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

副标题:无

作   者:朱谦之著

分类号:

ISBN:978720202560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一书,是朱先生精心结构的一部著作。此稿草创于1936年,告成于1938年,终于1940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出版后,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给以高度的评价。新中国建立后,朱先生目睹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日益发展,伟大的中国文化遗产受到全世界有识者的重视,中西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也进一步扩大,朱先生想通过中外关系史的研究来发扬中国文化,从而说明中国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自己的专长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他于是决心把《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一书,用新的观点、方法加以补充修改,改题为《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重新出版,以广流传。他为修订此书付出很大劳动,自称在一生许多著作中,此书还是较称意的。 根据社会科学分类,此书是中外关系史的一部分,即中外关系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近百年来,国内研究中外关系史的学者多注意于中外史地考证问题,虽然有些学者接触到18世纪中国文化传入欧洲的经过,但也只涉及美术、文学、园林建造、漆器和瓷器的外传。可是朱先生之书以偌多篇幅专门论述18世纪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并结合法国革命与德国革命来谈,这还算是别开生面的巨著,值得称道。

目录

前论
第一章 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文明
一 文艺复兴之物质条件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罗盘针
二 文艺复兴期对于中国之认识
(A)教士
1.勃拉奴·克劈尼
2.卢白鲁克
3.约翰·孟德高维奴
4.安德鲁
5.鄂多立克
6.马黎诺里
(B)商人
1.尼古刺·波罗
2.裴哥罗梯
3.康梯
(C)外交使者
克拉维约
(D)游客
约翰·西尔脱白格
(E)工程师及其他
三 《马哥波罗游记》之影响
(A)地理上之大发见
(B)美的与物质的生活之愿望
(C)自由研究之精神
四 文艺复兴期之中国题材
(A)绘画
达芬奇
(B)文学
1.曼得维尔
2.薄伽丘
3.菩雅多
4.阿利俄斯托
(C)科学
罗吉尔·培根
第二章 18世纪中、欧之文化接触
一、中、欧文化接触之三时期
第一 物质的接触时代
(A)中国与古代希腊、罗马
(B)中国与伊朗文明
(C)中国与阿拉伯文明
第二 美术的接触时代
(A)罗柯柯运动
1.瓷器
2.漆器
3.丝织品
4.风景画
(B)中国园林运动
(C)路易十四时代法国人之中国趣味
第三 思想接触的时代
(A)初期教士游客的著作
(B)耶稣会士的报告书
(C)孔子学说的介绍
二 耶稣会
(A)耶稣会小史
1.耶稣会之成立
2.耶稣会的本质
3.耶稣会的东来传教背景
(B)耶稣会士东渐始末
1.沙勿略
2.范礼安与罗明坚
3.利玛窦
4.汤若望
5.南怀仁
6.张诚与白晋
7.郎世宁与蒋友仁
三 西学东渐之初期
(A)天文学
(B)数学
(C)地理学
(D)物理学
(E)气象学
(F)生物学
(G)生理学
(H)医药学
(I)语文学
(J)哲学
本论
第一章 耶稣会士对于宋儒理学之反响
一 礼仪问题与耶稣会士之态度
(A)所谓礼仪问题
1.敬祖之礼
2.祭孔之礼
3.祭天之礼
(B)耶稣会士之态度
1.多明我会、方济各会之态度
2.耶稣会士之态度
a.赞成派
b.反对派
c.折衷派
(C)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
1.教皇禁令
2.康熙朱批
3.争论之影响
二 耶稣会士之孔教观
(A)孔子哲学的优越性
(B)孔教与基督教之一致说
1.利玛窦
2.殷铎泽
3.艾儒略
4.白晋
5.马若瑟
(C)六经上帝与天即主宰说
2.利类思
3.南怀仁
4.孙璋
三 反理学之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A)利玛窦:《天主实义》
(B)龙华民:《灵魂道体说》
(C)艾儒略:《万物真原》、《三山论学纪》
(D)利类思:《不得已辩》
(E)汤若望:《主制群征》
(F)卫匡国:《真主灵性理证》
(G)陆安德:《真福直指》
(H)卫方济:《人罪至重》
(I)孙璋:《性理真诠》
四 反理学在中国所生之影响
(A)正面的影响
1.徐光启
2.李之藻
3.杨廷筠
4.魏裔介
5.朱宗元
6.许胥臣
(B)反面的影响
1.沈?《参远夷疏》
2.杨光先《不得已》
3.王启元《清署经谈》
4.黄贞《辟天主教书》《尊儒亟镜》
5.许大受《圣朝佐辟》
6.陈侯光《辨学刍言》
7.李灿《劈邪说》
8.林启陆《诛夷论略》
9.邹惟琏《辟邪管见录》
10.曾时《不忍不言序》
11.锺振之《天学初征、再征》
12.释行玑《尊正说》
13.释寂基《照奸》
第二章 中国哲学与启明运动
一 所谓“理性时代”
(A)反宗教的哲学精神
1.理性的崇拜
2.哲学判决了上帝的死刑
3.理性时代是从哪里来的?
(B)希腊呢?中国呢?
1.文艺复兴与启明运动
2.费内龙与魁奈所见不同
3.18世纪欧洲的理想国
(C)宋儒理学传入欧洲的影响
1.有意的接受
2.无意的接受
3.异端之理学与欧洲理性时代
二 启明运动之先驱--笛卡儿
(A)笛卡儿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
1.外来文化之接触
2.《方法论》中所见之中国
3.笛卡儿哲学之新评价
(B)笛卡儿学派的中国哲学观
1.所谓笛卡儿学派
a.右派 巴斯噶
b.左派 培尔
2.巴斯噶与中国古史年代问题
3.培尔所见之中国无神论
(C)麦尔伯兰基论“理”与“神”之异同
1.基督教“神”之本质
2.基督教“神”之存在的证明
3.中国哲学之“理”与基督教哲学“神”之异同
三 莱布尼茨与宋儒理学之关系
(A)莱布尼茨之中国文化观
1.莱布尼茨与耶稣会士
a.与莱氏往来之耶稣会士
(1)闵明我
(2)白晋
b.与莱氏辩论之传教士
(1)龙华民
(2)栗安当
2.《中国最近事情》中所见之中国文化观
3.《书简集》中所见之中国文化观
(B)莱布尼茨之宋儒理气观
1.理
2.“理”与“气”之关系
3.人类之灵
(C)莱布尼茨之影响--沃尔弗
第三章 中国哲学与法国革命
一 哲学与大革命
(A)大革命的历史观
(B)在哲学旗帜下之革命家
1.罗伯斯比尔
2.丹东
3.马拉
4.罗兰夫人
5.孔多塞
(C)大革命之哲学基础
1.无神论
2.唯物论
3.自然主义
二 百科全书派与中国思想的关系
(A)所谓“百科全书派”
(B)百科全书派与中国思想的接触
1.耶稣会士之著作
2.游客之著作
3.两种著作影响之不同
(C)百科全书派之中国文化观
1.霍尔巴赫
a.霍尔巴赫的沙龙
b.“唯物论圣书--《自然体系》
c.《社会之体系》中之中国道德政治论
2.孟德斯鸠《法意》中论中国文化之得失
a.中国文化之缺点
(1)风俗之弊
(2)奢侈之弊
(3)专制之弊
b.中国文化之优点
(1)重农政策
(2)救荒政策
(3)勤俭政策
c.中、欧文化之比较
(1)亚洲风土
(2)特别之治术
(3)特别之教义
3.伏尔泰
a.孔子宗教与礼仪问题
b.《诸民族风俗论》的中国史观
c.《自然法赋》与宋儒理学的关系
d.中国文化之赞美论
(1)中国文化之特质
(2)物质文明
(3)政治与法律
e.《中国孤儿》剧本之中国文化观
4.狄德罗
a.百科全书思潮
b.狄德罗之中国文化观
c.孔教的根本概念
5.卢梭
三 重农学派
(A)重农学派之中国思想影响
1.自然法
2.租税法
3.重农政策
(B)欧洲的孔子--魁奈
1.《中国专制政治论》
2.《经济表》
3.魁奈之中国崇拜
(C)杜阁
1.《财富之成立及其分配》
2《中国问题集》
3.杜阁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a.最早留学生
b.高类思与杨德望
c.亚当·斯密之中国观
(D)余论
第四章 中国哲学与德国革命
一 德国古典哲学之革命的性质
(A)哲学革命的意义
1.古典哲学之背景
2.《纯粹理性批判》之社会意义
3.以哲学代宗教说
(B)哲学革命与政治革命
1.18世纪欧洲学者政治思想的中国化
2.中国政治思想与欧洲启明专制
3.腓特烈大帝之中国文化观
(C)中国思想对于德国文学的影响
1.歌德之中国文化观
2.《浮士德》中所表现之中国思想
3.海涅
二 古典哲学与中国文化
(A)古典哲学之代表人物
1.Leibniz=Wolff=Schultz学派
2.康德
3.谢林
(B)黑格尔之中国论
1.《历史哲学》中之中国地位
2.中国文化之优缺点
3.辨证法之中国因素
三 叔本华之中国文化观
(A)《自然之意志》中所见之中国文化
(B)儒、释、道三教评
(C)叔本华所受朱子哲学的影响
简单的结论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