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资源能源战略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RECE)主持编写

副标题:无

作   者:郭强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221561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2007中国减灾报告》主要内容:2007年2月,青海省全省降雨偏少,海东、西宁、黄南等地降雨量与历年同期值相比偏少8成,出现旱情。全省共有海东地区的民和、平安、互助、乐都、循化、化隆县,西宁市的湟中、湟源、大通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贵德、兴海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尖扎、同仁县,海北州的门源、祁连县,海西州的都兰、乌兰县和格尔木市等19个县(市)遭受旱灾,受灾人口92万人,受灾面积13.2万公顷,其中草原受旱面积5.8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预计达2.86亿元。      

目录

  第一章 2007年灾情
   一、旱灾
   (一)华北平原旱灾
   (二)黄土高原旱灾
   (三)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内蒙古、湘赣旱灾
   (四)广东与海南南部、云南及四川南部
   二、洪涝灾
   (一)辽东半岛一山东半岛一东南沿海地区
   (二)东南沿海一带
   (三)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武陵山一带
   (四)天山一阴山一带
   (五)昆仑山一秦岭一带
   (六)南岭地带
   三、风雹灾
   (一)青藏高原一带
   (二)大兴安岭一阴山一太行山一带
   (三)天山一长白山一祁连山一云贵高原一带
   (四)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东南沿海一带
   四、地震
   (一)西南和西北地区
   (二)两广和台湾地区
  五、低温冷冻
   (一)南方地区
   (二)西北部和中东部地区
   六、雪灾
   (一)东北和西北地区
   (二)太行山以东一大别山和四川盆地
   七、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一)滇、川、黔、鄂、陕、重庆
   (二)山西、甘肃、广西、新疆、安徽、青海、西藏
   八、雷电灾害
   (一)重庆
   (二)河北
   (三)安徽
   (四)四川
   九、病虫害
   (一)山东
   (二)贵州
   (三)陕西
   (四)黑龙江
  第二章 减灾工作进展
   一、减灾工作部署
   (一)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二)落实五项措施
   二、减灾工作实践
   (一)全国灾情特点
   (二)防灾备灾——以防汛抗旱为例
   (三)抗灾救灾——以防汛抗旱为例
   (四)基本经验
   三、减灾工作成绩
  
   (一)减灾救灾工作进展顺利,综合减灾能力显著提高
   (二)减灾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明显
   四、薄弱环节
   五、减灾工作建议
   (一)工作目标
   (二)减灾措施
  第三章 减灾能力建设
   一、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一)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网络不断优化
   (二)灾害监测预警手段的高科技化与数字化
   (三)气象部门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四)手机等现代通信载体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灾害应急救助报告
   (一)应急响应
   (二)紧急救援
   (三)灾后重建
   三、减灾法律、法规建设及综合减灾规划
   (一)国家综合减灾规划及法律法规
   (二)地方减灾法律法规和综合规划建设
   四、减灾教育宣传
   (一)减灾培训和教育
   (二)强调减灾意识的普及
   (三)各地丰富多彩的减灾教育活动
   五、减灾交流与国际合作
   (一)国际减灾交流与合作
   (二)国际救助
  第四章 城市减灾
   一、城市灾害与城市风险
   (一)城市灾害
   (二)风险城市安全战略
   (三)2007年我国部署城市减灾工作
   二、城市社区减灾
   (一)社区
   (二)城市社区减灾
   (三)国外社区防灾减灾经验
   (四)启示与措施建议
   三、城市减灾与应急管理
   (一)城市减灾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城市减灾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若干方面
   (三)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途径
  第五章 农村减灾
   一、概况
   二、农业灾害特点和种类
   (一)农业灾害种类
   (二)农业灾害特点
   三、农业减灾措施
   (一)水利工程
   (二)林木工程
   (三)病虫害防治工程
   (四)农田治污工程
  
   (五)农业灾害预报监测信息系统工程
   (六)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指导建立和健全农业灾防体系
   (七)要加强农业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体制建设
   (八)提高农民防灾减灾意识
   四、农业减灾工作推进
   (一)采取措施,应对农业灾害
   (二)下发通知,防止灾后病虫害和动物疫情
   (三)跟踪部署,最大限度地减轻农业灾害损失
   五、农业减灾工作成绩
   (一)农业灾害损失得到控制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得到改善
   (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五)农业防灾减灾机制得到完善
   六、农业减灾工作不足
   (一)村镇发展没有考虑灾害的危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能源战略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RECE)主持编写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