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从执政问题入手,列出了15个题目,作为研究执政规律必须研究的问题。分别阐述了执政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在党的执政史上的意义,以及它与我们的国情、世情和党情的关系等。
目录
1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研究的新领域
“三个规律”是统一的整体
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推进到了新阶段
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使命
2 要重视中国共产党执政史的研究
从局部执政到全国范围执政
全国范围执政之初的实践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共产党执政规律初探
3 国情与执政规律研究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执政问题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教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执政问题
4 世情与执政规律研究
经济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竞争背景下的执政问题
世纪之交一批大党老党失去政权的经验教训
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及其执政问题
党的地位的根本变化
5 党情与执政规律研究
党的任务和历史条件的根本变化
党的队伍构成的根本变化
6 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
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区别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执政党的异同
执政党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党的历史经验
7 执政党要有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纲领
党的纲领的三个层次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8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从对执政规律的两种不同认识说起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9 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方式上的历史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规范党政关系
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推进依法执政
10 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掌握和巩固“软权力”是执政的内在要求
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掌握思想政治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
工人阶级始终是党的阶级基础
11 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在理论创新中吸收新的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
执政党要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12 执政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命运
从赵超构的《延安一月》讲起
重温邓小平“两个取信于民”的政治交代
党的领袖集团的形象至关重要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
在理论创新中不断塑造党的新形象
“执政能力”的一般理解
1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执政意识
党的执政能力与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党的执政能力与干部人事制度
14 反对和防止权力对党的侵蚀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
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
附录1:清泉石上流
附录2:为有源头活水来
15 “三个代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揭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参阅文献和著作
后记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