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吴晗论明史》是明史研究大家吴晗集大成之作,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大明王朝,深刻揭示明朝历史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内容涵盖了明朝政治、制度、社会、人物等各个方面,他以珍贵史料为基础,引经据典,小心求证,尽可能真实真正地还原大明王朝,深刻揭示明朝历史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文字通俗易懂,可读性很强,也是一部大众喜欢的历史普及读物。
目录
*编 政治大势
明太祖的建国…………………………………………………………………… 2
明成祖迁都北京……………………………………………………………… 18
明代靖难之役与国都北迁…………………………………………………… 22
胡惟庸党案考………………………………………………………………… 36
明初的恐怖政治……………………………………………………………… 59
明成祖仁宗景帝之死及其他………………………………………………… 69
北“虏”南倭问题…………………………………………………………… 70
东林党之争…………………………………………………………………… 78
论晚明“流寇”……………………………………………………………… 87
建州女真问题………………………………………………………………… 91
第二编 制度变迁
明代的军兵…………………………………………………………………… 98
明初的学校…………………………………………………………………… 135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152
明教与大明帝国……………………………………………………………… 160
明代的科举情况和绅士特权………………………………………………… 186
明代的殉葬制度……………………………………………………………… 189
明初卫所制度之崩溃………………………………………………………… 191
第三编 世情百态
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00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224
郑和下西洋…………………………………………………………………… 231
明代之农民…………………………………………………………………… 237
明代的奴隶和奴变…………………………………………………………… 256
明代的新仕宦阶级,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关系及其生活…………… 261
记大明通行宝钞……………………………………………………………… 309
《明史》小评………………………………………………………………… 320
《明史》中的小说…………………………………………………………… 326
《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 342
第四编 风云人物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 368
海瑞的故事…………………………………………………………………… 376
论海瑞………………………………………………………………………… 387
况钟和周忱…………………………………………………………………… 403
戚继光练兵…………………………………………………………………… 412
衍圣公和张天师……………………………………………………………… 414
献身于祖国地理调查研究工作的徐霞客…………………………………… 415
谈迁和《国榷》……………………………………………………………… 419
关于魏忠贤…………………………………………………………………… 431
“社会贤达”钱牧斋………………………………………………………… 436
阮圆海………………………………………………………………………… 447
爱国学者顾炎武……………………………………………………………… 449
【书摘与插画】
明太祖的建国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国家的含义。近几年来的学术讨论中,有人往往把我们这个时代关于国家的含义等同于历史上的国家的含义。这是错误的、不科学的。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包括政府、土地、人民、主权各个方面。由于政权性质的不同,国家可以分为好几类,有人民民主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等等。历史上国家的含义就跟这不一样。简单地说:历史上的国家只能是某一个家族的政权,不能把它等同于今天我们所说的国家。曹操的儿子曹丕临死前写了一篇遗嘱,说:自古无不亡之国。这里所说的“国”是什么呢?就是指某个家族的政权,是指刘家的、赵家的、李家的或者朱家的政权。这些政权经常更替,一个灭亡了,另一个起来。所以曹丕说自古无不亡之国。但是一个政权灭亡了,当时的国家是不是也灭亡了呢?没有。譬如汉朝刘家的政权被推翻了,曹操的儿子做了皇帝,还是有三国,我们的历史并没有中断。曹家的政权被推翻了,司马氏做了皇帝,国家也没有灭亡。所以,历史上的所谓亡国,就是指某一个家族的政权被推翻,国家还是存在的,人民还是存在的。因此我们所说的明太祖建国,也是指他建立的朱家的政权。这个国跟我们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本质的不同,它只代表一个家族、一个集团的利益,而不代表整个民族的共同的利益。把这个含义弄清楚,我们才可以讲下面的问题,就是朱元璋的政权依靠的是什么。
―、土地关系问题
要讲土地关系问题,不能不概括地讲讲当时的基本情况。在十四世纪中叶,大致是从1348年到1368年的二十年中间,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农民战争。规模之大,几乎遍及全国,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中南,到处都有农民战争发生。不单是有汉族农民参加,各地的少数民族也参加了,如东北的女真族(就是后来的建州族)、西南的回族都参加了斗争的行列。时间之久,前
后达二十年。战争激烈的情况,在整个历史上都是少有的。
在二十年的战争中,反对元朝的军事力量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体系:一支是红军。因为参加起义的人都在头上包一块红布作为标志,在当时政府的文书上称为“红军”,也有个别的叫作“红巾军”。这是反对元朝的主要力量。
现在有些历史学家不大愿用“红军”这个名称,大都称为“红巾军”。大概有这样一个顾虑:怕把历史上的红军同我们党建立的红军等同起来。在我的记忆里有这样一件事:大约二十年前,国民党政府的一个什么馆,要我写明史。书写好之后交给他们看,他们什么意见也提不出来,*后说:你这上面写的“红军”改不改?要改就出版,不改就不出版。我说:不出版拉倒!(这本书现在没有出版)他们怕红军,不但怕今天的红军,也怕历史上元朝的红军,因此他们要我改掉。我不改,因为根据历史记载,这支起义军本来就是红军,不是白军。这不说明什么政治内容,而只是说他们头上包了一块红布而已。红军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东边活动,一部分在西边活动。具体说,东边是指今天的安徽、河南、河北一带,西边是指江汉流域(长江、汉水流域)。江汉地区的红军很多,包括“北锁红军”和“南锁红军”。反对元朝的另一支军事力量是非红军系统:在浙江有方国珍,在元末的反元斗争中,他起兵*早;在江苏有张士诚;在福建有陈友定。这几支军队都不属于红军系统。当时为什么能爆发这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我想在讲元朝历史的时候已提到了,这里就不再重复。
......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