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教育史之内容,包括实际与理论两方面。教育制度、教育实施状况及教育者生活等等,属于实际方面。政府的教育宗旨、学者的教育学说及时代的教育思潮等等,属于理论方面。但只将以上所举的实际与理论两方面情形,原原本本,按照时代先后,叙述一个明白,还不足以完了研究教育史者的任务。研究教育史者的任务:第一,在于说明历代教育制度及学说之变迁的原因;第二,在于比较各时代、各地方的教育之异同与升降;第三,则在于阐发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及统治阶级对于教育之如何利用;第四,尤在于以客观的态度批评历代教育之得失,并标明其特异之点。能够将以上所提示的种种方面,作一个有系统的叙述,以备今后研究教育者应取何种途径的一个南针,方可以成就一部教育史。
本书分期介绍了上自唐虞下迄民国我国各时期的教育概况、教育制度、教育家及其学说,共65章。
该书于1934年7月完成,经王世杰、胡适、郑振铎、蔡元培等学者审定,曾作为《大学丛书》之一。在众多的中国教育史著作中,被公认为是民国以后影响最大、学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更多>>
目录
目录
编前语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西周(前1122-前771)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
第四章 后人际会之西周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制系统
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
第三节 女子教育
第四节 结论
第二期 东周(前770-前222)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老子
第三节 孔子
第四节 墨子
第五节 孔门弟子
第六节 孟子
第七节 庄子
第八节 荀子
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
第一期 秦汉(前221-前219)
第七章 半封建社会形成之第一幕
第八章 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
第九章 两汉学风
第十章 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太学
第三节 鸿都门学与宫邸学
第四节 郡国学校
第五节 选举
第十一章 两汉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贾谊
第三节 董仲舒
第四节 扬雄
第五节 王充
第六节 马融与郑玄
第七节 荀悦与徐干
第二期 魏晋南北朝(220-588)
第十二章 魏晋六朝之政局与民族
第十三章 魏晋六朝之学风
第十四章 魏晋六朝之教育
第一节 魏晋之教育
第二节 南北朝之教育
第十五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傅玄与颜之推
第三节 葛洪与刘勰
第三期 隋唐及五代(589-959)
第十六章 隋唐之国力与士气
第十七章 隋唐学风
第十八章 唐之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中央六学二馆
第三节 郡县学校
第四节 医学
第五节 玄学
第六节 科举
第七节 结论
第十九章 隋唐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王通
第三节 韩愈
第四节 李翱
第二十章 唐末及五代
第四编 半封建时代中期的教育
第一期 宋(960-1276)
第二十一章 宋之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第二十二章 宋代学风及学派
第二十三章 宋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国子监
第三节 太学
第四节 六专门学校
第五节 三短期学校
第六节 贵胄学校及国立小学
第七节 地方学校
第八节 科举
第九节 书院
第十节 结论
第二十四章 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胡安定
第三节 周濂溪
第四节 王荆公
第五节 张横渠
第六节 程明道
第七节 程伊川
第八节 程门弟子
第二十五章 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罗豫章与李延平
第三节 胡五峰
第四节 朱晦庵
第五节 张南轩
第六节 吕东莱
第七节 陆象山
第八节 朱门弟子
第九节 真西山
第二期 元(1277-1367)
第二十六章 蒙古帝国之政治经济与教育
第二十七章 元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中央学校
第三节 地方学校
第四节 科举
第二十八章 元代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赵复
第三节 许鲁斋
第四节 刘静修
第五节 金履祥与许谦
第六节 吴草庐
第三期 明(1368-1643)
第二十九章 蒙古帝国瓦解与汉族主权恢复
第三十章 明代学风之三变
第三十一章 明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国子监
第三节 郡县学校
第四节 其他学校
第五节 科举
第六节 结论
第三十二章 初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曹月川
第三节 薛敬轩
第四节 吴康斋
第五节 胡敬斋
第三十三章 中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陈白沙
第三节 湛甘泉
第四节 王阳明
第五节 罗整庵与吕泾野
第六节 王门弟子
第三十四章 晚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东林学派
第三节 刘蕺山
第五编 半封建时代后期的教育
第一期 清(1644-1911)
第三十五章 清帝国之政治与教育
第三十六章 清代学风之复古
第三十七章 清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国子监
第三节 地方学校
第四节 其他学校
第五节 书院
第六节 科举
第七节 结论
第三十八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一)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孙夏峰
第三节 李二曲
第四节 张杨园
第五节 陆桴亭
第六节 陆稼书
第三十九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二)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黄梨洲
第三节 顾亭林
第四节 颜习斋
第五节 李恕谷
第四十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三)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吴中惠氏
第三节 江永
第四节 戴东原
第五节 王鸣盛与钱大昕
第四十一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四)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方望溪与姚惜抱
第三节 章实斋
第六篇 初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自英法联军至中日之战(1862-1894)
第四十二章 社会之变迁与新教育之产生
第一节 社会的变迁
第二节 新教育之产生
第四十三章 萌芽期的新教育之趋势及种类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方言教育
第三节 水师教育
第四节 陆军教育
第五节 留学教育
第六节 结论
第二期 自甲午之役至辛亥革命
第四十四章 外力之压迫与新教育之勃兴
第一节 外力压迫之警醒
第二节 新教育之勃兴
第四十五章 本期教育思潮与宗旨
第一节 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思潮
第二节 教育宗旨
第四十六章 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中央教育行政机关
第三节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
第四十七章 学校制度及实施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直系教育
第三节 师范教育
第四节 实业教育
第五节 学堂行政组织及教职员
第六节 管理考试及奖励
第七节 结论
第四十八章 学部成立后学堂教育之推进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女子教育与简易学塾
第三节 中小学与师范教育
第四节 高等教育
第五节 结论
第四十九章 留学教育
第一节 游学与游历
第二节 资格与学科
第三节 管理与奖励
第四节 结论
第五十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张之洞
第三节 梁启超
第三期 自民国建元至欧战告终(1912-1918)
第五十一章 民国成立后七年内之教育背景与教育
第一节 辛亥革命与教育
第二节 复古运动与教育
第五十二章 教育思潮与宗旨
第五十三章 本期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行政组织
第二节 学校系统
第三节 直系教育
第四节 师范教育
第五节 实业教育
第六节 结论
第五十四章 小学教育之改制
第五十五章 本期教育之实际情形
第一节 各种学校之概况
第二节 义务教育与国语运动
第四期 自五四运动至三一八惨案(1919-1926)
第五十六章 一九一九年之解放运动
第一节 何谓解放运动
第二节 解放运动与教育
第五十七章 教学法之进步
第五十八章 教育制度之改造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学校系统
第三节 中小学课程标准
第四节 县市教育行政机关
第五十九章 三种教育之运动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运动
第二节 平民教育的运动
第三节 国家主义教育的运动
第六十章 结论
第五期 自国民政府建都南京至现今(1927-1934)
第六十一章 国民革命与教育
第六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之教育宗旨及教育政策
第六十三章 国民政府之教育制度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教育行政制度之一度改造
第三节 学校系统
第四节 各项学校令及其规程
第五节 各级学校课程标准
第六节 毕业会考及成绩核算法
第六十四章 现今教育之趋势
第一节 生产教育
第二节 乡村教育
第三节 结论
第六十五章 中国教育今后之出路
第一节 中国现在之国情
第二节 已往教育之错误
第三节 今后教育之出路
第四节 结论
编前语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西周(前1122-前771)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
第四章 后人际会之西周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制系统
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
第三节 女子教育
第四节 结论
第二期 东周(前770-前222)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老子
第三节 孔子
第四节 墨子
第五节 孔门弟子
第六节 孟子
第七节 庄子
第八节 荀子
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
第一期 秦汉(前221-前219)
第七章 半封建社会形成之第一幕
第八章 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
第九章 两汉学风
第十章 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太学
第三节 鸿都门学与宫邸学
第四节 郡国学校
第五节 选举
第十一章 两汉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贾谊
第三节 董仲舒
第四节 扬雄
第五节 王充
第六节 马融与郑玄
第七节 荀悦与徐干
第二期 魏晋南北朝(220-588)
第十二章 魏晋六朝之政局与民族
第十三章 魏晋六朝之学风
第十四章 魏晋六朝之教育
第一节 魏晋之教育
第二节 南北朝之教育
第十五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傅玄与颜之推
第三节 葛洪与刘勰
第三期 隋唐及五代(589-959)
第十六章 隋唐之国力与士气
第十七章 隋唐学风
第十八章 唐之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中央六学二馆
第三节 郡县学校
第四节 医学
第五节 玄学
第六节 科举
第七节 结论
第十九章 隋唐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王通
第三节 韩愈
第四节 李翱
第二十章 唐末及五代
第四编 半封建时代中期的教育
第一期 宋(960-1276)
第二十一章 宋之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第二十二章 宋代学风及学派
第二十三章 宋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国子监
第三节 太学
第四节 六专门学校
第五节 三短期学校
第六节 贵胄学校及国立小学
第七节 地方学校
第八节 科举
第九节 书院
第十节 结论
第二十四章 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胡安定
第三节 周濂溪
第四节 王荆公
第五节 张横渠
第六节 程明道
第七节 程伊川
第八节 程门弟子
第二十五章 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罗豫章与李延平
第三节 胡五峰
第四节 朱晦庵
第五节 张南轩
第六节 吕东莱
第七节 陆象山
第八节 朱门弟子
第九节 真西山
第二期 元(1277-1367)
第二十六章 蒙古帝国之政治经济与教育
第二十七章 元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中央学校
第三节 地方学校
第四节 科举
第二十八章 元代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赵复
第三节 许鲁斋
第四节 刘静修
第五节 金履祥与许谦
第六节 吴草庐
第三期 明(1368-1643)
第二十九章 蒙古帝国瓦解与汉族主权恢复
第三十章 明代学风之三变
第三十一章 明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国子监
第三节 郡县学校
第四节 其他学校
第五节 科举
第六节 结论
第三十二章 初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曹月川
第三节 薛敬轩
第四节 吴康斋
第五节 胡敬斋
第三十三章 中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陈白沙
第三节 湛甘泉
第四节 王阳明
第五节 罗整庵与吕泾野
第六节 王门弟子
第三十四章 晚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东林学派
第三节 刘蕺山
第五编 半封建时代后期的教育
第一期 清(1644-1911)
第三十五章 清帝国之政治与教育
第三十六章 清代学风之复古
第三十七章 清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国子监
第三节 地方学校
第四节 其他学校
第五节 书院
第六节 科举
第七节 结论
第三十八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一)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孙夏峰
第三节 李二曲
第四节 张杨园
第五节 陆桴亭
第六节 陆稼书
第三十九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二)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黄梨洲
第三节 顾亭林
第四节 颜习斋
第五节 李恕谷
第四十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三)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吴中惠氏
第三节 江永
第四节 戴东原
第五节 王鸣盛与钱大昕
第四十一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四)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方望溪与姚惜抱
第三节 章实斋
第六篇 初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自英法联军至中日之战(1862-1894)
第四十二章 社会之变迁与新教育之产生
第一节 社会的变迁
第二节 新教育之产生
第四十三章 萌芽期的新教育之趋势及种类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方言教育
第三节 水师教育
第四节 陆军教育
第五节 留学教育
第六节 结论
第二期 自甲午之役至辛亥革命
第四十四章 外力之压迫与新教育之勃兴
第一节 外力压迫之警醒
第二节 新教育之勃兴
第四十五章 本期教育思潮与宗旨
第一节 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思潮
第二节 教育宗旨
第四十六章 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中央教育行政机关
第三节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
第四十七章 学校制度及实施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直系教育
第三节 师范教育
第四节 实业教育
第五节 学堂行政组织及教职员
第六节 管理考试及奖励
第七节 结论
第四十八章 学部成立后学堂教育之推进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女子教育与简易学塾
第三节 中小学与师范教育
第四节 高等教育
第五节 结论
第四十九章 留学教育
第一节 游学与游历
第二节 资格与学科
第三节 管理与奖励
第四节 结论
第五十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张之洞
第三节 梁启超
第三期 自民国建元至欧战告终(1912-1918)
第五十一章 民国成立后七年内之教育背景与教育
第一节 辛亥革命与教育
第二节 复古运动与教育
第五十二章 教育思潮与宗旨
第五十三章 本期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行政组织
第二节 学校系统
第三节 直系教育
第四节 师范教育
第五节 实业教育
第六节 结论
第五十四章 小学教育之改制
第五十五章 本期教育之实际情形
第一节 各种学校之概况
第二节 义务教育与国语运动
第四期 自五四运动至三一八惨案(1919-1926)
第五十六章 一九一九年之解放运动
第一节 何谓解放运动
第二节 解放运动与教育
第五十七章 教学法之进步
第五十八章 教育制度之改造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学校系统
第三节 中小学课程标准
第四节 县市教育行政机关
第五十九章 三种教育之运动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运动
第二节 平民教育的运动
第三节 国家主义教育的运动
第六十章 结论
第五期 自国民政府建都南京至现今(1927-1934)
第六十一章 国民革命与教育
第六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之教育宗旨及教育政策
第六十三章 国民政府之教育制度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教育行政制度之一度改造
第三节 学校系统
第四节 各项学校令及其规程
第五节 各级学校课程标准
第六节 毕业会考及成绩核算法
第六十四章 现今教育之趋势
第一节 生产教育
第二节 乡村教育
第三节 结论
第六十五章 中国教育今后之出路
第一节 中国现在之国情
第二节 已往教育之错误
第三节 今后教育之出路
第四节 结论
中国教育史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