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心理世界。他
们不但有物质方面的需求,更需要心理上的理解和帮助,尤其在孩子的急
风暴雨时期,他们急切需要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行为的帮助……
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
翻,但要真正读懂却十分不容易。为人父母者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孩
子越大,就越不了解他。本书正符合家长们的需要,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
的心理世界,采取更好的教育方式,同时能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让父
母与孩子成为朋友。
目录
第一章 了解孩子,从这里开始/1
1.爱孩子从懂孩子开始/3
2.言行,孩子内心的外在表现/7
3.“眼”为心声——读懂孩子的眼神/12
4.“不听话”中的心理需求/16
5.成绩起伏暗藏心理玄机/21
6.观同伴关系,察孩子内心/25
7.了解孩子,从兴趣爱好开始/30
第二章 父母是天,孩子就要“听天由命”吗?/35
1.包办代替——孩子自卑的源泉/37
2.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42
3.松紧有度,该放手时就放手/47
4.家长权威——影响孩子成长的根本/51
5.教孩子学会说“不”/55
6.不要用“分数”抢走孩子的快乐/60
7.限制孩子思想:扼杀孩子天性/64
第三章 物极必反,教子需要“行之有度”/69
1.教育孩子要把握“度”/71
2.父母过度干预,孩子备感压抑/75
3.过度的保护,让孩子成了“低能儿”/80
4.批评过度,孩子只会丧失自信/84
5.超前教育,可能得不偿失/89
6.禁止有度,孩子玩游戏不是错/94
7.过度纵容,让孩子误入歧途/98
第四章 聆听孩子,叩开孩子的“心灵之门”/103
1.聆听孩子的“坏心情”,解析孩子的坏情绪/105
2.聆听孩子的“好心情”,快乐一起分享/109
3.蹲下来听孩子说话/113
4.让孩子把话说完/118
5.最大限度地相信孩子/122
6.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127
第五章 沟通无限,做孩子的“铁哥们儿”/133
1.做孩子的“心情医师”/135
2.与孩子做朋友,学会自然沟通/139
3.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144
4.情感沟通,莫让孩子受早恋困扰/149
5.要善于为孩子保密/153
6.及时赞美你的孩子/158
7.关注亲子交流,关注孩子成长/163
8.鼓励孩子,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168
第六章 修正品德,美化孩子的“心灵花园”/173
1.告诉孩子莫与人攀比/175
2.学会共享,莫让占有欲驾驭孩子/179
3.让孩子拥有宽容之心/184
4.矫正孩子的偷窃行为/189
5.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学会诚实守信/193
6.帮助孩子逃离骄傲的魔掌/198
7.莫让嫉妒恶化孩子心灵/202
8.切忌出口成“脏”,让孩子远离不文明/207
第七章 扭曲心理,源于父母“出手教育”/213
1.因为害怕,所以服从/215
2.怀疑自己,拒绝与人交往/220
3.反抗到底,越打越不认错/225
4.动口不动手,莫让孩子出手伤人/229
5.为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234
6.化解孩子的攻击行为/238
第八章 不良情绪,青春期的“大难坎儿”/243
1.掌握孩子不良情绪的航线/245
2.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250
3.用适当的方法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254
4.对孩子不要斥责和说教/258
5.理解孩子混乱的情绪/263
6.积极回应孩子的不良情绪/268
第九章 生性多“疑”,无止境的“为什么”/271
1.孩子总有“十万个为什么”/273
2.不要嘲笑孩子的问题/278
3.讲孩子能听懂的“语言”/283
4.不要漠视、回避孩子所问的问题/287
5.难以说明时多查阅书籍/292
6,尊重孩子的意见/297
7.鼓励孩子的多疑/301
8.引导孩子自己解答/305
1.爱孩子从懂孩子开始/3
2.言行,孩子内心的外在表现/7
3.“眼”为心声——读懂孩子的眼神/12
4.“不听话”中的心理需求/16
5.成绩起伏暗藏心理玄机/21
6.观同伴关系,察孩子内心/25
7.了解孩子,从兴趣爱好开始/30
第二章 父母是天,孩子就要“听天由命”吗?/35
1.包办代替——孩子自卑的源泉/37
2.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42
3.松紧有度,该放手时就放手/47
4.家长权威——影响孩子成长的根本/51
5.教孩子学会说“不”/55
6.不要用“分数”抢走孩子的快乐/60
7.限制孩子思想:扼杀孩子天性/64
第三章 物极必反,教子需要“行之有度”/69
1.教育孩子要把握“度”/71
2.父母过度干预,孩子备感压抑/75
3.过度的保护,让孩子成了“低能儿”/80
4.批评过度,孩子只会丧失自信/84
5.超前教育,可能得不偿失/89
6.禁止有度,孩子玩游戏不是错/94
7.过度纵容,让孩子误入歧途/98
第四章 聆听孩子,叩开孩子的“心灵之门”/103
1.聆听孩子的“坏心情”,解析孩子的坏情绪/105
2.聆听孩子的“好心情”,快乐一起分享/109
3.蹲下来听孩子说话/113
4.让孩子把话说完/118
5.最大限度地相信孩子/122
6.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127
第五章 沟通无限,做孩子的“铁哥们儿”/133
1.做孩子的“心情医师”/135
2.与孩子做朋友,学会自然沟通/139
3.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144
4.情感沟通,莫让孩子受早恋困扰/149
5.要善于为孩子保密/153
6.及时赞美你的孩子/158
7.关注亲子交流,关注孩子成长/163
8.鼓励孩子,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168
第六章 修正品德,美化孩子的“心灵花园”/173
1.告诉孩子莫与人攀比/175
2.学会共享,莫让占有欲驾驭孩子/179
3.让孩子拥有宽容之心/184
4.矫正孩子的偷窃行为/189
5.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学会诚实守信/193
6.帮助孩子逃离骄傲的魔掌/198
7.莫让嫉妒恶化孩子心灵/202
8.切忌出口成“脏”,让孩子远离不文明/207
第七章 扭曲心理,源于父母“出手教育”/213
1.因为害怕,所以服从/215
2.怀疑自己,拒绝与人交往/220
3.反抗到底,越打越不认错/225
4.动口不动手,莫让孩子出手伤人/229
5.为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234
6.化解孩子的攻击行为/238
第八章 不良情绪,青春期的“大难坎儿”/243
1.掌握孩子不良情绪的航线/245
2.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250
3.用适当的方法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254
4.对孩子不要斥责和说教/258
5.理解孩子混乱的情绪/263
6.积极回应孩子的不良情绪/268
第九章 生性多“疑”,无止境的“为什么”/271
1.孩子总有“十万个为什么”/273
2.不要嘲笑孩子的问题/278
3.讲孩子能听懂的“语言”/283
4.不要漠视、回避孩子所问的问题/287
5.难以说明时多查阅书籍/292
6,尊重孩子的意见/297
7.鼓励孩子的多疑/301
8.引导孩子自己解答/305
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