想
四 经济思想
五 典籍整理与收藏理论
第二节 海瑞及其历史贡献
一 理学向心学的转变
二 海瑞经济改革的见解与实践
三 海瑞廉政实践
四 海瑞的宗教观
第三节 王弘诲与天主教
一 对天主教的推介
二 未成为天主教徒的原因
第四节 其他人物的相关贡献
一 钟芳及其哲学思想
二 许子伟及其“朱陆同然”说
三 王佐与其朴素的唯物主义认知
四 唐胄及其民众史观
第七章 文化类型与独特文化现象
第一节 多民族聚集地
一 黎族
二 昼民
三 海南苗族
四 回族
五 汉族及其移民
第二节 独特的文化现象
一 山地文化类型
二 农商文化类型
三 海洋文化类型
第三节 女劳“男逸”现象
一 海南女性角色担当
二 女子劳作背后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互相交融与共同发展
一 族群间的相互交融
二 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
第八章 推动文化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独特地理环境中的文化反映
一 自然环境
二 地理环境下的文化反映
第二节 明代治理政策新变化
一 加强对海南整饬
二 海乱治理及其在文化上的表现
三 黎族治理政策转变及制度构建
第三节 岛内官民共同努力
一 守土官员推进
二 琼籍士人对桑梓发展的贡献
结语
第一节 对明代海南文化的评价
一 文化发展的成就
二 发展中的问题
三 历史地位
第二节 借鉴与启示
一 明代海南文化自信
二 海南文化的研究与保护
参考文献
后记
明代海南文化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