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

副标题:无

作   者:郜元宝著

分类号:

ISBN:978753209471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文学边缘化是中国当代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但它的意义并没有得到全面而清晰的阐发.本书以八次学术讲演构成,企图从文学问题出发,涉及现当代中国文化和知识分子的诸多普通性问题,触及的问题较多,但始终围绕文学观念这个中心。    郜元宝是当代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内最为出色的学者之一,本书是他继广有影响的《鲁迅六讲》之后精心撰就的关于文学出路的“八讲”。   郜元宝,男,1966年3月24日生于安徽铜陵,复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涉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代汉语观念研究、鲁迅研究、海德格尔研究等领域,著作中《拯救大地》(1994)、《说话的精神》(2004)为文学评论集,《鲁迅六讲》(2002)为系列论文,《在语言的地图上》(1998)、《另一种权力》(2002)、《午后两点的闲谈》(2002)、《现在的工作》(2004)、《思想即依靠》(2004)、《惘然集》(2004)为论文和随笔的杂集。2002年获“冯牧文学奖”,2003年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学性智慧和非文学性智慧的分裂如何从内部制约着文学的发展?现代中国的文学和学术究竟处于怎样一种关系状态,二者扮演的文化角色有什么不同?当代文学在90年代的整体失败为什么竟然会导致某种学术的“繁荣”?我们的文学教育长期以来如何巧妙地以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权威化设计抽空了文学读者的具体阅读经验?应如何反抗这种对文学阅读的非文学规训?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没有一种资源可以发掘出来,帮助我们重新争取一种文学的自觉——至少帮助我们重新确立文学者的基本立场?……   

目录

自序 等待新的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智慧偏至论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另一种分裂

“扶东?刮鳌奔甘毙荩?

——近年学界思想变迁及其与文学衰落之关系

为热带人语冰

——我们时代的文学阅读与文学教养

“科学”、“神思”、“本根”及其他

中国小说还能走多远?

散文的心

离开诗

——关于诗篇、诗人、传统和语言

二马之喻和冰之喻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之分途

文学家的基本态度

——从竹内好的鲁迅论谈起

从舍身到身受

——有关鲁迅著作中的身体语言

“价值”的大小与“白心”的有无

——也谈现代文学研究新空间的开创

.徘徊的博尔赫斯与高尔基之间

——浅析“文学必须介入现实”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