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与反方法——基于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对话

副标题:无

作   者:张文喜 著

分类号:

ISBN:978756434576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导论: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合法性 1第一章 “说”与哲学的正当性危机 3第一节 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危机的交错 3第二节 专业之思与语言游戏 8第三节 以谁的名义“说”? 12第二章 人文学问与人的存在论问题 19第一节 “有价值的事物”与“世界”的显示 20第二节 关于各门科学之准线和人的存在论问题 24第一篇 人文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的准备性分析 29第一章 事实和价值问题的阿里阿德涅之线 30第一节 事实和价值分离的存在论根源 31第二节 作为可能具有意义的价值相对主义及其讨论 44第二章 “我”与“观点”:相对主义与优势地位主义 53第一节 人文研究与主观预设 53第二节 说“我”是否可能,作者是谁? 55第三节 相对主义的出路问题 63第二篇 古典理性主义方法批判 72第一章 思想方法奠基之阿基米德点 73第一节 笛卡尔式的沉思 73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的“开端”问题 86第三节 先验方法的失与得 93第二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逻辑 100第一节 道德科学的逻辑 102第二节 “道德科学”的方法具体化路径 109第三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两栖性” 115第三章 逻辑学的基本问题和关于思想的规则问题 126第一节 预备性思考 127第二节 逻辑学的本质和有效性问题 135第三节 心理学和逻辑学纠缠在一起的结 143第四节 逻辑学与数学的关系 154第三篇 理解的命运 164第一章 理解之为人文科学奠基 165第一节 在何种意义上理解是人文科学的方法 166第二节 哲学解释学性质的若干断想 173第三节 狄尔泰解释学的心理学指向 181第四节 作为人文科学基础之认识论的奠基 187第五节 哲学作为“经历”的困难 192第二章 解释学的存在论转向 198第一节 存在论解释学的基本理解 199第二节 实际性解释学 204第三节 对作为“理论的”人文科学的批判 217第四节 生活之丰富性与释义学现象学 226第三章 期待共识 235第一节 “真理与方法”,还是“真理或方法” 235第二节 哲学解释学的诉求 244第三节 艺术与真理揭示的途径 250第四节 伽达默尔贬低方法论之问题意识 258第四篇 哲学解释学的功能及应用 264第一章 理解的界限 265第一节 以相互理解的借口抵抗相互理解 265第二节 为什么反对解释? 274第三节 辩证地对待“解释的冲突” 282第二章 如何研读经典 285第一节 对经典展开新的阅读 285第二节 理解另一个人的话:“解释”和“阐明” 292第三节 致思研读经典时的正确方法 303第三章 作者的意思与隐讳写作的可能性问题 316第一节 “回到某某”的解释学张力 317第二节 客观意义的设定 325第三节 隐讳写作的可能性问题 330跋 344参考文献 359

目录

导论: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合法性 1
第一章 “说”与哲学的正当性危机 3
第一节 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危机的交错 3
第二节 专业之思与语言游戏 8
第三节 以谁的名义“说”? 12
第二章 人文学问与人的存在论问题 19
第一节 “有价值的事物”与“世界”的显示 20
第二节 关于各门科学之准线和人的存在论问题 24
第一篇 人文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的准备性分析 29
第一章 事实和价值问题的阿里阿德涅之线 30
第一节 事实和价值分离的存在论根源 31
第二节 作为可能具有意义的价值相对主义及其讨论 44
第二章 “我”与“观点”:相对主义与优势地位主义 53
第一节 人文研究与主观预设 53
第二节 说“我”是否可能,作者是谁? 55
第三节 相对主义的出路问题 63
第二篇 古典理性主义方法批判 72
第一章 思想方法奠基之阿基米德点 73
第一节 笛卡尔式的沉思 73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的“开端”问题 86
第三节 先验方法的失与得 93
第二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逻辑 100
第一节 道德科学的逻辑 102
第二节 “道德科学”的方法具体化路径 109
第三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两栖性” 115
第三章 逻辑学的基本问题和关于思想的规则问题 126
第一节 预备性思考 127
第二节 逻辑学的本质和有效性问题 135
第三节 心理学和逻辑学纠缠在一起的结 143
第四节 逻辑学与数学的关系 154
第三篇 理解的命运 164
第一章 理解之为人文科学奠基 165
第一节 在何种意义上理解是人文科学的方法 166
第二节 哲学解释学性质的若干断想 173
第三节 狄尔泰解释学的心理学指向 181
第四节 作为人文科学基础之认识论的奠基 187
第五节 哲学作为“经历”的困难 192
第二章 解释学的存在论转向 198
第一节 存在论解释学的基本理解 199
第二节 实际性解释学 204
第三节 对作为“理论的”人文科学的批判 217
第四节 生活之丰富性与释义学现象学 226
第三章 期待共识 235
第一节 “真理与方法”,还是“真理或方法” 235
第二节 哲学解释学的诉求 244
第三节 艺术与真理揭示的途径 250
第四节 伽达默尔贬低方法论之问题意识 258
第四篇 哲学解释学的功能及应用 264
第一章 理解的界限 265
第一节 以相互理解的借口抵抗相互理解 265
第二节 为什么反对解释? 274
第三节 辩证地对待“解释的冲突” 282
第二章 如何研读经典 285
第一节 对经典展开新的阅读 285
第二节 理解另一个人的话:“解释”和“阐明” 292
第三节 致思研读经典时的正确方法 303
第三章 作者的意思与隐讳写作的可能性问题 316
第一节 “回到某某”的解释学张力 317
第二节 客观意义的设定 325
第三节 隐讳写作的可能性问题 330
跋 344
参考文献 359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方法与反方法——基于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对话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