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及其法律修辞方法

副标题:无

作   者:陈金钊著

分类号:

ISBN:978751185357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主要解读与诠释了法治思维、法治方法的意蕴;论证了法治思维的行程过程,认为权力修辞向法律话语的转变应该成为法治时代的意识形态。作者试图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阐明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关系;认为法治思维可以抑制权力的傲慢,但是需要法律人对以往法学所揭示的“法治思维的前提之殇”进行修复,建构法律推理的大前提,以便使所有的判断都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既不纯粹地根据制定法的推论或解释,也不抛开制定法的规定去探寻“法律”的实质意义,而是在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律思维规则的基础上,探寻恰当的、用于说服的裁判理由,在思维的过程中落实法治作为规则治理的事业。在法治时代需要把法律的运用当成一门艺术,把法律、价值、社会与案件事实结合起来,在法律运用中谋篇布局、统筹帷幄,使人们的法治思维建构在法律推理、法律解释、法律论证和法律修辞等方法论的基础之上,通过“我要给你讲法治”来实现司法公正。

目录

导论:研究法律修辞方法提升法治思维水平/1
一、修辞学与法律修辞学/2
二、法律修辞学是研究法治思维方式的综合性学科/10
三、法治思维与法律修辞方法/14
第一章对法治思维的解读/21
一、什么是法治思维?/22
(一)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24
(二)法治方式的思想史解读及其现实意义/33
(三)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关系/36
二、重塑法治之法,确定法治思维的前提/39
(一)法律不确定性命题使根据法律的思考无法展开/40
(二)简洁的司法三段论难以描述法治思维的过程/44
(三)实质法治虽然饱含着美好的理想但却存在背离法治的思维倾向/45
(四)绝对依赖形式法治的思维,会导致道德判断力下降/47
三、在法治战略中构建法治思维/49
(一)法治思维包含用法律改造社会的战略/50
(二)法治思维需要用法律话语构造意识形态/54
(三)用法治方式管理社会,需要提升法律方法的地位/56
(四)确立法治思维需要消解政法思维的绝对性/57
第二章对法治方式的诠释/60
一、法治方式的概念及特征/61
(一)法治方式是基于法治思维所衍生的行为方式/62
(二)法治方式是平和、理性地解决纠纷处理问题的方式/66
(三)法治方式的特征与风格/68
二、法治方式是治国理政的手段/74
(一)协调法治方式与改革思维的“对立”/75
(二)社会转型中的法治方式既是改革的手段也是目标/78
(三)法治方式是一种治国理政、解决纠纷的修辞方式/81
三、法治方式的意义及其难题/85
(一)法治方式对社会长期稳定和谐有重大意义/86
(二)用法治方式可以带来公平的社会,从而减少矛盾与冲突/89
(三)法治方式可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91
(四)法治方式在技术或方法上的难题/92
(五)高尚道德以及其他实质法治的风险/94
第三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意蕴/98
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政治意义/99
(一)用法治方式约束、规范政治行为/100
(二)法治思维代替政法思维,实现政治意识形态的转变/101
(三)提升法治思维水平转变决策方式/104
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社会功能/105
(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意味着法律话语权的张扬/106
(二)法治思维应变为日常思维/109
(三)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运用,意味着文明管理的开始/111
三、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方法论途径/113
(一)改变权势思维重视法律修辞方法/113
(二)需要尊重法律规则和程序,掌握理解、解释和运用法律的方法/116
(三)在社会转型中,价值衡量与法律论证方法将凸显出新的活力/117
第四章用法治思维抑制权力的傲慢/120
一、法治思维的根本是限制权力的任意行使/121
(一)现代法治的核心意义是限制权力/123
(二)法治思维思想根基是法治理想主义/126
(三)法治思维的形式特征是根据法律的思考/130
二、法治思维是用权利话语替代权力修辞的绝对性/135
(一)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权力修辞/136
(二)以权利为导向建构法治思维的路径/139
(三)把法律作为修辞构建法治思维模式/142
三、用法治思维抑制权力的傲慢,让权力回归谦逊/145
(一)权力的傲慢是法治的“敌人”/146
(二)抑制权力的傲慢就要强调形式法治的积极作用/150
(三)尊重法治的权威让权力回归谦逊/153
第五章法治思维的形成:权力修辞向法律话语的转变/159
一、权力修辞的特征与危害/160
(一)由于权力气场的作用,权力修辞常常缺乏讲理氛围/161
(二)权力修辞随时都可以毁坏法治/163
(三)权力修辞主导的思维定式是对自由、民主的摧残/165
二、权力修辞向法律话语转变的必要性/167
(一)法律话语的特质/167
(二)法律话语的意义/170
(三)权力修辞转向法律话语的必要性/172
三、如何实现权力修辞向法律话语的转变/176
(一)把法律作为修辞,以法律话语主导场效应/177
(二)充分利用权力行使中的那些接近法治的规则/179
(三)借助权利话语,平衡权力的张扬/181
第六章法治之法与法治思维的前提确定/186
一、由法律的不确定所引发的法治不可能性/187
(一)对法治之法是什么的追问所导出的法治不可能性/188
(二)法律客观性的失落导致法律决断论受挫/190
(三)法律的不确定性导致法律权威的失落/194
二、重塑法治之法,探寻法律的确定意义/197
(一)理性对待法治的不可能性理论/198
(二)在尊重制定法权威的基础上开放法治之法/202
(三)尊重一般法律的稳定性,塑造具体的法治之法/204
三、通过方法修复法治思维的前提之殇/207
(一)法律方法论的划界对法治实现的意义/208
(二)把逻辑规则视为法律的组成部分,在推理中实现法治/212
(三)强化法律规范的权威,在解释中限权/216
(四)把法律作为修辞,改造思维方式/219
第七章把法律作为修辞及其法律修辞/223
一、“把法律作为修辞”的问题意识/224
(一)把法律作为修辞打破思维中的法律沉默/225
(二)把法律作为修辞,摆脱对逻辑的过度依赖/228
(三)把法律作为修辞,为碎片化的法律寻找出路/231
……
第八章法律修辞及其法律话语权
第九章把法律作为修辞,我要给你讲法治
第十章解决“疑难”案件的法律修辞方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法治思维及其法律修辞方法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