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是我国极重要的古典文献,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奠定了中国人看待世界与为人处世的哲学基础。宋元以后,是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在古代有极大的影响。
《论语》由孔子门人辑录,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与教育原则,其突出的思想是以德治国,实行仁政,推崇仁与孝,主张推己及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发挥了孔子的仁政思想,提倡以德服人及“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以民为先、保障人民权利、为民制产的民本思想,主张人性本善,要培养人的礼义廉耻四端,加强人格修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发扬大丈夫的浩然之气。《孟子》一书语言晓畅,平实精炼,也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名著,对我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强调修己治人,治国平天下,是沟通内圣外王的基础,提出了中国人进修的次第。
《中庸》传为孔子孙子子思所著,提出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中正平和,做人的*境界就是天人合一。
本书《论语》《孟子》由杨逢彬译注,《大学》《中庸》由欧阳祯人译注。杨逢彬传承了杨树达、杨伯峻先生的朴学传统,又结合现代语言学的成果,对《论语》、《孟子》的研究与译注已超越了前贤。欧阳祯人长期给武汉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讲读《大学》、《中庸》,有《大学》《中庸》有深刻的领会与深入的研究。
本译注语言通俗流畅,内容精准扎实,是极好的《四书》之门之选,读者通读本书,可以深切领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在生活与工作中,完善自我,创造佳绩。
【目录】
中国文化与中国梦
导读
《论语》译注
学而篇*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尧曰篇第二十
《大学》译注
《中庸》译注
【免费在线读】
学而篇*
1?1 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乎?”
注释:
①子:《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前551—前479)。
②时:按一定的时间,定时。
③说:“悦”在上古的时候写成“说”,“说”就是“悦”的古字;喜悦、高兴的意思。
④愠(yùn):怨恨。
译文:
孔子说:“学过了,再定时地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2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
注释:
①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33岁。
②弟(tì):“悌”的古字,弟弟对兄长的正确态度。
③鲜(xiǎn):少。
④未之有也:可以理解为“未有之也”;先秦时代,否定句中宾语若是“之”,一般放在动词之前。
⑤与:“欤”的古字。
译文:
有子说:“他的为人,既孝顺父母,又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很少;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是从来没有的。君子专注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1?3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注释:
①巧言令色:巧,高明,有技巧,这里指说话动听;令,美,善,这里用以形容满脸堆笑的谄媚样子;色,脸色。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这种人,是没有多少仁德的。”
1?4 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传不习乎?”
注释:
①曾子(前505—前435):孔子学生,名参(shēn),字子舆,南武城(在今山东枣庄市附近)人,比孔子小46岁。
②三省(xǐng):多次地反省。“三”、“九”等字,一般表示次数多,不是实数。如果这“三”字是实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就应当是“吾日省吾身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这里所反省的恰恰是三件事,只是巧合罢了。
③信:诚。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1?5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②,节用而爱人③,使民以时④。”
注释:
①道千乘(shèng)之国:道,治理;千乘之国,乘,用四匹马拉的兵车。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在孔子之时已经不是大国。
②敬事:敬业,工作严肃认真。
③人:孔子时代,“人”常常指他人,“爱人”即爱别人,爱他人。有人说《论语》中的“人”都指奴隶主,“民”指奴隶,是经不起文献的检验的。
④使民以时:古代以农业为主,“使民以时”就是《孟子·梁惠王上》的“不违农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具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办事要严肃认真,诚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他人,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目录
中国文化与中国梦
导读
《论语》译注
学而篇*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尧曰篇第二十
《大学》译注
《中庸》译注
【免费在线读】
学而篇*
1?1 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乎?”
注释:
①子:《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前551—前479)。
②时:按一定的时间,定时。
③说:“悦”在上古的时候写成“说”,“说”就是“悦”的古字;喜悦、高兴的意思。
④愠(yùn):怨恨。
译文:
孔子说:“学过了,再定时地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2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
注释:
①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33岁。
②弟(tì):“悌”的古字,弟弟对兄长的正确态度。
③鲜(xiǎn):少。
④未之有也:可以理解为“未有之也”;先秦时代,否定句中宾语若是“之”,一般放在动词之前。
⑤与:“欤”的古字。
译文:
有子说:“他的为人,既孝顺父母,又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很少;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是从来没有的。君子专注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1?3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注释:
①巧言令色:巧,高明,有技巧,这里指说话动听;令,美,善,这里用以形容满脸堆笑的谄媚样子;色,脸色。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这种人,是没有多少仁德的。”
1?4 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传不习乎?”
注释:
①曾子(前505—前435):孔子学生,名参(shēn),字子舆,南武城(在今山东枣庄市附近)人,比孔子小46岁。
②三省(xǐng):多次地反省。“三”、“九”等字,一般表示次数多,不是实数。如果这“三”字是实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就应当是“吾日省吾身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这里所反省的恰恰是三件事,只是巧合罢了。
③信:诚。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1?5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②,节用而爱人③,使民以时④。”
注释:
①道千乘(shèng)之国:道,治理;千乘之国,乘,用四匹马拉的兵车。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在孔子之时已经不是大国。
②敬事:敬业,工作严肃认真。
③人:孔子时代,“人”常常指他人,“爱人”即爱别人,爱他人。有人说《论语》中的“人”都指奴隶主,“民”指奴隶,是经不起文献的检验的。
④使民以时:古代以农业为主,“使民以时”就是《孟子·梁惠王上》的“不违农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具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办事要严肃认真,诚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他人,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作者简介】
杨逢彬,湖南长沙人,国学大师杨树达先生的嫡孙,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的堂侄,师承夏渌先生、郭锡良先生。曾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研究古代文献、古文字与古汉语语法。著有《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论语新注新译》《孟子新注新译》等书。
欧阳祯人,湖北建始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阳明学研究》杂志执行主编,湖北省《周易》研究学会副会长,出版专著20多部,对中国哲学史有独到的研究。
论语 大学 中庸译注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