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report on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b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1996-1997),Chinese society advancing along the course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both material progress and cultural and ethical progress

副标题:无

作   者:郑杭生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30002594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报告的王题和指导线索是发展的全面性问题,特别是其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发展全面性的同题主要是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角度来加以阐述的。我们遵循这一视角,将本报告定名为《走上两个文明全面发展轨道的中国社会)。读者在后面的所有分报告中可以感受到它们都是按照发展的全面性这根主线展开的。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1 总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第一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第四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第三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第二卷)
总论
1.1 关于“社会转型”
前言
前言
前言
总论
辉煌的十五年
总论
总论
1.2 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
实现社会深刻变革的七年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 不平凡的前进历程
1.3 1996-1997年发展综述
二 高奏改革开放的时代主旋律
一 新民主主义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2 法制
一 “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一 八大前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1 基本状况
二 “文化大革命”的进程
三 伟大的实践、伟大的理论
二 大跃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挫折
2.2 政治法律制度
重大事件
三 人民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三 从纠“左”到“反右倾”的庐山会议
三 “文化大革命”的特点、危害及主要教训
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四 国民经济的调整
2.3 经济法律制度
重大事件
重大事件
“文化大革命”的酝酿与导火索
一 揭批“四人帮”,纠正“左”的错误
建国理论的渐次形成
五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2.4 刑事法律制度
2.5 司法、仲裁、律师和公证制度
二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一 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一 建国重任的历史转移
六 “左”倾错误的积累和发展
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政经验
重大事件
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历史新局面
二 “二月提纲”与“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附录: 1995-199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作出的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与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3 人权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三 为民主的联合政府而斗争
三 “三家村”与“彭罗陆杨反党集团”冤案
四 平反冤假错案
一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提出
四 建国的纲领和蓝图
五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再发动
3.1 研究进展
一 从“5·16通知”到北京大学第一张大字报
3.2 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 开门整风
新中国诞生的前奏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三 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
二 工作组之争
一 第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3.3 政治权利
一 合作筹备新政协
二 挫败假和谈阴谋和“谋和”活动
三 “炮打司令部”
二 第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
3.4 宗教信仰自由权
四 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的影响
3.5 受教育权利
三 作好执政全国的准备
四 红卫兵运动
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三 第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
四 第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
五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3.6 劳动者的权利
一 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动
四 平稳顺利地从农村转到城市
3.7 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权益
二 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的成绩和经验
从“一月夺权”到全面内战
五 第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五 召开新政协筹备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
一 上海“一月夺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
两种教育制度的提出与实施
3.8 少数民族的权利
二 二月抗争
一 第一届全体会议
一 两种教育制度的酝酿
3.9 人权的司法保障
一 第五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
三 “全面内战”
二 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3.10 进一步加强人权建设
二 第五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
二 两种教育制度的正式提出
四 “杨余傅事件”
三 两种教育制度的实施和曲折
4 人口
三 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三 第五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
“文革”初期的周恩来
四 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四 刘少奇再次提出两种教育制度及其新高潮的出现
4.1 人口问题再认识
四 第五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
一 老革命遇到的“新问题”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2 发展趋势
五 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五 第五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
国民经济“洋跃进”与新的调整方针
4.3 从国情看人口
全国大陆的解放
一 大跃进运动的酝酿和发动
二 在“大闹怀仁堂”前后
4.4 对策
一 1977至1978年国民经济“洋跃进”
二 人民公社化的提出
三 保住每一位老战友
一 摧枯拉朽的人民解放战争
二 肃清华北残敌
三 北戴河会议的“跃进”决策
二 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完成
5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控制混乱局势的努力
三 解放大西北
三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与实施
四 狂热的大炼钢铁与全国公社化
一 地方建立革命委员会
5.1 环境形势
四 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
四 解放中南
二 工人、解放军宣传队进驻上层建筑领域
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与反教条主义斗争
5.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五 解放西南
“斗、批、改”运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5.3 两大举措
一 军队的正规化和检查与纠正教条主义倾向
一 农村试行责任制
二 对军事学院和训练总监部工作的不同看法
一 “斗、批、改”运动的提出
5.4 环境经济政策
六 进军福建解放华东沿海岛屿
二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
5.5 环境意识
二 “斗、批、改”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六厂二校”经验
三 军委扩大会激烈批判“教条主义”
没收官僚资本
三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一 没收官僚资本的方针政策
中苏两国在长波电台和共同潜艇舰队问题上的分歧与斗争
三 “斗、批、改”的内容
附录: 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及实施大事记
一 在长波电台上的争执
四 乡镇企业的崛起
二 没收官僚资本的办法
6 教育
周恩来与“抓革命,促生产”
一 “革命”与生产的冲突
二 关于共同潜艇舰队的斗争
6.1 基本状况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三 没收官僚资本的情况及意义
台湾海峡紧张局势与炮击金门
四次物价波动和稳定物价的斗争
一 第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二 较量与挫折
6.1 重大举措
三 抓生产的不懈努力
二 第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
一 从人民币进入全国市场说起
一 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与中国的策略
6.3 专题研究
二 建国前夕两次物价波动和稳定物价的斗争
二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与炮击金门的准备
纠正“文革”初期外交工作的偏差
附录: 主要指标分析
三 第六届人大第三次会议
三 万炮齐轰金门岛
7 科学技术
四 第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
三 建国后的两次物价波动和稳定物价的斗争
一 极左路线对外交工作的冲击
五 第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统一国家财政经济
四 严密封锁金门,切断孤岛补援
二 纠正偏差,修复对外关系
7.1 基本状况
五 美蒋矛盾的发展与毛泽东的决策
一 统一财经的背景和准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
7.2 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
中苏边界谈判
一 中苏边界存在的问题
7.3 专题研究
第一次郑州会议与八届六中全会
二 统一全国财经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 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
二 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
三 统一全国财经工作的重大作用
二 珍宝岛事件
8 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
一 第一次郑州会议
三 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
合理调整工商业
三 恢复中苏边界谈判
二 武昌会议进一步试图纠正“共产风”
8.1 现状与改革目标
四 中苏举行国家关系谈判
三 中共第八届六中全会
8.2 就业
四 第六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
一 调整工商业的必要性
8.3 劳动力市场
五 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
第二次郑州会议与八届七中全会
二 调整工商业的政策及内容
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上)
一 第二次郑州会议
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完成
8.4 社会收入分配
一 运动初期的困惑
三 调整工商业的积极成效
二 派工作组始末
8.5 社会保障体系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一 “六五”计划的编制
二 上海会议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制定
三 主动承担责任
三 中共第八届七中全会
8.6 人事制度
二 “六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三 “六五”计划完成情况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 有秩序有步骤的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9 城市与乡村建设
四 “倒刘狂潮”
一 二届人大工作概况
9.1 结构与功能特征
三 土地改革胜利完成的伟大意义
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下)
四 “六五”计划胜利完成的原因
城市体制改革初步实施
9.2 主要问题
二 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一 “刘少奇专案组”的成立
镇压反革命运动
三 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
一 实行责任制和新财政体制
二 八个“为什么”
一 反革命气焰嚣张,不严厉镇压不足以平民愤
9.3 目标与模式研究
二 商业系统改革
附录: 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典型——大王镇
二 镇反运动的四个阶段
四 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
三 “我已失去自由”
五 第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
三 发展多种经济形式
10 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
四 “永远开除出党”
三 镇反运动的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
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会议
五 最后的日子
四 城市综合改革
10.1 物质生活
一 第三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
10.2 精神文化生活
一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五 城镇个体经济兴起
二 第三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
一 登龙有术
二 实施战略反攻的五次战役
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11 社会问题
二 逆我者亡
11.1 现状
三 第三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
三 在战略相持中反击进攻
一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三 拉帮结派
四 第三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
二 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三个阶段
11.2 原因分析
“三反”、“五反”运动
三 《企业法》的制定和实施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一 清除腐败、整肃贪污
1959年庐山会议和反右倾机会主义
11.3 对策
一 庐山发难
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 大张旗鼓声势浩大的“三反”斗争
一 以调整和纠“左”为会议的开端
二 彭德怀给毛泽东的信
二 政变未遂
财政体制改革
三 由“三反”引发的“五反”运动
三 折戟沉沙
三 毛泽东转而批右倾机会主义
四 “三反”斗争引起的自我教育运动
一 试行利改税
五 “三反”、“五反”运动的评价
二 发行国家债券
1972年前后周恩来领导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
四 会议的决议和反右倾斗争的展开
赫鲁晓夫访华
建国初期的“禁毒运动”
金融体制改革
一 动乱初期纠“左”的努力
一 毒品泛滥的严峻局面
最高人民法院特赦战争罪犯
二 不失时机推动斗争深入开展
一 改革金融体制的必要性
二 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
二 运动初期的“拦腰一棍”
一 十周年大庆第一次特赦战犯
三 斗争最后遭到挫折
三 未见报道的大规模行动
二 对在押战犯的陆续特赦
三 1993年国家对金融秩序的整顿
中美关系缓和与开拓外交新局面
改革旧教育的重大举措
一 中美关系缓和
大庆石油勘探大会战与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兴起
四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
一 大庆油田的发现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 新教育工作方针的确立
五 继续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四 中日建交
二 处理接受外国津贴的学校
价格体制改革
二 石油勘探大会战
四 同第三世界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三 改革课程
三 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兴起
一 价格和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布加勒斯特会议与中苏分歧的扩大
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四 改革学制
二 价格改革的主要方法
三 1986年和1988年价格改革方案
一 华沙条约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与中共中央代表的发言
五 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一 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的提出
四 价格改革的新方向
“向工农开门”的教育建设
二 布加勒斯特会议中苏的斗争
二 “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形成的过程与背景
劳动制度改革
三 “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的主旨与意义
三 中苏关系的恶化
一 “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
1960年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二 工农速成中学的创办
一 劳动计划体制改革
批林批孔运动
一 批林批孔运动的发起
二 改革企业劳动制度 推行劳动合同制
一 林彪大搞个人崇拜
三 广泛的工农业余教育
二 对谭政和总政治部的批判与会议的两个决议
分配制度改革
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斗争
二 批林批孔批周公
一 全面推行工资改革
文艺界调整的北京会议、广州会议、大连会议
一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三 对批林批孔运动的抵制
一 北京会议的和煦暖风
四 批林批孔运动的严重后果
二 对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
二 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
三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二 广州会议与周恩来、陈毅的讲话
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
一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一 四届人大工作概况
三 大连会议
二 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二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一 新的文艺创作的方针和任务——从第一次文代会到第二次文代会
各条战线调整政策的出台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和全面整顿
一 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完成
二 文学创作的收获
二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的制定
一 “七五”计划的制定
三 戏剧、电影、音乐的成就
一 江青集团组阁阴谋失败
三 《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的制定
二 全面整顿,各条战线出现转机
二 “七五”计划的完成
四 对外文化交流
四 《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的制定
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四五运动”和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政治体制改革
一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五 《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的制定
一 精简整编
一 加强党风建设
二 周恩来逝世和“四人帮”的倒行逆施
六 教育工作条例草案的制定
二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二 改善武器装备
三 “四五运动”的爆发及被镇压
三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三 建立新的军兵种
七 科学工作条例草案的制定
四 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措施
四 改建和新建军事院校
四 “四人帮”的覆灭
八 文艺工作条例草案的制定
五 试行党政企分开
中央精减与地方扩权
七千人大会
五 制定法律和条令条例,建立正规的制度
六 加快机构改革
六 开展军事训练和文化教育
一 精减机构
一 中国共产党的一次空前规模的干部大会
教育体制改革
兵役制改革和军衔制实施
二 中央企业下放,扩大地方管理企业权限
二 讨论与修改刘少奇的书面报告
一 教育的状况与问题
一 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
三 毛泽东讲民主集中制和大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 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计划管理体制
二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新疆伊犁反革命暴乱事件
四 财政收支、物资分配和基建投资“大包干”
二 第一次军衔制的提出和实行
三 乘改革的东风振兴教育事业
三 第一次军衔制的废除
五 简化税收、信货和劳动工资制度
一 事件的发生与经过
二 中国政府的抗议与中苏交涉
工业的整顿与发展
五十年代前期的中苏关系
四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跨世纪的发展战略
一 刘少奇秘密访苏与中苏建交
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进步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一 第一次工业整顿及挫折
一 调整工作的新进展
二 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二 第二次工业整顿及挫折
一 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与步骤
三 中苏关系的发展:苏联支持中国的外交斗争
二 北戴河工作会议
三 地方五小工业
二 科技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农业学大寨”
三 深化改革 加速科技进步
四 中苏关系的发展:中国在外交上对苏联的支持
三 阶级斗争理论占据主导地位
五 中苏双边友好合作
军队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一 大寨的“文革”中的演变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一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
一 麦克马洪线与印度对中国的领土要求
二 从大寨大队到大寨县
五十年代前期的中美关系
一 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
三 “农业学大寨”中的问题和教训
二 裁军一百万
二 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三线建设
二 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三 实行新军衔制
三 印度当局发动进攻和我边防军的反击
三 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同美国的斗争
一 国际政治环境与建设三线决策
国防战略的变化与“大三线”建设
四 实行文职干部制度
一 国防战略的变化
五 实行经院校培训提拔干部的制度
四 中美会谈
二 三线建设的总体布局
二 三线建设的确定
三 三线建设的基本方针与组织领导
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
六 实行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制度
三 三线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七 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四 三线建设的成就和问题
一 会前的周密准备
农业学大寨运动
八 开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
对外经济交往
二 争取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扩大对外开放
三 实现印度支那的停战
一 技术引进与“蜗牛事件”
一 大寨人艰苦奋斗改变生产条件
二 山西省学习大寨与学习陈永的活动
二 对外经济援助
中国与亚非会议
一 设立经济特区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会议的发起
三 学大寨运动在全国的开展
“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短期波动
二 建立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
二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三 加快浦东开发
一 “首起首落”
向雷锋学习运动
二 “二起二落”
三 为求同存异而来
一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外贸体制改革
四 万隆精神永存
二 学雷锋运动的开展
三 “三起三落”
一 外贸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三 学习雷锋运动的成效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实施
四 “三起三落”后的恢复与失误
二 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三 进出口市场的发展变化
“文革”时期国家教育事业的破坏及纠“左”斗争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运动
一 “文革”之初对原有教育体制的否定与批判
利用外资发展经济
二 过渡时期总路线产生的过程和内容
一 解放军突出政治与思想政治工作
二 工交战线开展学习解放军运动
一 利用外国直接投资
三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和结果
二 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学校
三 毛泽东的支持和运动在全国范围的展开
二 利用外国间接投资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三 教育制度的改革
全军大比武活动
对外双边与多边经济技术合作
四 教育系统的初步整顿和批判“教育回潮”
一 第一届全国人大工作概况
二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一 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
一 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发展
五 1975年的整顿和“教育革命大辩论”
二 接受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
二 全军大比武
三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
“文革”时期军队建设的曲折历程
三 林彪的批评与压制
一 林彪、江青阴谋搞乱军队
三 多边经济技术合作
四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
四 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海外投资
五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
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与爆炸成功
二 军事工作的削弱和损失
五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一 中国核工业的建立与发展
六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
三 维护军队稳定的斗争
二 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实施“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四 排除极“左”错误干扰的整顿及其受挫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会议
三 中国政府的立场
一 “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五 战备工作的成绩
一 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杭州会议与《前十条》
二 “三步走”战略的关键是走好第二步
文艺战线的浩劫与斗争
二 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一 杭州会议与毛泽东的看法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 “文革”前夕的“左”倾文艺思潮
三 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一 第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二 对文艺界的浩劫
二 《前十条》的主要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三 “四人帮”的文化专制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与四清运动
二 第七届人大第二次会议
一 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建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
一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提出与试点
四 党和人民群众反对“四人帮”文化专制的斗争
二 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
三 第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
三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建立
重大事件(台湾)
四 第七届人大第四次会议
二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指导思想
三 社教运动的深入开展与转入“四清”运动
四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建立
五 第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蒋介石完成传子部署与“革新保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委员会
全国工作会议与《二十三条》
一 一届四次“国大”的争吵
五 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六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二 中国国民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一 讨论社教问题的全国工作会议
一 第七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
二 《二十三条》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三 一届五次“国民大会”与“中央民意”代表“增补选案”
二 第七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
三 《二十三条》的影响
四 蒋经国组阁与推展行政革新
三 第七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
一 “一五”计划的编制
四 第七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
五 党外势力的崛起
二 “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三 经济建设计划的实施
五 第七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
六 蒋介石病逝
西藏自治区成立
台湾经济的“起飞”与调整
一 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建立及其工作
治理整顿全面展开
四 “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建设成就和经验
二 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
一 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
一 治理整顿经济秩序的必要性
粮食统购统销
李宗仁回到北京
二 出口加工区的建立
二 治理整顿的时间安排和目标
一 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事出有因
三 成效与评价
三 “四年经济建设计划”与台湾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 粮食统购统销决策的确定
一 李宗仁政治立场的转变
二 程思远牵线塔桥
四 石油危机对台湾经济的冲击及稳定经济的措施
四 存在的问题
三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四 粮食统购统销的作用和影响
三 李宗仁海外归来和在首都机场的声明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颁布
五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十项建设
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 十年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
六 由兴到衰的农业
广泛学习英雄模范人物活动的开展
二 “八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综合经济指标
一 旧中国私营金融业积弊深重
教育革新与科技发展
一 学习欧阳海
一 《发展国民教育长期计划》
民主与法制建设
二 学习谢臣
二 人民政府对私营金融业的清理整顿
三 “一碗饭该谁吃”与调整
二 “九年国民义务教育》的实施
一 民主建设的主要成就
三 学习王杰
四 积重难返,“五反”后陷于绝境
三 倾力兴办职业教育
二 法制建设成绩卓著
四 学习赵尔春
五 接受改造,成立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
三 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五 学习吴兴春
四 教育发展的杠杆
六 学习孙乐义
四 “一国两制”和爱国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五 科技体制的确立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 未雨绸缪: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模式的确定和初步实践
六 发展科技的主要措施
七 学习麦贤得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外交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原则与指针
七 科技研究与应用
二 加快步伐:关于农业合作化速度的分歧及统一认识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一 中美之间的会谈与斗争
三 高潮迭起: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
二 整顿党风,反腐倡廉,使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二 中苏关系从友好合作到严重恶化
一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三 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二 “现代诗论战”
一 对手工业的扶植和初步改造
三 中国同亚非拉国家的团结合作
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开遍祖国大地
四 中国和邻国的睦邻关系
二 手工业合作社的逐步建立
三 “文学批评方法之争”
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三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及其后的纠偏
一 拨乱反正和确立新的文艺方针
“外交”大溃决与“实质外交”
五 中国同西欧、日本的关系
一 在联合国跌跤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二 伤痕文学和反思文艺
开始全面建议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三 繁荣昌盛的文艺创作
一 建国初期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整顿和引导
二 尼克松冲击
一 工交建设主要成就
二 农林水利建设重要成就
二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对资改造工作的稳步前进
三 台、日“断交”
四 影视艺术硕果累累
三 轻工、化工与电子产业主要成就
五 戏剧、音乐、曲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三 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四 “实质外交”
体育的崛起与腾飞
四 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是非功过
四 首都“十大建筑”
五 保钓运动
人物
“冒进”与“反冒进”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卫生与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一 拨乱反正,振兴体育
一 “冒进”的形成
一 文化卫生事业主要成就
二 走向世界,全面参与国际体育活动
马明方
二 “反冒进”的提出和初步实施
二 体育事业主要成就
三 北京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
马叙伦
王树声
三 “八大”前后的继续“反冒进”
四 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
重大事件(台湾)
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成就和任务
王维舟
1949-1956年经济体制演变概述
经济建设计划与财经改进措施
一 所有制结构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单一公有制过渡
王稼祥
一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创立
一 第二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
二 流通领域由计划与市场并存向计划经济转变
二 少数民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二 第三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
毛泽东
三 第四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
三 劳动就业由计划调配与自行就业相结合走向统一调配和包下来
三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方方
四 “19点财经改进措施”
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趋完善
四 分配制度由多样化走向简单和统一
邓拓
邓子恢
重大事件(台湾)
五 九十年代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国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军队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一 国民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 台湾“戒严时期”
邓宝珊
二 蒋介石在台湾“复职”
一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艾思奇
二 国民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二四”反美运动
二 拉萨骚乱和在拉萨实行戒严
三 国民党“改造”运动
卢汉
四 整顿重建特务系统
一 刘自然事件
叶群
三 1989年政治风波与在北京部分地区实行戒严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二 群众性的反美浪潮
田汉
五 国民党整军建军运动
雷震事件与《文星》事件
六 国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及主要内容
田家英
七 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
二 改善和发展同各国的关系 寻求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白崇禧
一 《自由中国》与雷震事件
三 开展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八 台湾地方自治
二 《文星》事件
冯雪峰
九 耕地“三七五”减租
“台独运动”阴霾初起
老舍
中美关系的发展
朱德
十 公地放领
一 廖文毅在日本的“台独”活动
一 中美建交——两国关系的新开端
华岗
二 苏东启事件与廖启川事件
二 从《与台湾关系法》的通过到《8.17公报》的发表
十一 实施“耕者有其田”
三 彭明敏事件
刘少奇
三 1983-1989年的中美关系
十二 《公营事业转移民营条例》颁布
四 “6.4”风波及国际格局的变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人物
十三 第一次进口替代
刘文辉
十四 台湾第一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
五 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及中美关系的改善
于右任
许广平
王杰
许光达
六 中美关系的前景
十五 吴国桢事件
中苏关系的正常化
十六 孙立人事件
龙云
孙科
十七 美国第二十八号特别命令
李达
一 中苏关系从紧张到缓和(1979-1985)
齐白石
李立三
二 中苏关系正常化及其影响
十八 美国杜鲁门总统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
向秀丽
十九 杜鲁门“六二七”声明与美对台政策的改变
刘文学
李四光
三 新形势下中国与独联体各国的关系
许世英
李宗仁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二十 美国有计划地向台湾提供“经济军事援助”
二十一 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一 海峡两岸关系的回顾
李济深
李烛尘
李富春
二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二十二 台湾当局与日本签订“和平条约”
吴忠信
三 国民党大陆政策的调整与演变
人物
李德全
俞鸿钧
杨明轩
沈钧儒
马占山
四 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
王瑶卿
吴晗
陈诚
中英谈判与香港问题的历史性解决
陈赓
吴玉章
史东山
一 香港问题的历史由来
二 香港问题的历史性解决
陈叔通
司徒美堂
何香凝
宋子文
陈铭枢
三 香港问题的余波
伍先华
任弼时
陈嘉庚
中葡谈判与澳门问题的历史性解决
张云逸
邵式平
张志新
刘青山
一 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
张君劢
二 澳门问题的历史性解决
许家朋
林伯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确立
张治中
孙占元
欧阳海
张闻天
罗荣桓
李家发
一 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张霖之
二 伴随改革实践的理论探索
柯庆施
李章达
李锡九
陈毅
三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柳亚子
四 十四届三中全会:规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纲领
胡适
陈叔通
吴铁城
邱少云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胡宗南
陈其尤
洪兰友
一 第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陈昌浩
杨杰
邵力子
二 第八届人大第二次会议
徐傅霖
杨连第
邵荃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
杨春增
黄炎培
一 第八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
林彪
梅兰芳
杨根思
梅贻琦
二 第八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
范文澜
邹鲁
章宗祥
罗家伦
宋之的
三峡工程的论证与立项
一 重提三峡工程
周小舟
焦裕禄
张澜
蒋廷黻
周荣鑫
二 艰巨复杂的重新论证工作
张子善
三 国务院对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的审查
雷锋
周恩来
张伯苓
郑君里
陈时
四 邹家华对兴建三峡工程议案的说明
大事记
1957年
陈果夫
赵树理
五 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
新时期的反腐败斗争
1958年
南汉宸
陈波儿
陈济棠
一 严肃法纪,在开创新局面的过程中反对腐败(1979-1983年)
饶漱石
1959年
1960年
二 防微杜渐,在扩大开放中反腐倡廉(1983-1989年)
施复亮
罗盛教
三 痛定思痛,风波过后兴起廉政风暴(1989-1992年)
贺龙
俞庆棠
1961年
洪深
徐特立
四 转换机制,确保新目标的实现再惩腐化变质分子(1992-1994)
1962年
徐悲鸿
徐海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1963年
翁文灏
1964年
一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
黄继光
1965年
高树勋
黄宾虹
二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式提出和展开
大事记(台湾)
高崇民
三 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形成
萨镇冰
1957年
唐生智
梁思永
人口与计划生育
1958年
彭泽民
陶勇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
陶铸
谭平山
二 建立健全计划生育领导机构和实施办法
1959年
1960年
三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效果
黄绍竑
戴望舒
1961年
大事记
四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黄琪翔
社会与环境
1962年
1949年
曹荻秋
1950年
一 引滦入津工程完成
章士钊
1963年
二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竣工
章伯钧
1951年
1964年
三 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
1952年
1965年
康生
四 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
文献资料
1953年
阎红彦
一 党、政、军、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级组织沿革和领导成员名录
梁思成
1955年
五 长江发生特大洪水
彭德怀
重大事件(台湾)
1956年
(一) 中央
从稳定走向动荡的台湾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大事记(台湾)
董必武
一 中坜事件
1949年
蒋介石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
二 蒋经国继“统”
1950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蒋光鼐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三 “政通人和”
程潜
1951年
傅雷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52年
四 《美丽岛》案
五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论
1953年
傅作义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军兵种
1954年
六 “华航”货机事件
傅连璋
七 中国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
中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
1955年
曾山
(二) 各省、市、自治区
八 台湾民主进步党成立
曾泽生
1956年
九 蒋经国突逝与李登辉继“统”
文献资料
曾昭抡
北京市
台湾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谢觉哉
天津市
一 党、政、军、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级组织沿革和领导成员名录
一 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及对策
(一) 中央
谢雪红
河北省
山西省
中国共产党
谢富治
二 “十二项建设”与“十四项建设”
三 “十年经建计划”与第九期经建计划
内蒙古自治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溥仪
四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建立
辽宁省
蔡廷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五 工业的“升级”和发展
吉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廖鲁言
熊克武
黑龙江省
六 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上海市
滕代远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七 第二次“土改”及发展农业的措施
中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
八 “国建六年计划”的制定
江苏省
翦伯赞
大事记
浙江省
人民团体
教育 科技 文化
1966年
一 强化国民教育
(二) 建国初期各大行政区
安徽省
福建省
二 科技政策措施的调整
1967年
东北行政区
1968年
江西省
华北行政区
三 政治文学
山东省
四 女性文学
1969年
西北行政区
1970年
衰退中的“外交”
华东行政区
河南省
中南行政区
1971年
一 台、美断“交”
湖北省
二 推展“弹性外交”
西南行政区
1972年
湖南省
(三) 各省、市、自治区
三 “重返联合国”与“双重承认”广告闹剧
广东省
1973年
人物
北京市
1974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75年
天津市
丁玲
海南行政区
1976年
马海德
河北省
四川省
马寅初
山西省
贵州省
大事记(台湾)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王力
1966年
西藏自治区
1967年
王震
辽宁省
吉林省
陕西省
王云五
1968年
甘肃省
王世杰
黑龙江省
1969年
青海省
王任重
上海市
1970年
1971年
江苏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王观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72年
浙江省
王昆仑
1973年
安徽省
王学文
二 研究成果
1974年
福建省
王建安
(一) 论文
(二) 著作、工具书
1975年
江西省
王洪文
王炳南
山东省
三 文献索引
1976年
韦国清
(一) 政治
河南省
文献资料
(二) 经济
党、政、军、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组织沿革和领导成员名录
乌兰夫
湖北省
湖南省
(一) 中央
(三) 科教文卫
邓初民
邓颖超
广东省
中国共产党
(四) 军事
(五) 外交
邓稼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广西省
湖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孔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四川省
甘苦
叶圣陶
中国人民解放军
贵州省
各民主党派
叶剑英
西藏省
陕西省
人民团体
史良
二 各省、市、自治区
甘肃省
包惠僧
成仿吾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大军区
青海省
吕振羽
宁夏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朱光潜
二 研究成果
朱良才
河北省
山西省
朱蕴山
(一) 论文
(二) 著作、工具书
华罗庚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三 文献索引
冯友兰
庄希泉
吉林省
(一) 政治
(二) 经济
刘斐
黑龙江省
上海市
刘开渠
(三) 文化 教育 科技
刘宁一
江苏省
(四) 军事
刘伯承
(五) 外交
浙江省
刘澜波
安徽省
齐燕铭
福建省
江青
江西省
安子文
山东省
许世友
河南省
许德珩
湖北省
阳翰笙
湖南省
纪登奎
广东省
孙连仲
广西壮族自治区
孙冶方
四川省
孙晓村
贵州省
严家淦
云南省
苏振华
西藏自治区
杨勇
陕西省
杨森
甘肃省
杨秀峰
青海省
杨献珍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李达
二 研究成果目录
李一氓
(一) 论文
李先念
(二) 著作、工具书
李汝祺
三 主要文献资料索引
李伯钊
(一) 政治
李维汉
(二) 经济
吴有训
(三) 教科文卫
何长工
(四) 军事
何应钦
(五) 外交
何思源
沙千里
沙孟海
宋庆龄
宋时轮
张群
张友渔
张文裕
张申府
张发奎
张孝骞
张志让
张国焘
张国基
张鼎丞
陈少敏
陈再道
陈永贵
陈伯达
陈奇涵
陈望道
茅盾
茅以升
林枫
林巧稚
欧阳钦
罗明
罗瑞卿
季方
周扬
周立波
周至柔
周建人
周培源
胡乔木
胡厥文
胡愈之
胡耀邦
侯宝林
侯学煜
俞平伯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顾祝同
聂荣臻
爱新觉罗·溥杰
钱三强
钱之光
钱昌照
徐向前
郭沫若
梁漱溟
曹靖华
黄镇
黄永胜
黄克诚
萧三
萧华
萧劲光
萨空了
章乃器
康克清
蒋经国
蒋南翔
韩先楚
粟裕
程子华
童第周
鲍尔汉
蔡畅
缪云台
廖承志
谭绍文
谭震林
潘汉年
大事记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1-3月
大事记(台湾)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1-3月
文献资料
一 党、政、军、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组织沿革和领导成员名录
(一) 中央
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
中央顾问委员会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央直属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国家主席、副主席
国务院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各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各人民团体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谊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各总部、各军兵种
各大军区
(二) 省、市、自治区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二 研究成果目录
(一) 著作
1. 专著、教材
2. 工具书、参考资料
(二) 论文
三 文献目录
(一) 文献书目
(二) 文献目录
1. 讲话·决议·决定·指示·信函
2. 法律·条例·规定·办法·条约
(1) 政治 法律
(2) 经济
(3) 科教文卫
(4) 军事
(5) 外交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Research report on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b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1996-1997),Chinese society advancing along the course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both material progress and cultural and ethical progres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