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聚焦当前金砖国家研究的十一个热点领域,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金砖国家扩容、全球治理与金砖国家合作、金砖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各国的金砖国家战略等等视角,展现了当前关于金砖国家研究的若干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参考价值,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学习借鉴。
目录
前言 后危机时代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金砖国家扩容的可行性研究
全球治理视域下的金砖国家合作
金砖国家和全球化新范式的必要性
金砖国家集团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机遇与挑战
金砖国家与外部世界的竞争与合作
巴西的金砖定位:基于系列研讨会的研究
俄罗斯的金砖国家外交战略研究
印度的金砖国家战略
中国对金砖国家合作的定位、战略与措施研究
南非的金砖国家外交
【书摘与插画】
后危机时代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
葛静静葛静静,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教,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部主管,研究方向为族裔政治。 后危机时代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
自2001年“金砖四国”概念的提出以来,它已历经十余年的发展,“金砖国家”从一个代表新兴市场力量的概念性名词转变为引领新兴市场国家合作的实质性机制,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纵观2006年巴、俄、印、中四国外交部长的首次会晤,特别是2009年叶卡捷琳堡首次金砖领导人会晤以来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随着金砖领导人会晤机制的不断完善,金砖国家已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架构,并在务实合作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合作领域已涵盖政治、经济、金融、贸易、社会、人文多个方面。尤为突出的表现在于金融领域,2016年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机制均投入实质运转,表明金砖国家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机制,其不仅推动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随着合作议程的不断深化,还在不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2017年是金砖国家合作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从这一年开始,金砖国家合作将开启第二个十年,金砖国家及其合作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值此关键时刻,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意义和前景,同时进一步推动金砖国家合作务实发展,是关乎金砖国家机制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全球挑战突出,国际形势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金砖国家显然也受到世界经济下行和国家内部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面临来自外部和内部的重重阻碍。臧秀玲:“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发展困境及其突破”,《理论视野》2015年8月,第65—69页。如何回应国际社会的挑战与质疑同时破解内部合作的更深层次障碍,需要对金砖国家合作的成果及其在国际社会的作用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对其未来发展思路和前景进行较为理性的展望。◆一、金砖国家机制的发展演进◆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四个成长前景看好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名称的首字母联系起来,组合生成“BRIC”这一全新的经济投资概念。2009年6月16日,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成为启动金砖四国合作机制的标志。从此,金砖四国从一个虚拟的经济导向概念,逐步发展成为正式的政府间合作机制。2010年12月,作为金砖四国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中国正式邀请南非成为该组织成员,金砖四国(BRIC)也因此改称金砖国家(BRICS)。南非的加入,使得金砖国家机制成为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开展对话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战略平台。为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机制向公平、合理、包容的态势发展,2013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五次会晤中制订了建立开发银行的路线图,并提议建立金砖国家稳定基金。2015年7月,在俄罗斯乌法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成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乌法峰会就五国关心的广泛议题达成共识,通过了《乌法宣言》《行动计划》《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等纲领性文件,为金砖国家中长期合作指明了方向。从这次峰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可以看出,金砖国家的合作在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拓宽,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合作越来越务实。2017年,中国将作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并于这一年9月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中方期待同各成员国一道,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主题,共同深化伙伴关系,谱写金砖国家合作新篇章……
当前金砖国家研究的若干问题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