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聆听沉默之音》以三部富有影响力的战后德语小说《铁皮鼓》、《德语课》、《朗读者》为例,研究战后德国社会如何对纳粹罪责以及对战后不同阶段的具体罪责话语进行再反思。三个文本分别诞生于战后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对当时社会围绕罪责问题展开的思想冲撞和情感负荷,不仅具有直观再现,更能引发读者自觉反观自身,在历史与现实、文本与自身之间铺设桥梁。三位作家(格拉斯、伦茨、施林克)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三代人,但他们的创作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至少突出罪责话语的某一个具体议题,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衔接。全书结构严谨,既包含了对战后文学反思特征的总结,同时也就辩罪、赎罪在当今的可能性与局限性提出了辩证的思考方案。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罪责问题的概念演变以及相关话语
第一节 罪责与罪责问题
1. 罪责是什么?
2. 二十世纪的敏感词:罪责问题
第二节 “集体罪责”和战后初期的罪责争论
1. 缘起:英美的“指控”
2. 德国教会方面形而上的回应
3. 知识分子的客观及历史层面回应
4. 问题的纠结:对“再教育”的心理反应
5. 雅斯贝尔斯的积极回应
第三节 罪责话语中的常见概念
1. 克服过去
2. 对罪责保持沉默
3. 耻文化与罪文化
第二章 《铁皮鼓》(1959):小市民的罪责话语
导言
第一节 揭露跟风者之罪
1. “跟风”概念之由来
2. 普通跟风者的罪责及认罪问题
3. 特殊跟风者的罪责及认罪问题
第二节 罪责话语中的隐喻与象征
1. 战后无“零时刻”—— 对复辟现象的揭示
2. “无泪的世纪”—— 情感麻痹之下对罪责的集体沉默
3. 黑厨娘 —— 介于(非理性)创伤意象与(理性)逃离责任之间
第三节 罪责问题背后的哲学思辨
1. 荒诞与含混:存在主义的罪责观
2. 含混的罪责话语与缺失的解决方案
第三章 《德语课》(1968):义务、服从及科学理性与罪责问题
导言
第一节 重审“尽职”、服从与传统美德
1. “尽职”概念的历史变迁
2. 官僚义务观、权威意识与个人罪责
3. 茹格布尔的精神危机与秘而不宣的罪责话语
第二节 对“科学精神”的批判以及对情感缺失现象的反思
1. 尽职之罪的变形——从心理学家说起
2. 情感缺失造成的罪责——另一宗道德罪责
第三节 罪责话语的过渡
1. 夹缝中的一代
2. 克服父辈之罪责
3. 暴力反叛的伏笔
第四章 《朗读者》(1995):对跨代罪责的反思与赎罪问题
导言
第一节 多重的罪责话语及其内涵
1. 法律罪责与道德罪责的碰撞
2. 第一代之罪与第二代之责
第二节 跨代罪责的成因
1. 先于罪的耻
2. 克服羞耻等于克服过去
3. 罪责话语的历史转向
4. 麻痹现象的遗传
第三节 赎罪的可能性
1. 返乡的母题与赎罪之旅
2. 赎罪的部分实现
3. 重返“集体的罪责”
第五章 未完待续的思考
参考文学
附录:罪责问题与文本研究相关文献
第一章 罪责问题的概念演变以及相关话语
第一节 罪责与罪责问题
1. 罪责是什么?
2. 二十世纪的敏感词:罪责问题
第二节 “集体罪责”和战后初期的罪责争论
1. 缘起:英美的“指控”
2. 德国教会方面形而上的回应
3. 知识分子的客观及历史层面回应
4. 问题的纠结:对“再教育”的心理反应
5. 雅斯贝尔斯的积极回应
第三节 罪责话语中的常见概念
1. 克服过去
2. 对罪责保持沉默
3. 耻文化与罪文化
第二章 《铁皮鼓》(1959):小市民的罪责话语
导言
第一节 揭露跟风者之罪
1. “跟风”概念之由来
2. 普通跟风者的罪责及认罪问题
3. 特殊跟风者的罪责及认罪问题
第二节 罪责话语中的隐喻与象征
1. 战后无“零时刻”—— 对复辟现象的揭示
2. “无泪的世纪”—— 情感麻痹之下对罪责的集体沉默
3. 黑厨娘 —— 介于(非理性)创伤意象与(理性)逃离责任之间
第三节 罪责问题背后的哲学思辨
1. 荒诞与含混:存在主义的罪责观
2. 含混的罪责话语与缺失的解决方案
第三章 《德语课》(1968):义务、服从及科学理性与罪责问题
导言
第一节 重审“尽职”、服从与传统美德
1. “尽职”概念的历史变迁
2. 官僚义务观、权威意识与个人罪责
3. 茹格布尔的精神危机与秘而不宣的罪责话语
第二节 对“科学精神”的批判以及对情感缺失现象的反思
1. 尽职之罪的变形——从心理学家说起
2. 情感缺失造成的罪责——另一宗道德罪责
第三节 罪责话语的过渡
1. 夹缝中的一代
2. 克服父辈之罪责
3. 暴力反叛的伏笔
第四章 《朗读者》(1995):对跨代罪责的反思与赎罪问题
导言
第一节 多重的罪责话语及其内涵
1. 法律罪责与道德罪责的碰撞
2. 第一代之罪与第二代之责
第二节 跨代罪责的成因
1. 先于罪的耻
2. 克服羞耻等于克服过去
3. 罪责话语的历史转向
4. 麻痹现象的遗传
第三节 赎罪的可能性
1. 返乡的母题与赎罪之旅
2. 赎罪的部分实现
3. 重返“集体的罪责”
第五章 未完待续的思考
参考文学
附录:罪责问题与文本研究相关文献
聆听沉默之音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