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以质朴的文笔,翔实的史料,生动记述了徐海东12岁当窑工,后来又弃工从戎,参加著名的北伐战争、黄麻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抱病赴抗日前线……从一名窑工成长为共和国大将的传奇经历,展现了徐海东别具一格的戎马生涯和栩栩如生的真实形象。
毛泽东同志曾称赞徐海东大将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一生经历过百余次战斗,9次负伤.身留17处伤痕,享有“徐老虎”的盛名。作者以质朴的文笔,翔实的史料,生动记述了徐海东1 2岁当窑工,后来又弃工从戎,参加著名的北伐战争、黄麻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抱病赴抗日前线……从一名窑工成长为共和国大将的传奇经历,展现了徐海东别具一格的戎马生涯和栩栩如生的真实形象。
目录
第一章 引子:邓小平主持平反昭雪大会,重提毛泽东的话: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1]
第二章 他不是出自名门贵族。“臭豆腐”、“泥巴人”,是真实的童年人生 [9]
第三章 他走出大山想去“发一发”。找到的却是一条艰险、曲折不发财的路 [25]
第四章 一把短枪十三个兵。不战即溃,兵怎么带?他说不出道不明 [46]
第五章 黄陂出了个“臭豆腐”。穷人说“香”,富人骂“臭”。官兵围攻 [62]
第六章 在总指挥徐向前的心目中,徐海东不是“粗人”,是智勇双全的将才 [76]
第七章 陈赓师长的部下,多了个革命的‘‘老虎”。徐海东“命大”不死 [87]
第八章 血雨腥风,危难当头。徐海东在生与死的苦战后,沉睡了三天两夜 [99]
第九章 冤死不如战死。省委沈书记决断说:“谁都不准说他是反革命!” [111]
第十章 病中转移掉队。收拾残兵重建新军。“青山大学”出奇兵 [134]
第十一章 洒泪祭天台,缅怀沈泽民。临危受命,出任军长连战皆捷 [148]
第十二章 万里长征,军长主动让贤。行军打仗依然身先士卒 [164]
第十三章 一颗子弹从眼底穿入,昏迷四天四夜。死神做媒,与小护士结下深情 [178]
第十四章 转战陕南播火种。“先疲后打’’创奇迹。全力接应中央红军 [188]
第十五章 泾川河畔,吴焕先牺牲。徐海东挥泪担起双重重担,率部走向陕北 [199]
第十六章 与刘志丹笑会永坪镇。 “围点打援”战老山。航船刚起又遇暗礁 [210]
第十七章 军团部送来密信。徐海东心急只嫌马儿慢,快马加鞭去见毛泽东 [223]
第十八章 万里长征结束,党和红军尚未摆脱困境。毛泽东派人借款,他慷慨相助 [231]
第十九章 直罗镇战役的主将之一。东渡黄河、西征陕甘,徐海东一路领兵 [240]
第二十章西 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要求红军出征,徐海东出任南路红军总指挥 [258]
第二十一章 徐海东率部参加平型关大战。前线记者笔下的“奇人” [268]
第二十二章 在马列学院当学生,却做了次“先生”。毛泽东说他是“半个中国人” [281]
第二十三章 身在宝塔山下,心系抗日战场。随刘少奇去华中,做“秘书的秘书” [293]
第二十四章 抱病整顿四支队。周家岗战斗胜利后,徐海东却昏倒在庆祝会上 [302]
第二十五章 病中念敌情,陈毅关注。毛泽东电示:“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314]
第二十六章 面对死神,担架上“打游击”五年。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324]
第二十七章 从山东到大连,徐海东的生命出现了奇迹。毛泽东特信祝贺: “病有起色,甚慰。” [335]
第二十八章 居安思危。徐海东评定为大将军衔他讲“太高”。周恩来说:“不高,也不低,恰当。” [351]
第二十九章 移居北京观音寺一号。心系大别山红军故乡。“粗人”办起文化人的事 [367]
第三十章 “文化大革命”,大将军成了林彪眼中钉。“一号命令”被驱出北京 [381]
后记 [399]
第二章 他不是出自名门贵族。“臭豆腐”、“泥巴人”,是真实的童年人生 [9]
第三章 他走出大山想去“发一发”。找到的却是一条艰险、曲折不发财的路 [25]
第四章 一把短枪十三个兵。不战即溃,兵怎么带?他说不出道不明 [46]
第五章 黄陂出了个“臭豆腐”。穷人说“香”,富人骂“臭”。官兵围攻 [62]
第六章 在总指挥徐向前的心目中,徐海东不是“粗人”,是智勇双全的将才 [76]
第七章 陈赓师长的部下,多了个革命的‘‘老虎”。徐海东“命大”不死 [87]
第八章 血雨腥风,危难当头。徐海东在生与死的苦战后,沉睡了三天两夜 [99]
第九章 冤死不如战死。省委沈书记决断说:“谁都不准说他是反革命!” [111]
第十章 病中转移掉队。收拾残兵重建新军。“青山大学”出奇兵 [134]
第十一章 洒泪祭天台,缅怀沈泽民。临危受命,出任军长连战皆捷 [148]
第十二章 万里长征,军长主动让贤。行军打仗依然身先士卒 [164]
第十三章 一颗子弹从眼底穿入,昏迷四天四夜。死神做媒,与小护士结下深情 [178]
第十四章 转战陕南播火种。“先疲后打’’创奇迹。全力接应中央红军 [188]
第十五章 泾川河畔,吴焕先牺牲。徐海东挥泪担起双重重担,率部走向陕北 [199]
第十六章 与刘志丹笑会永坪镇。 “围点打援”战老山。航船刚起又遇暗礁 [210]
第十七章 军团部送来密信。徐海东心急只嫌马儿慢,快马加鞭去见毛泽东 [223]
第十八章 万里长征结束,党和红军尚未摆脱困境。毛泽东派人借款,他慷慨相助 [231]
第十九章 直罗镇战役的主将之一。东渡黄河、西征陕甘,徐海东一路领兵 [240]
第二十章西 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要求红军出征,徐海东出任南路红军总指挥 [258]
第二十一章 徐海东率部参加平型关大战。前线记者笔下的“奇人” [268]
第二十二章 在马列学院当学生,却做了次“先生”。毛泽东说他是“半个中国人” [281]
第二十三章 身在宝塔山下,心系抗日战场。随刘少奇去华中,做“秘书的秘书” [293]
第二十四章 抱病整顿四支队。周家岗战斗胜利后,徐海东却昏倒在庆祝会上 [302]
第二十五章 病中念敌情,陈毅关注。毛泽东电示:“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314]
第二十六章 面对死神,担架上“打游击”五年。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324]
第二十七章 从山东到大连,徐海东的生命出现了奇迹。毛泽东特信祝贺: “病有起色,甚慰。” [335]
第二十八章 居安思危。徐海东评定为大将军衔他讲“太高”。周恩来说:“不高,也不低,恰当。” [351]
第二十九章 移居北京观音寺一号。心系大别山红军故乡。“粗人”办起文化人的事 [367]
第三十章 “文化大革命”,大将军成了林彪眼中钉。“一号命令”被驱出北京 [381]
后记 [399]
徐海东大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