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说”与中国现代美学观念的生成

副标题:无

作   者:牟春

分类号:

ISBN:978754581374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移情”,即“感情移入”,意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将自我情感与生命移入无情感无生命的物质材料,使后者成为“美”的对象。西方“移情说”自进入中国以来,便成了中国现代美学重要的理论资源,也成了支撑朱光潜美学理论的两大核心概念之一。作为中国现代较重要的美学先驱之一,朱光潜在前人介绍与诠释的基础上,对“移情说”进行了批判与修正,并成为了“移情说”在中国的推举者和代言人。朱光潜美学在很大程度上鉴证了中国美学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和发展,也展现了中西美学观念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因此关于朱光潜对“移情说”接受与运用的探讨,正是对中国现代美学观念之生成的探讨。本书除梳理朱光潜对西方“移情说”的接受与运用,讨论“移情说”在朱光潜的美学理论建构与诗学实践方面的影响之外,也以此一面相为例,重新审视中西美学观念在中国现代美学观念生成过程中的碰撞、误解与融合,反省中西美学主客统一这一理想追求。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移情说”与中国美学的草创
第一节 全面移植:吕潋、黄忏华引入“移情说”
第二节 亦步亦趋:陈望道的移情简论
第三节 诠释偏离:范寿康的二元审美移情观
第四节 会通中西:朱光潜借鉴“移情说”的独特旨趣

第二章 批驳与论争:以朱光潜的“移情说”为中心
第一节 《新美学》对“移情说”的批评
第二节 1956年有关移情问题的“大讨论”
第三节 “移我情”与“移世界”

第三章 朱光潜对立普斯“移情说”的接受与理解
第一节 立普斯“移情说”的美学观念背景
第二节 朱光潜对“移情说”所坐落的观念背景的接受
第三节 朱光潜在“物”上的犹疑:“物的情趣”、“物的意态”和“物的姿态”
第四节 海内外学者对朱光潜接受立普斯“移情说”的评价

第四章 移情还是感应——朱光潜论“有我之境”
第一节 朱光潜对立普斯“移情说”的批评
第二节 朱光潜在“移情说”上的论述矛盾
第三节 “移情作用”和“有我之境”
第四节 感应:艺术思维、原始思维、儿童思维的同构现象

第五章 朱光潜以“移情说''解读《新科学》的尝试
第一节 维柯对”诗性智慧“的两重叙述
第二节 “神学诗人”眼中的灵动之物
第三节 “移情说”——一种时代错置的理解
第四节 感应思维:中国传统思想中发达的“诗性智慧”

第六章 朱光潜的诗学理论与其论诗实践之间的矛盾
第一节 “移情说”在《诗论》中的位置
第二节 浪漫主义移情说颠覆机械自然观的尝试
第三节 朱光潜诗学反省中的“被动自然”
第四节 “移情说”与朱光潜论诗实践的矛盾

第七章 审美意识与“器官感觉”
第一节 立普斯和谷鲁斯围绕“器官感觉”的争论及其实质
第二节 浮龙·李“定位”移情现象
第三节 “折衷调和”——朱光潜介入争论的方式

结语 朱光潜的主客统一理想与他的“移情说”
主要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移情说”与中国现代美学观念的生成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