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第三集,文学理论卷三
副标题:无
分类号:
ISBN:978753213545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新文学大系》是“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优秀成果的作品总集,是中国出版界几代出版人延续了七十余年努力编纂的一项系统工程。
《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1976-2000)选文时限二十五年,基本涵盖了整个“新时期文学”。在经历了十年文学凋零时期后,中国新文学重新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各种门类的文学创作硕果累累。为了全面反映这二十五年新文学的创作业绩,本辑《大系》增加了微型小说和儿童文学两个门类,篇幅也增加到三十册,总字数约二千万字。
入选作品,一仍前例,原则上采用首次发表和初次出版的版本,文中除错别字外,不作任何改动。文末注明出处。这一时期发表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作家的新文学作品,一并列选。入选的作品,分类编排于各分卷之中,不另立册。篇目排列,理论卷、儿童文学卷和史料·索引卷按专题分类排列,同一专题下以文章发表或出版先后为序;其他分卷均以作品发表或出版先后为序,同一作者有多篇作品入选,其篇目按时间先后排列一处。
本书为系列之《第三集·文学理论卷三》。
目录
小说评论
关于张沽作品的断想
净化人的心灵——读《宗璞小说散文选》
立体的和交叉的——读刘心武《立体交叉桥》有感
论陈奂生——什么是陈奂生性格?
邓友梅近作中的民俗美
山里人的赤忱歌手——古华论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读张承志《北方的河》
三论陆文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张贤亮——兼谈俄罗斯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忏悔”主题
马原的叙述圈套
古老大地的沉默——漫说《厚土》
不相信的和不愿意相信的——关于三位“寻根”派作家的创作
刘恒论——对刘恒小说创作的回顾性阅读
当代西绪福斯神话——史铁生小说的心理透视
带着喜剧色调的悲剧——李晓小说论
从历史的拯救到历史的诊断
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路遥论
在凡俗人生的背后——方方小说(从《风景》到《一唱三叹》)阅读笔记
空缺与重复:格非的叙事策略
躲避崇高
王安忆的新神话——一个理论探讨
贾平凹论
废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论
接近于无限透明的人格理想——关于朱苏进的两部中篇新作
大地守夜人——张炜论
戏弄和谋杀:追忆乌托邦的一种语言策略——诡论王蒙
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
《马桥词典》:敞开和囚禁
与诗同行——韩东小说论
李洱:与日常存在照面
南方的堕落与诱惑——小说“小说
林白论
城市人的经验与叙述——关于陈村的《鲜花和》
莫言:恋乳的痴狂
让时间倒流_——阎连科的《日光流年》
毕飞宇的短篇精神
探访人的隐秘心灵——读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
诗歌评论
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
在诗歌的十字架上——论舒婷
女性诗歌:从黑夜到白昼——读翟永明的组诗《女人》
辉煌的生命空间——论杨炼的组诗
郑敏:从现代到后现代
台湾诗人论札(洛夫论·痖弦论)
食指论
北岛,或关于一代人的“成长小说”
先知之门——海子与骆一禾论纲
飞行的高度——论于坚从《0档案》到《飞行》的诗学价值
曾卓的潜在写作:1955-1976
散文、戏剧评论
从生活出发——评话剧《丹心谱》
报告文学的新开拓——读《哥德巴赫猜想》
赞《陈毅市长》
生机在于创新——《魔方》的联想
释《野人》——观剧散记
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民族和时代的良知——读邵燕祥新时期杂文
现时的五位散文家
论90年代的中国散文现象
北京散文作家论
王小波随笔文体的道德实践
无边的写作——《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序
刘亮程的哲学
“与永恒拔河”的人——隔岸妄论余光中
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论余秋雨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关于张沽作品的断想
净化人的心灵——读《宗璞小说散文选》
立体的和交叉的——读刘心武《立体交叉桥》有感
论陈奂生——什么是陈奂生性格?
邓友梅近作中的民俗美
山里人的赤忱歌手——古华论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读张承志《北方的河》
三论陆文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张贤亮——兼谈俄罗斯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忏悔”主题
马原的叙述圈套
古老大地的沉默——漫说《厚土》
不相信的和不愿意相信的——关于三位“寻根”派作家的创作
刘恒论——对刘恒小说创作的回顾性阅读
当代西绪福斯神话——史铁生小说的心理透视
带着喜剧色调的悲剧——李晓小说论
从历史的拯救到历史的诊断
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路遥论
在凡俗人生的背后——方方小说(从《风景》到《一唱三叹》)阅读笔记
空缺与重复:格非的叙事策略
躲避崇高
王安忆的新神话——一个理论探讨
贾平凹论
废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论
接近于无限透明的人格理想——关于朱苏进的两部中篇新作
大地守夜人——张炜论
戏弄和谋杀:追忆乌托邦的一种语言策略——诡论王蒙
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
《马桥词典》:敞开和囚禁
与诗同行——韩东小说论
李洱:与日常存在照面
南方的堕落与诱惑——小说“小说
林白论
城市人的经验与叙述——关于陈村的《鲜花和》
莫言:恋乳的痴狂
让时间倒流_——阎连科的《日光流年》
毕飞宇的短篇精神
探访人的隐秘心灵——读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
诗歌评论
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
在诗歌的十字架上——论舒婷
女性诗歌:从黑夜到白昼——读翟永明的组诗《女人》
辉煌的生命空间——论杨炼的组诗
郑敏:从现代到后现代
台湾诗人论札(洛夫论·痖弦论)
食指论
北岛,或关于一代人的“成长小说”
先知之门——海子与骆一禾论纲
飞行的高度——论于坚从《0档案》到《飞行》的诗学价值
曾卓的潜在写作:1955-1976
散文、戏剧评论
从生活出发——评话剧《丹心谱》
报告文学的新开拓——读《哥德巴赫猜想》
赞《陈毅市长》
生机在于创新——《魔方》的联想
释《野人》——观剧散记
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民族和时代的良知——读邵燕祥新时期杂文
现时的五位散文家
论90年代的中国散文现象
北京散文作家论
王小波随笔文体的道德实践
无边的写作——《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序
刘亮程的哲学
“与永恒拔河”的人——隔岸妄论余光中
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论余秋雨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第三集,文学理论卷三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