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six-point plan for raising happy, healthy children

副标题:无

作   者:(美)约翰·罗斯蒙德(John Rosemond)著;庞绪军译

分类号:

ISBN:978780251514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近来,似乎为人父母之道变化越多,就越能继续变化。如今的家长都在   试图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而我们的祖先却不这样,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小   孩子首先需要具备领导能力,亲子关系不可能变“坏”,如果把精力过多地   放在如何与孩子维持“良好”关系上面,就不能培养孩子合适的领导力。要   耐心等待。    今天的妈妈总是围着孩子转,使出浑身解数让孩子开心。而在过去,妈   妈却是孩子关注的焦点,还教孩子如何自食其力。今天的妈妈尽可能多地为   孩子做点事情。而在过去,妈妈有意识地少为孩子做事,此外,还坚持让孩   子为妈妈和家庭分担家务。今天的妈妈是孩子的奴隶,孩子对其依赖性很强   ,而且依赖的时间逐渐变长。而在过去,妈妈可是当家的,经常分配各种家   务活儿。今天的妈妈总为孩子忙个不停,以为只有服务周到的妈妈才算好妈   妈。而在过去,孩子长到3岁的时候,妈妈总让孩子帮她们干活,一位好妈   妈要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    再谈谈今天的父亲们。在今天的美国,理想的父亲必须是孩子最好的朋   友。而在过去,父亲在家里说了算,也是孩子的导师。他教孩子变魔术、骑   自行车、使用铁锤、训狗,等等。他知道,父亲的身份在先,而后才能成为   朋友;孩子一旦解放、独立,如果做父亲的还是一味等待孩子的决定,那么   父亲就不再是孩子的好朋友了。    在过去,夫妇彼此相爱,结为连理。他们本能地认为夫妻关系要比任何   一方与孩子的关系更为紧密。而在如今典型的美国家庭里,亲子关系远比夫   妇关系紧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婚姻在最后一个孩子离开家庭后开始瓦解。    在过去,家长按照常识和传统去养育孩子,这也是他们没有抱怨养育孩   子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的原因。而今天的家长,常识早被心理学理论或术   语代替,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家长告诉我养一个孩子让他们身心俱疲的主要   原因。    在过去,家长很关注教育方式,而不是溺爱孩子。如今的家长往往太把   孩子和如何养育孩子当回事儿。头一种态度是保证亲子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   。而后一种态度则把问题严重化了,失去了养育孩子的乐趣,从而给家长平   添了很多包袱。    为什么今天的父母要比40多年前的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在校成绩要   求更为苛求?原因很简单,真的。因为你不能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对待   养育子女的问题,还想得到相同的结果。    你决不会在本书中看到心理学理论方面的术语。这不是一本探讨儿童心   理学的书籍。“自尊”将在第1堂课的第3段提到,顺便提一下,附录里也讲   到。这是一本探讨如何培养孩子坚强性格的书,孩子生活的这个世界需要孩   子有颗坚强的心。这就需要家长同样坚强、有毅力,要让孩子今后向你们看   齐。    有位父亲曾告诉我,他不愿意让孩子照着某个模式生括、成长,因为他   不喜欢那样做。我告诉他,要成为一个好家长,有时需要做不喜欢的事情。   当个好家长,不是说根据你的好恶来培养孩子,而是看能否满足孩子真正想   要的,无论家长喜不喜欢。    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家长重新振作起来,搞清楚轻重缓急,从   而摆脱那些晦涩难懂的所谓的教育理论。另一个目的是让人们重新拾起常识   性的观念,发现教育孩子的乐趣,这曾经是当家长最重要的责任,而且也是   最令人欣慰、最见成效的责任。    先提个醒:我试图让时间回到过去。正如保罗·麦卡特尼说的那样,“   我相信昨天”。毫无疑问,我绝对相信50年前的父母要比今天的父母当得好   ,所以那时的孩子也比今天的孩子更优秀。同时,我也相信,今天的父母完   全有可能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养育孩子。    每当我这样说时,总会有人反驳说:“时代不同了!”的确,时代是变   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孩子基本原则的改变。虽然,今天的世界与1787年   (《美国宪法》诞生)的世界有着天壤之别,但200多年前宪法的原则在今天   仍旧适用。同样,50年前的为人父母之道在今天也是适用的。    问题是,今天的很多父母欣然接受了许多新的原则。心理学家和其他所   谓的“专家”把这些新原则强加在我们固有的传统之上,长达50年之久,这   足以看出这些新原则没什么作用。50年前,家长们都继承这祖祖辈辈传下来   的育子之道,孩子们独立完成家庭作业。而今天,妈妈通常坐在孩子旁边,   看孩子做作业,结果当妈妈的却替孩子做了起来;50年前,孩子很少顶嘴,   如今的孩子一天能顶好几次嘴;50年前,家长不在身边时,孩子们非常淘气   ,而如今的孩子无论家长在不在场,都调皮捣蛋,没有片刻安生。    不管你相信与否,在如今的家庭里,仍可以教出好孩子:可以独立完成   功课,偶尔顶嘴;会淘气,但仅仅是天性使然。    我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让您也能教出这样的好孩子。   

目录

  致谢
  简介
  第1堂课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第2堂课 家长要学会恩威并施
  第3堂课 责任的根源
  第4堂课 挫折的果实
  第5堂课 正确选择玩具和游戏
  第6堂课 电视、电脑和电子游戏的危害
  要点
  附录约翰·罗斯蒙德式《孩子的人权法案》
  关于约翰·罗斯蒙德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New six-point plan for raising happy, healthy children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