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样的执政是有绩效的?如何对一个执政形态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如何实现执政目标最大化?怎样使行政行为更有绩效?如何规避常见的、典型的“绩效黑洞”?如何有效降低执政成本?怎样对提高公共绩效进行科学的政治设计?
本书在执政绩效研究上具有原创性和建设性,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执政绩效问题的学术专著。本书引证材料翔实丰富、实例案评分析独到、理论观点鞭辟入理、语言清新灵动朴实、逻辑性、功能性、可读性强。本书不仅是开展公共绩效理论研究、进行干部教学和培训的重要文本,也对执政能力建设和公共行政具有重要的资政功能。
目录
目录
谢忱
序一
序二
概述
第1章 执政·执政绩效·执政绩效研究
一、 执政
1. 执政疏义
2. 执政的静态特性
3. 执政的动态特性
二、 执政绩效
1. 执政绩效疏义
2. 科层结构、公共产品及特征
3. 作为逻辑前提的四种假设
4. 执政绩效的数量关系
5. 执政绩效的度量
6. 执政绩效的政治考察
三、 执政绩效研究与设计
1. 执政绩效研究:问题和任务
2. 从政治设计到执政绩效设计
第2章 什么样的执政被认为是有绩效的
一、 引言:基于公共视野的分析模型
二、 伦理观察与理论模型:价值考量
1. 法治执政
2. 集约执政
3. 廉洁执政
4. 人本执政
5. 成本执政
三、 结果观察与现实模型:事实考量
1. 发展(Development)
2. 稳定(Stability)
3. 公正(Justice)
4. 安全(Security)
5. 效能(Efficiency)
四、 实现执政高绩效:基本要则
1. 执政价值最大化原则
2. “成本—收益”分析原则
3. 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4. “风险—收益”均衡原则
5. 利益机制协调原则
第3章 执政成本—收益分析
一、 成本—收益分析:从经济学到政治学
二、 执政成本
1. 定义
2. 执政成本分析
3. 执政成本性态
4. 执政成本复合性
5. 执政成本函数
6. 执政成本技术环节
三、 执政收益
1. 定义
2. 执政收益分析
3. 执政收益模型
4. 执政收益中“非计算性”评估
四、 公共部门成本—收益:性质与程序
五、 代价与代价意识
六、 “无为”与“有为”的效率辩证
七、 执政资源与资源配置
1. 执政资源分类
2. 执政资源有限性
3. 审慎支配执政资源
第4章 执政物理结构与绩效关系
一、 执政层级结构与绩效
1. 执政的宏观层级
2. 执政的中观层级
3. 执政的微观层级
二、 执政决策结构与绩效
1. 政党“执政”(In Power)
2. 人大“代政”(Parliament)
3. 政府“行政”(Administration)
4. 政协“议政”(Political Consultation)
5. 民主党派“参政”(Political Participation)
三、 执政技术结构与绩效
1. 制度—结构关系
2. 战略—结构关系
3. 规模—结构关系
4. 幅度—结构关系
四、 执政机制结构与绩效
第5章 两大解释变量:社会自主和公民参与
一、 社会自主
1. 让市场去做(市场绩效)
2. 让民间去做(第三部门绩效)
3. 让习俗去做(习俗绩效)
4. 让规则去做(规制绩效)
二、 公民政治参与
1. “政治参与”的价值
2. 公共结构与参与强度
3. 参与向度及其扩展
4. “有序参与”模型
5. 几个重要技术环节
第6章 规避与警策:绩效黑洞系统分析(Ⅰ)
一、 简单划一
二、 囫囵动员
三、 冗官沉疴
四、 行政繁杂
五、 胡乱作为
1. “新举措”胡乱作为
2. “免费型”胡乱作为
3. “好恶型”胡乱作为
4. “违理型”胡乱作为
5. “刮风型”胡乱作为
六、 口号盛行
七、 低质规制
八、 观念空耗
第7章 规避与警策:绩效黑洞系统分析(Ⅱ)
九、 即兴决策
十、 伟业偏好
十一、 教导人民
十二、 人走茶凉
十三、 大包大揽
十四、 名家成灾
十五、 危机失当
十六、 腐败绵延
第8章 公共政策的效益产出
一、 对于公共政策的理解
二、 公共政策为什么必要?
1. 政策是推行执政价值的有力工具
2. 政策是实现执政目标的技术手段
3. 政策是调节和治理社会的权威方法
4. 政策是影响我们生活的一种方式
三、 公共政策的社会形塑
四、 公共政策的限度
五、 公共政策分析
六、 公共政策设计:技术与流程
1. 政策动力
2. 政策议程
3. 政策预期
4. 政策反诘
5. 政策思维
6. 政策方案
7. 政策伦理
8. 政策评估
七、 政策质量深度影响执政绩效
1. 政策质量决定效益产出
2. “政策”与“对策”
八、 政策设计的绩效要则
1. 充分信息原则
2. 平衡原则
3. 安全原则
4. 胆怯原则
5. 反诘原则
6. 防偏好原则
7. 经济原则
九、 公共决策与公共咨询
第9章 民主:执政绩效的技术参数
一、 引言:民主与法治
二、 从自然民主制到新型民主制
三、 遵循民主政治基本原则
四、 执政中的民主施行
五、 需要民主生活的训练
六、 民主的外源性与内动力
七、 民主不是完美无缺
八、 作为政治技术的民主
1. “由民作主”抑或“为民作主”?
2. 民主治吏
3. 民主、执政信任与绩效
第10章 领袖风格的绩效考察
一、 引言:领袖行为与领袖风格
二、 “大领导”与“小领导”
三、 “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
四、 “智慧型主导”与“程序型主导”
五、 “魅力领袖”与“团队领袖”
六、 “无为而治”与“事必躬亲”
七、 “安居平五路”与“中兴之主”
第11章 执政外相与执政绩效
一、 引言:执政外相:能赏心悦目吗?
二、 执政外相的三维空间
1. 维度一:规则与秩序
2. 维度二:透明与简约
3. 维度三:艺术与圆融
三、 执政政治美学议程设置
1. 国家行动:真善美统一
2. 执政“若烹小鲜”法则
3. 政党政策的“可读性”
4. 制度构造的稳定性、平衡性
5. 仪式典藏性与民族心理向度
6. 政党领袖的“楷模期待”与平民化
第12章 执政伦理与执政箴言
一、 执政的公共理性
1. 合法理性
2. 宪政理性
3. 规则理性
4. 科层理性
5. 权利理性
6. 全民理性
二、 执政绩效的伦理学准则
1. 亚里士多德的“执中之道”:“精神美德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正确位置”
2. 康德的“绝对命令”:“只按你的意愿能成为普遍规律这一准则行动”
3. 穆勒的“功利主义”:“为最大多数的人寻求最大的幸福”
4. 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只有当忽视一切社会差别时,正义才出现”
5. 犹太教——基督教“将人作为目的”:“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居”
三、 执政经验与政治启示
1. “四个必须”:建国30年特别是“文革”十年的经验教训
2. “十个必须”: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执政经验
3. “六个要”:建党60周年的历史经验
4. “三个不动摇”:改革开放后14年执政经验
5. “三个建设”:近20年来党最宝贵的经验
6. “十一个必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0年主要历史经验
7. “三个必须始终”:党成立80周年基本经验
8. “十个坚持”:十三届四中全会后13年执政基本经验
9. “三个必须”:人大制度50周年主要经验
10. “五个坚定不移”:抗日战争胜利60年来历史经验
11. “六个必须坚持”: 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四、 执政箴言
1. 宁静致远
2. 治国若烹小鲜
3.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4. 规则高于伦理
5. 如无特殊理由,不要变易法律
6. 小聪明不如大智慧
参考文献
专栏目录
图示
本书专题培训要点
跋
后记
?'w8x
谢忱
序一
序二
概述
第1章 执政·执政绩效·执政绩效研究
一、 执政
1. 执政疏义
2. 执政的静态特性
3. 执政的动态特性
二、 执政绩效
1. 执政绩效疏义
2. 科层结构、公共产品及特征
3. 作为逻辑前提的四种假设
4. 执政绩效的数量关系
5. 执政绩效的度量
6. 执政绩效的政治考察
三、 执政绩效研究与设计
1. 执政绩效研究:问题和任务
2. 从政治设计到执政绩效设计
第2章 什么样的执政被认为是有绩效的
一、 引言:基于公共视野的分析模型
二、 伦理观察与理论模型:价值考量
1. 法治执政
2. 集约执政
3. 廉洁执政
4. 人本执政
5. 成本执政
三、 结果观察与现实模型:事实考量
1. 发展(Development)
2. 稳定(Stability)
3. 公正(Justice)
4. 安全(Security)
5. 效能(Efficiency)
四、 实现执政高绩效:基本要则
1. 执政价值最大化原则
2. “成本—收益”分析原则
3. 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4. “风险—收益”均衡原则
5. 利益机制协调原则
第3章 执政成本—收益分析
一、 成本—收益分析:从经济学到政治学
二、 执政成本
1. 定义
2. 执政成本分析
3. 执政成本性态
4. 执政成本复合性
5. 执政成本函数
6. 执政成本技术环节
三、 执政收益
1. 定义
2. 执政收益分析
3. 执政收益模型
4. 执政收益中“非计算性”评估
四、 公共部门成本—收益:性质与程序
五、 代价与代价意识
六、 “无为”与“有为”的效率辩证
七、 执政资源与资源配置
1. 执政资源分类
2. 执政资源有限性
3. 审慎支配执政资源
第4章 执政物理结构与绩效关系
一、 执政层级结构与绩效
1. 执政的宏观层级
2. 执政的中观层级
3. 执政的微观层级
二、 执政决策结构与绩效
1. 政党“执政”(In Power)
2. 人大“代政”(Parliament)
3. 政府“行政”(Administration)
4. 政协“议政”(Political Consultation)
5. 民主党派“参政”(Political Participation)
三、 执政技术结构与绩效
1. 制度—结构关系
2. 战略—结构关系
3. 规模—结构关系
4. 幅度—结构关系
四、 执政机制结构与绩效
第5章 两大解释变量:社会自主和公民参与
一、 社会自主
1. 让市场去做(市场绩效)
2. 让民间去做(第三部门绩效)
3. 让习俗去做(习俗绩效)
4. 让规则去做(规制绩效)
二、 公民政治参与
1. “政治参与”的价值
2. 公共结构与参与强度
3. 参与向度及其扩展
4. “有序参与”模型
5. 几个重要技术环节
第6章 规避与警策:绩效黑洞系统分析(Ⅰ)
一、 简单划一
二、 囫囵动员
三、 冗官沉疴
四、 行政繁杂
五、 胡乱作为
1. “新举措”胡乱作为
2. “免费型”胡乱作为
3. “好恶型”胡乱作为
4. “违理型”胡乱作为
5. “刮风型”胡乱作为
六、 口号盛行
七、 低质规制
八、 观念空耗
第7章 规避与警策:绩效黑洞系统分析(Ⅱ)
九、 即兴决策
十、 伟业偏好
十一、 教导人民
十二、 人走茶凉
十三、 大包大揽
十四、 名家成灾
十五、 危机失当
十六、 腐败绵延
第8章 公共政策的效益产出
一、 对于公共政策的理解
二、 公共政策为什么必要?
1. 政策是推行执政价值的有力工具
2. 政策是实现执政目标的技术手段
3. 政策是调节和治理社会的权威方法
4. 政策是影响我们生活的一种方式
三、 公共政策的社会形塑
四、 公共政策的限度
五、 公共政策分析
六、 公共政策设计:技术与流程
1. 政策动力
2. 政策议程
3. 政策预期
4. 政策反诘
5. 政策思维
6. 政策方案
7. 政策伦理
8. 政策评估
七、 政策质量深度影响执政绩效
1. 政策质量决定效益产出
2. “政策”与“对策”
八、 政策设计的绩效要则
1. 充分信息原则
2. 平衡原则
3. 安全原则
4. 胆怯原则
5. 反诘原则
6. 防偏好原则
7. 经济原则
九、 公共决策与公共咨询
第9章 民主:执政绩效的技术参数
一、 引言:民主与法治
二、 从自然民主制到新型民主制
三、 遵循民主政治基本原则
四、 执政中的民主施行
五、 需要民主生活的训练
六、 民主的外源性与内动力
七、 民主不是完美无缺
八、 作为政治技术的民主
1. “由民作主”抑或“为民作主”?
2. 民主治吏
3. 民主、执政信任与绩效
第10章 领袖风格的绩效考察
一、 引言:领袖行为与领袖风格
二、 “大领导”与“小领导”
三、 “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
四、 “智慧型主导”与“程序型主导”
五、 “魅力领袖”与“团队领袖”
六、 “无为而治”与“事必躬亲”
七、 “安居平五路”与“中兴之主”
第11章 执政外相与执政绩效
一、 引言:执政外相:能赏心悦目吗?
二、 执政外相的三维空间
1. 维度一:规则与秩序
2. 维度二:透明与简约
3. 维度三:艺术与圆融
三、 执政政治美学议程设置
1. 国家行动:真善美统一
2. 执政“若烹小鲜”法则
3. 政党政策的“可读性”
4. 制度构造的稳定性、平衡性
5. 仪式典藏性与民族心理向度
6. 政党领袖的“楷模期待”与平民化
第12章 执政伦理与执政箴言
一、 执政的公共理性
1. 合法理性
2. 宪政理性
3. 规则理性
4. 科层理性
5. 权利理性
6. 全民理性
二、 执政绩效的伦理学准则
1. 亚里士多德的“执中之道”:“精神美德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正确位置”
2. 康德的“绝对命令”:“只按你的意愿能成为普遍规律这一准则行动”
3. 穆勒的“功利主义”:“为最大多数的人寻求最大的幸福”
4. 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只有当忽视一切社会差别时,正义才出现”
5. 犹太教——基督教“将人作为目的”:“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居”
三、 执政经验与政治启示
1. “四个必须”:建国30年特别是“文革”十年的经验教训
2. “十个必须”: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执政经验
3. “六个要”:建党60周年的历史经验
4. “三个不动摇”:改革开放后14年执政经验
5. “三个建设”:近20年来党最宝贵的经验
6. “十一个必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0年主要历史经验
7. “三个必须始终”:党成立80周年基本经验
8. “十个坚持”:十三届四中全会后13年执政基本经验
9. “三个必须”:人大制度50周年主要经验
10. “五个坚定不移”:抗日战争胜利60年来历史经验
11. “六个必须坚持”: 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四、 执政箴言
1. 宁静致远
2. 治国若烹小鲜
3.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4. 规则高于伦理
5. 如无特殊理由,不要变易法律
6. 小聪明不如大智慧
参考文献
专栏目录
图示
本书专题培训要点
跋
后记
?'w8x
执政绩效探微:战略、评估及设计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