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食品安全状况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近年
来,食品中的掺假、掺伪事件屡有发生,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国家加大
了对食品掺伪行为的打击力度。本书正是结合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
油、肉、蛋、奶、茶、酒、调味品、干菜九个方面食品的掺伪现状,对掺伪
食品的具体鉴别技术和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食品掺伪鉴别检验的
理化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以及目前较为先进的快速分析方法作了较为
全面的介绍,以使读者对掺伪食品的鉴别检验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书可供食品检验、监督、管理机构人员,食品企业技术人员阅读使用
;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食品安全的意义1
111食品数量安全3
112食品质量安全3
113食品营养结构改善4
114食品资源安全4
12食品与食品安全的范畴4
121食品定义4
122国外有关食品的定义5
123食品安全定义5
124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6
125价值和意义7
126食品安全保障体系7
13食品问题产生的原因8
131食源性疾病8
132食品掺假9
133基本防范措施11
第2章粮食制品的掺伪检验■■12
21概述12
211国际粮食状况12
212我国粮食状况12
213我国粮食掺伪问题12
22粮食的概念与范畴13
221粮食制品概念13
222粮食与食品的产业范围15
223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评价体系15
224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战略目标15
23粮食制品的质量评价及掺伪方式16
231粮食制品的质量要求16
232粮食制品主要掺伪方式16
24粮食制品的掺伪检验技术及评价18
241粮食的感官评价技术18
242粮食质量感官鉴别常用术语20
243陈化粮的检验技术与评价20
244粮食中掺滑石粉、石膏粉的灰分检验技术25
245粮食中掺硼砂的检验技术27
246粮食中加增白剂的检验技术及评价28
247粮食制品掺伪检验技术34
第3章食用油脂掺伪检验■■36
31概述36
311油脂生产概况36
312食用油脂概念36
313食用油脂的营养与安全37
314食用油脂分类与特点38
32食用油脂及其掺伪现象40
321食用油脂的组成及性质40
322油脂加工工艺40
323食用油脂掺伪现象46
33油脂掺伪检验技术及评价48
331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方法 48
332食用油掺入廉价油检验技术50
333芝麻油掺伪鉴别方法51
334食用油脂中掺入非食用油的检验技术52
335回收油脂掺伪的检验技术56
参考文献65
第4章乳及乳制品掺伪检验■■67
41概述67
42乳的概念及组成68
421乳的概念68
422原料乳的主要成分69
423正常乳与异常乳69
424异常乳的产生原因和性质70
425原料乳的标准要求72
43乳的质量评价及掺伪方式73
431原料乳的质量要求73
432牛乳质量安全评价指标74
433“有抗奶”的质量评价75
434掺伪方式76
44乳及乳制品的掺伪检验技术及评价76
441牛乳中掺水检验技术及评价76
442异常乳、陈旧乳酸度测定技术及评价82
443乳中脂肪测定技术及评价84
444牛乳中掺胶体溶液的检验技术及评价86
445牛奶中掺牛尿、尿素、化肥的检验技术及评价87
446牛奶中掺碱的检验技术及评价88
447牛乳中掺食盐的检验技术及评价89
448牛奶中掺芒硝的检验技术及评价90
449牛奶中掺洗衣粉的检验技术及评价91
4410牛乳掺中和剂的检验技术及评价92
4411牛乳中残留抗生素的检验技术及评价93
4412牛乳掺防腐剂的检验技术及评价95
4413奶粉的掺假检验97
4414冰淇淋、雪糕的检验鉴别99
参考文献100
第5章肉类及其制品掺伪检验■■102
51概述102
511中国肉类市场的总体情况102
512肉类及其制品的概念及营养价值103
513肉类及其制品的掺伪方式106
52肉类及其制品的掺伪检验技术与评价107
521生鲜肉类的感官检验107
522肉类制品的感官评价技术110
523肉中亚硝酸盐的比色法检验技术111
524牛肉中掺马肉的检验技术112
525肉加盐的硝酸盐滴定法检验技术113
526肉制品掺色素的检验技术114
527广式腊肠中掺淀粉的检验技术116
528肉品新鲜度的检验技术119
参考文献121
第6章茶叶及其制品的掺伪检验■■123
61概述123
611国内外茶叶产销情况123
612茶叶及茶饮料的分类123
62茶叶及其制品的掺伪124
621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化学组成与功能125
622茶叶的掺伪方式125
623茶饮料的掺伪方式126
624现行茶叶质量检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27
63掺伪茶叶及其制品的检验技术及评价129
631茶叶及其制品的感官检验方法129
632茶叶及其制品的理化检验技术133
633掺伪茶的仪器分析检验技术135
参考文献146
第7章蜂产品的掺伪检验■■148
71概述148
711我国蜂产品的概况148
712蜂产品的掺伪问题148
72蜂产品的概念与组成148
721蜂产品的概念148
722蜂产品的组成148
73蜂产品的质量评价及掺伪方式150
731蜂产品的质量要求150
732蜂产品的主要掺伪方式150
74蜂产品的掺伪检验技术及评价153
741蜂产品的感官技术评价153
742蜂产品掺伪检验技术评价155
参考文献169
第8章食用菌及干菜掺伪检验■■171
81概述171
811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171
812我国干菜状况171
813我国食用菌和干菜干果的掺伪问题171
82食用菌概念与种类172
821食用菌概念172
822食用菌的营养成分173
823食用菌生产174
83干菜、干果概念与营养成分174
84食用菌及干菜、干果的安全状况及质量评价176
841食用菌的安全状况及质量评价176
842干菜的安全状况及质量评价177
85食用菌及干菜类的掺伪方式179
851食用菌类掺伪179
852干菜、干果掺伪180
86食用菌及干菜、干果的掺伪检验技术与评价181
861食用菌及干菜、干果的感官检验181
862食用菌及干菜、干果的理化检验技术与评价182
参考文献200
第9章调味品的掺伪检验■■201
91概况201
911调味品的范畴201
912国内外调味品状况201
913调味品消费市场发展趋势202
914我国调味品市场掺伪问题202
92调味品的质量评价及掺伪方式203
921调味品的质量评价203
922调味品的主要掺伪方式204
93调味品的掺伪检验技术及评价205
931调味品的感官技术评价205
932掺伪调味品的理化检验技术及评价208
参考文献222
第10章酒类掺伪检测■■223
10.1白酒掺伪检测223
10.11白酒市场总体情况、 资源与产量223
10.12防伪的必要性223
10.13白酒的分类223
10.2白酒的成分及掺伪224
10.21白酒的组成224
10.22白酒的生产工艺225
10.23掺伪的方式225
10.3白酒掺伪检验技术228
10.31蒸馏酒、 配制酒的卫生标准 (GB 2757—81)228
10.32白酒的感官检验228
10.33白酒的理化检验229
10.34白酒的仪器检验234
10.4啤酒掺伪检测243
10.41啤酒市场总体情况、资源、产量243
10.42啤酒的分类244
10.43啤酒的成分及生产工艺245
10.44掺伪的方式、危害及部分安全性评价247
10.45发酵酒的卫生标准 (GB 2758—81)249
10.46感官检验方法及技术特征249
10.47理化检测方法250
10.48快速检验方法262
10.5葡萄酒掺伪 (假冒伪劣) 检测264
10.51概述264
10.52葡萄酒的成分、生产工艺及掺伪方式266
10.53葡萄酒掺伪感官检验方法272
10.54理化检验方法273
10.55快速检测方法292
参考文献292
11食品安全的意义1
111食品数量安全3
112食品质量安全3
113食品营养结构改善4
114食品资源安全4
12食品与食品安全的范畴4
121食品定义4
122国外有关食品的定义5
123食品安全定义5
124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6
125价值和意义7
126食品安全保障体系7
13食品问题产生的原因8
131食源性疾病8
132食品掺假9
133基本防范措施11
第2章粮食制品的掺伪检验■■12
21概述12
211国际粮食状况12
212我国粮食状况12
213我国粮食掺伪问题12
22粮食的概念与范畴13
221粮食制品概念13
222粮食与食品的产业范围15
223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评价体系15
224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战略目标15
23粮食制品的质量评价及掺伪方式16
231粮食制品的质量要求16
232粮食制品主要掺伪方式16
24粮食制品的掺伪检验技术及评价18
241粮食的感官评价技术18
242粮食质量感官鉴别常用术语20
243陈化粮的检验技术与评价20
244粮食中掺滑石粉、石膏粉的灰分检验技术25
245粮食中掺硼砂的检验技术27
246粮食中加增白剂的检验技术及评价28
247粮食制品掺伪检验技术34
第3章食用油脂掺伪检验■■36
31概述36
311油脂生产概况36
312食用油脂概念36
313食用油脂的营养与安全37
314食用油脂分类与特点38
32食用油脂及其掺伪现象40
321食用油脂的组成及性质40
322油脂加工工艺40
323食用油脂掺伪现象46
33油脂掺伪检验技术及评价48
331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方法 48
332食用油掺入廉价油检验技术50
333芝麻油掺伪鉴别方法51
334食用油脂中掺入非食用油的检验技术52
335回收油脂掺伪的检验技术56
参考文献65
第4章乳及乳制品掺伪检验■■67
41概述67
42乳的概念及组成68
421乳的概念68
422原料乳的主要成分69
423正常乳与异常乳69
424异常乳的产生原因和性质70
425原料乳的标准要求72
43乳的质量评价及掺伪方式73
431原料乳的质量要求73
432牛乳质量安全评价指标74
433“有抗奶”的质量评价75
434掺伪方式76
44乳及乳制品的掺伪检验技术及评价76
441牛乳中掺水检验技术及评价76
442异常乳、陈旧乳酸度测定技术及评价82
443乳中脂肪测定技术及评价84
444牛乳中掺胶体溶液的检验技术及评价86
445牛奶中掺牛尿、尿素、化肥的检验技术及评价87
446牛奶中掺碱的检验技术及评价88
447牛乳中掺食盐的检验技术及评价89
448牛奶中掺芒硝的检验技术及评价90
449牛奶中掺洗衣粉的检验技术及评价91
4410牛乳掺中和剂的检验技术及评价92
4411牛乳中残留抗生素的检验技术及评价93
4412牛乳掺防腐剂的检验技术及评价95
4413奶粉的掺假检验97
4414冰淇淋、雪糕的检验鉴别99
参考文献100
第5章肉类及其制品掺伪检验■■102
51概述102
511中国肉类市场的总体情况102
512肉类及其制品的概念及营养价值103
513肉类及其制品的掺伪方式106
52肉类及其制品的掺伪检验技术与评价107
521生鲜肉类的感官检验107
522肉类制品的感官评价技术110
523肉中亚硝酸盐的比色法检验技术111
524牛肉中掺马肉的检验技术112
525肉加盐的硝酸盐滴定法检验技术113
526肉制品掺色素的检验技术114
527广式腊肠中掺淀粉的检验技术116
528肉品新鲜度的检验技术119
参考文献121
第6章茶叶及其制品的掺伪检验■■123
61概述123
611国内外茶叶产销情况123
612茶叶及茶饮料的分类123
62茶叶及其制品的掺伪124
621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化学组成与功能125
622茶叶的掺伪方式125
623茶饮料的掺伪方式126
624现行茶叶质量检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27
63掺伪茶叶及其制品的检验技术及评价129
631茶叶及其制品的感官检验方法129
632茶叶及其制品的理化检验技术133
633掺伪茶的仪器分析检验技术135
参考文献146
第7章蜂产品的掺伪检验■■148
71概述148
711我国蜂产品的概况148
712蜂产品的掺伪问题148
72蜂产品的概念与组成148
721蜂产品的概念148
722蜂产品的组成148
73蜂产品的质量评价及掺伪方式150
731蜂产品的质量要求150
732蜂产品的主要掺伪方式150
74蜂产品的掺伪检验技术及评价153
741蜂产品的感官技术评价153
742蜂产品掺伪检验技术评价155
参考文献169
第8章食用菌及干菜掺伪检验■■171
81概述171
811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171
812我国干菜状况171
813我国食用菌和干菜干果的掺伪问题171
82食用菌概念与种类172
821食用菌概念172
822食用菌的营养成分173
823食用菌生产174
83干菜、干果概念与营养成分174
84食用菌及干菜、干果的安全状况及质量评价176
841食用菌的安全状况及质量评价176
842干菜的安全状况及质量评价177
85食用菌及干菜类的掺伪方式179
851食用菌类掺伪179
852干菜、干果掺伪180
86食用菌及干菜、干果的掺伪检验技术与评价181
861食用菌及干菜、干果的感官检验181
862食用菌及干菜、干果的理化检验技术与评价182
参考文献200
第9章调味品的掺伪检验■■201
91概况201
911调味品的范畴201
912国内外调味品状况201
913调味品消费市场发展趋势202
914我国调味品市场掺伪问题202
92调味品的质量评价及掺伪方式203
921调味品的质量评价203
922调味品的主要掺伪方式204
93调味品的掺伪检验技术及评价205
931调味品的感官技术评价205
932掺伪调味品的理化检验技术及评价208
参考文献222
第10章酒类掺伪检测■■223
10.1白酒掺伪检测223
10.11白酒市场总体情况、 资源与产量223
10.12防伪的必要性223
10.13白酒的分类223
10.2白酒的成分及掺伪224
10.21白酒的组成224
10.22白酒的生产工艺225
10.23掺伪的方式225
10.3白酒掺伪检验技术228
10.31蒸馏酒、 配制酒的卫生标准 (GB 2757—81)228
10.32白酒的感官检验228
10.33白酒的理化检验229
10.34白酒的仪器检验234
10.4啤酒掺伪检测243
10.41啤酒市场总体情况、资源、产量243
10.42啤酒的分类244
10.43啤酒的成分及生产工艺245
10.44掺伪的方式、危害及部分安全性评价247
10.45发酵酒的卫生标准 (GB 2758—81)249
10.46感官检验方法及技术特征249
10.47理化检测方法250
10.48快速检验方法262
10.5葡萄酒掺伪 (假冒伪劣) 检测264
10.51概述264
10.52葡萄酒的成分、生产工艺及掺伪方式266
10.53葡萄酒掺伪感官检验方法272
10.54理化检验方法273
10.55快速检测方法292
参考文献292
Inspection of food adulteration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