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印度文学研究集刊(第4辑)》由北大教授季羡林主编,收集了全国第五、六次印度文学研究会上许多专家撰写的论文共22篇。其中有阐述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有简论《沙恭达罗》艺术性的,有探讨印度教三大主神如何形成的,还有将普列姆昌德和鲁迅的文艺观作比较的……这些论文内容丰富、观点鲜明,代表了我国印度文学研究水平,同时给广大印度文学爱好者和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了极好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目录
试论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妇女观 刘安武
悉多形象的演变 吴文煇
罗摩和阿喀琉斯 张朝柯
《罗摩衍那》和罗摩崇拜 张德福
简论《沙恭达罗》的艺术性 陈伯通
沙恭达罗形象的文化意蕴 胡吉省
印度教三大主神的形成 郭良鋆
《妙法莲华经》的文学性解读 侯传文
印度佛经故事与中国古典文学 李阳春
读《幽明录》杂谈 薛克翘
试论印度古代文化中“阴性原则”的演变 梅晓云
谈波斯诗歌对印度乌尔都语古典诗歌创作的负面影响 刘曙雄
泰戈尔抒情诗窥微 王 燕
泰戈尔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消极影响 徐 坤
普列姆昌德和鲁迅的文艺观 唐仁虎
伯勒萨德戏剧的特点 姜景奎
马尼克的文学之路 崔岩厉
浅论中、西、印三大诗学体系 李 淳
中印开辟神话刍议 魏丽明
“中和”与“合一” 石海峻
士人文学与仙人文学 郁龙余
中印文学中的大团圆 郁龙余
后记
悉多形象的演变 吴文煇
罗摩和阿喀琉斯 张朝柯
《罗摩衍那》和罗摩崇拜 张德福
简论《沙恭达罗》的艺术性 陈伯通
沙恭达罗形象的文化意蕴 胡吉省
印度教三大主神的形成 郭良鋆
《妙法莲华经》的文学性解读 侯传文
印度佛经故事与中国古典文学 李阳春
读《幽明录》杂谈 薛克翘
试论印度古代文化中“阴性原则”的演变 梅晓云
谈波斯诗歌对印度乌尔都语古典诗歌创作的负面影响 刘曙雄
泰戈尔抒情诗窥微 王 燕
泰戈尔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消极影响 徐 坤
普列姆昌德和鲁迅的文艺观 唐仁虎
伯勒萨德戏剧的特点 姜景奎
马尼克的文学之路 崔岩厉
浅论中、西、印三大诗学体系 李 淳
中印开辟神话刍议 魏丽明
“中和”与“合一” 石海峻
士人文学与仙人文学 郁龙余
中印文学中的大团圆 郁龙余
后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