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机动车辆保险合同与风险因素研究》内容简介:机动车辆保险一直都是财产保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机动车辆在我国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机动车辆保险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险种。机动车辆保险经营状况的好坏已直接影响到财产险公司的商业利润和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机动车辆保险合同与风险因素研究》从微观市场角度对整个机动车辆保险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借助保险公司自身丰富的微观结构数据库所做的实证分析得到了许多有意义和建设性的结论。这些结论对于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结构和机制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机动车辆保险合同与风险因素研究》适用于高校数量经济学、保险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高校教师、研究机构及财产保险业界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研究
1.2.2 机动车辆保险产品定价的精算研究
1.2.3 本书中计量方法和预测模型相关文献综述
1.3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逆向选择模型的实证研究
1.3.2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机动车辆保险产品的定价研究
1.3.3 机动车辆保险市场风险因素的分析
1.3.4 机动车辆保险市场核保系统构建的实证研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机动车辆保险基础
2.1 机动车辆保险简介
2.1.1 机动车辆保险概述
2.1.2 机动车辆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2.2 机动车辆保险合同
2.2.1 财产保险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2.2.2 新保险法与财产保险合同
2.2.3 机动车辆保险合同的原则及理赔对策
2.3 机动车辆保险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2.3.1 车辆风险因素
2.3.2 人的风险因素
2.4 机动车辆保险人风险管理概述
2.4.1 机动车辆保险风险管理的目标
2.4.2 机动车辆保险风险管理的程序
2.4.3 机动车辆保险风险管理的策略
2.5 机动车辆保险公司的竞争风险
2.5.1 市场竞争对手的风险
2.5.2 非竞争对手的风险
2.5.3 汽车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2.5.4 汽车修理商和销售商的道德风险
2.6 保险公司产品设计营销及核保风险分析
2.6.1 产品设计的风险
2.6.2 产品营销决策的风险
2.6.3 核保环节的管理风险
2.6.4 资金回收管理风险
第3章 我国机动车辆保硷的发展
3.1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现状
3.2 我国机动车辆交强险与交通事故理赔
3.2.1 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概述
3.2.2 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理解
3.2.3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涉及的两个法律关系
3.2.4 《交强险条例》实施后的理赔处理
3.3 改革后的我国机动车辆保险经营
3.3.1 《交强险条例》的实施对于保险公司经营方式调整的要求
3.3.2 《交强险条例》的实施对保险公司现有业务的影响
3.3.3 财产保险公司整合资源,积极应对《交强险条例》的实施
第4章 实证研究的理论背景
4.1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保险市场
4.1.1 保险市场非对称信息概述
4.1.2 保险市场的非对称信息之一——道德风险
4.1.3 保险市场的非对称信息之二——逆向选择
4.1.4 保险市场信息非对称产生的弊端
4.1.5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最优保险合约
4.2 非对称机动车辆保险市场均衡的经济学分析
4.2.1 信息非对称的多角度分类
4.2.2 道德风险下市场均衡的经济学分析
4.2.3 逆向选择下市场均衡的经济学分析
4.3 机动车辆保险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4.3.1 行为经济理论与保险消费
4.3.2 机动车辆保险个人消费者购买决策分析
4.4 机动车辆保险产品的定价理论
4.4.1 保险业经营的理论基础——大数法则
4.4.2 机动车辆保费厘定的基本原则
4.4.3 纯保费
4.4.4 安全附加与费用附加
4.4.5 奖惩系统BMS
4.4.6 我国奖惩系统的历史沿革
第5章 非对称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保硷行为的实证研究
5.1 逆向选择模型的讨论与分析
5.1.1 投保范围与风险事故的相关性
5.1.2 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信息占优
5.1.3 不同保险人之间的信息差异
5.1.4 新老客户不同的保单价格形成机制
5.2 数据与统计描述
5.2.1 保险公司及数据记录
5.2.2 我国现行的机动车辆保险相关规定
5.2.3 综合统计
5.3 投保额度与保险事故的相关性
5.3.1 “投保范围一保险事故”相关性的检验
5.3.2 保险事故的损失额分析
5.3.3 新驾照获得的保单持有人与有驾驶经验的保单持有人分析
5.4 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上的信息
5.4.1 被保险人的信息学习
5.4.2 保险人的信息学习
5.4.3 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双方信息占有的联合效应分析
5.4.4 新老保户不同的风险预期
5.4.5 新老客户带给保险公司的不同利润
5.5 关于道德风险
5.6 结论
第6章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产品合理定价的实证分析
6.1 损失分布的计量模型
6.1.1 索赔计数模型(countdatamodels)
6.1.2 数据、变量和计量结果
6.2 最优的奖惩系统(bonus—malussystem)
6.2.1 广义模型
6.2.2 广义BMS的应用
6.3 结论
第7章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风险的实证研究
7.1 实证分析的统计数据及相关描述
7.1.1 被保险人或驾驶员特征
7.1.2 被保险车辆的特征
7.1.3 被保险车辆和被保险人风险行为特征
7.2 模型设定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介绍
7.2.1 分位点回归(QuantileRegression,简称QR)
7.2.2 受限因变量的分位点回归(CensoredQuantileRegression,简称CQR)
7.2.3 统计结果及其分析
7.3 结论
第8章 机动车辆保险市场核保系统的构建
8.1 引言
8.1.1 保险公司核保工作可以降低市场上的信息非对称现象
8.1.2 保险公司核保部门可以产生“核保利润”
8.1.3 核保工作可以分散经营风险
8.1.4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核保的现状
8.1.5 我国目前核保工作滞后的成因分析
8.2 研究方法介绍
8.3 数据来源与相关解释变量
8.4 变量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
8.4.1 各变量是否对核保通过与否的差异性检验
8.4.2 正态分布检验
8.4.3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
8.4.4 Logit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8.5 构建核保评分表
8.6 结论
第9章 我国机动车辆保硷市场化仍需关注的问题
9.1 需要在改革深化中逐步解决的问题
9.1.1 保险公司体制机制尚未根本转变
9.1.2 数据积累和非寿险精算基础薄弱
9.1.3 信息共享机制十分欠缺
9.1.4 产品的差异化和费率的科学性需要增强
9.1.5 条款费率的简洁通俗性有待提高
9.1.6 市场违规行为仍然存在并有新的变化
9.2 保险金额确定与赔偿处理的改革
9.2.1 保险金额确定与赔偿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2.2 造成矛盾争议的原因
9.2.3 机动车辆保险金额确定与赔偿方式试析
9.3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改革市场化探析
9.3.1 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回顾
9.3.2 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意义
9.3.3 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条件尚未完全成熟
9.3.4 对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几点想法
9.4 加强和完善机动车辆保险核保工作的思考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总结
10.2 相关政策建议
10.2.1 构建保险业诚信体系
10.2.2 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10.2.3 提高保险公司治理水平
10.2.4 修改和订立代理手续费相关法规
10.2.5 防范机动车辆保险承保风险
10.2.6 防范机动车辆保险理赔风险
10.3 主要贡献
10.4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A 单变量BMS与广义BMS的介绍
附录B 删失分位点回归的计算
附录C 分位点回归方法的软件实现
附录D Pearson拟合优度X2检验
附录E 成对数均值比较的U检验
参考文献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研究
1.2.2 机动车辆保险产品定价的精算研究
1.2.3 本书中计量方法和预测模型相关文献综述
1.3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逆向选择模型的实证研究
1.3.2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机动车辆保险产品的定价研究
1.3.3 机动车辆保险市场风险因素的分析
1.3.4 机动车辆保险市场核保系统构建的实证研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机动车辆保险基础
2.1 机动车辆保险简介
2.1.1 机动车辆保险概述
2.1.2 机动车辆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2.2 机动车辆保险合同
2.2.1 财产保险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2.2.2 新保险法与财产保险合同
2.2.3 机动车辆保险合同的原则及理赔对策
2.3 机动车辆保险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2.3.1 车辆风险因素
2.3.2 人的风险因素
2.4 机动车辆保险人风险管理概述
2.4.1 机动车辆保险风险管理的目标
2.4.2 机动车辆保险风险管理的程序
2.4.3 机动车辆保险风险管理的策略
2.5 机动车辆保险公司的竞争风险
2.5.1 市场竞争对手的风险
2.5.2 非竞争对手的风险
2.5.3 汽车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2.5.4 汽车修理商和销售商的道德风险
2.6 保险公司产品设计营销及核保风险分析
2.6.1 产品设计的风险
2.6.2 产品营销决策的风险
2.6.3 核保环节的管理风险
2.6.4 资金回收管理风险
第3章 我国机动车辆保硷的发展
3.1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现状
3.2 我国机动车辆交强险与交通事故理赔
3.2.1 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概述
3.2.2 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理解
3.2.3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涉及的两个法律关系
3.2.4 《交强险条例》实施后的理赔处理
3.3 改革后的我国机动车辆保险经营
3.3.1 《交强险条例》的实施对于保险公司经营方式调整的要求
3.3.2 《交强险条例》的实施对保险公司现有业务的影响
3.3.3 财产保险公司整合资源,积极应对《交强险条例》的实施
第4章 实证研究的理论背景
4.1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保险市场
4.1.1 保险市场非对称信息概述
4.1.2 保险市场的非对称信息之一——道德风险
4.1.3 保险市场的非对称信息之二——逆向选择
4.1.4 保险市场信息非对称产生的弊端
4.1.5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最优保险合约
4.2 非对称机动车辆保险市场均衡的经济学分析
4.2.1 信息非对称的多角度分类
4.2.2 道德风险下市场均衡的经济学分析
4.2.3 逆向选择下市场均衡的经济学分析
4.3 机动车辆保险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4.3.1 行为经济理论与保险消费
4.3.2 机动车辆保险个人消费者购买决策分析
4.4 机动车辆保险产品的定价理论
4.4.1 保险业经营的理论基础——大数法则
4.4.2 机动车辆保费厘定的基本原则
4.4.3 纯保费
4.4.4 安全附加与费用附加
4.4.5 奖惩系统BMS
4.4.6 我国奖惩系统的历史沿革
第5章 非对称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保硷行为的实证研究
5.1 逆向选择模型的讨论与分析
5.1.1 投保范围与风险事故的相关性
5.1.2 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信息占优
5.1.3 不同保险人之间的信息差异
5.1.4 新老客户不同的保单价格形成机制
5.2 数据与统计描述
5.2.1 保险公司及数据记录
5.2.2 我国现行的机动车辆保险相关规定
5.2.3 综合统计
5.3 投保额度与保险事故的相关性
5.3.1 “投保范围一保险事故”相关性的检验
5.3.2 保险事故的损失额分析
5.3.3 新驾照获得的保单持有人与有驾驶经验的保单持有人分析
5.4 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上的信息
5.4.1 被保险人的信息学习
5.4.2 保险人的信息学习
5.4.3 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双方信息占有的联合效应分析
5.4.4 新老保户不同的风险预期
5.4.5 新老客户带给保险公司的不同利润
5.5 关于道德风险
5.6 结论
第6章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产品合理定价的实证分析
6.1 损失分布的计量模型
6.1.1 索赔计数模型(countdatamodels)
6.1.2 数据、变量和计量结果
6.2 最优的奖惩系统(bonus—malussystem)
6.2.1 广义模型
6.2.2 广义BMS的应用
6.3 结论
第7章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风险的实证研究
7.1 实证分析的统计数据及相关描述
7.1.1 被保险人或驾驶员特征
7.1.2 被保险车辆的特征
7.1.3 被保险车辆和被保险人风险行为特征
7.2 模型设定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介绍
7.2.1 分位点回归(QuantileRegression,简称QR)
7.2.2 受限因变量的分位点回归(CensoredQuantileRegression,简称CQR)
7.2.3 统计结果及其分析
7.3 结论
第8章 机动车辆保险市场核保系统的构建
8.1 引言
8.1.1 保险公司核保工作可以降低市场上的信息非对称现象
8.1.2 保险公司核保部门可以产生“核保利润”
8.1.3 核保工作可以分散经营风险
8.1.4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核保的现状
8.1.5 我国目前核保工作滞后的成因分析
8.2 研究方法介绍
8.3 数据来源与相关解释变量
8.4 变量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
8.4.1 各变量是否对核保通过与否的差异性检验
8.4.2 正态分布检验
8.4.3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
8.4.4 Logit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8.5 构建核保评分表
8.6 结论
第9章 我国机动车辆保硷市场化仍需关注的问题
9.1 需要在改革深化中逐步解决的问题
9.1.1 保险公司体制机制尚未根本转变
9.1.2 数据积累和非寿险精算基础薄弱
9.1.3 信息共享机制十分欠缺
9.1.4 产品的差异化和费率的科学性需要增强
9.1.5 条款费率的简洁通俗性有待提高
9.1.6 市场违规行为仍然存在并有新的变化
9.2 保险金额确定与赔偿处理的改革
9.2.1 保险金额确定与赔偿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2.2 造成矛盾争议的原因
9.2.3 机动车辆保险金额确定与赔偿方式试析
9.3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改革市场化探析
9.3.1 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回顾
9.3.2 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意义
9.3.3 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条件尚未完全成熟
9.3.4 对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几点想法
9.4 加强和完善机动车辆保险核保工作的思考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总结
10.2 相关政策建议
10.2.1 构建保险业诚信体系
10.2.2 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10.2.3 提高保险公司治理水平
10.2.4 修改和订立代理手续费相关法规
10.2.5 防范机动车辆保险承保风险
10.2.6 防范机动车辆保险理赔风险
10.3 主要贡献
10.4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A 单变量BMS与广义BMS的介绍
附录B 删失分位点回归的计算
附录C 分位点回归方法的软件实现
附录D Pearson拟合优度X2检验
附录E 成对数均值比较的U检验
参考文献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机动车辆保险合同与风险因素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