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洋共处与法律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澳门法变迁

副标题:无

作   者:何志辉 著

分类号:

ISBN:978751185997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澳门法研究的专题著作,关涉澳门法律文化与制度变迁诸领域:澳门法文化的概念与渊源;明末澳门律例体系与欧陆法统的并存;清前期澳门治理格局的嬗变;近代澳门殖民管治状态下的文化对抗与法典编纂;《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一国两制”构想的宪制性保障;行政主导体制下的澳门立法会与特区政府关系;从澳门法区法院到特区终审法院的司法变迁;从殖民化到本地化的澳门法律教育发展历程。附录部分涉及法政人物与澳门政治的关系,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对澳门法制史研究的启迪。本书视野开阔,内容广泛,观点明确,史料翔实,可供比较法、法制史及澳门法等领域的读者参考。

目录

绪论澳门法的存在与变迁
第一章 澳门法文化:基本概念的展开
 一、文化:物质、制度与精神的维度
 二、法文化:实体性的抑或方法论的
 三、澳门法文化: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初步界定
第二章 渊源之追溯:主导成分与辅助成分
 一、澳门法文化的传统形态及特征
 二、主导成分的形成:中国传统治道
 三、辅助成分的形成:西方制度渊源
 四、传教与商贸:澳门法文化的特殊因子
第三章 法律多元:明末澳门律例体系与欧陆法统
 一、律例体系:普天之下的王法所及
 二、地方规章 :因地制宜的特殊规制
 三、欧陆法统:澳葡内部的宗教规范与世俗规则
 四、王室法律传统及其在澳门的介入
第四章 司法交涉:清初治理格局中的华洋命案问题
 一、乾隆八年命案始末及其交涉
 二、“乾隆九年定例”与治理的强化
 三、乾隆十三年命案:文本与真相
 四、命案背后的权力较量及其结果
 五、命案折射的吏治、律例与司法权
第五章 《华人风俗习惯法典》:近代殖民管治下的文化妥协
 一、出台始末:从保留适用到代为立法
 二、制定原因:情感、文化与经验的启迪
 三、内容与特点:法典形式下的宗法文化
 四、世易俗移:法典的撤销及其影响
第六章 《澳门基本法》:“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宪制性保障
 一、“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形成
 二、《澳门基本法》:起草背景与制定过程
 三、《澳门基本法》:文本结构与宪制定位
 四、特区政制构架:行政主导的新型体制
第七章 配合与监督:行政主导体制下的立法会与政府
 一、行政主导体制下的澳门立法会
 二、立法会对政府行政权的配合
 三、立法会对政府行政权的监督
 四、立法会与政府关系的民主化方向
第八章 从法区法院到终审法院:围绕审判权的司法改制
 一、纠葛丛生:早期澳门司法管辖问题
 二、《司法组织纲要法》:司法改革新蓝图
 三、《司法组织新规则》:司法本地化的指引
 四、关键环节:高等法院的成立及其使命
 五、终审法院:独立审判权及终审权的定型
第九章 从殖民化到本地化:澳门法律教育之变迁
 一、法律的缺席:早期澳门教育格局
 二、“生活在别处”:殖民管治下的文化殖民与葡化教育
 三、迈向本地化:为高度自治奠基的法律教育
 四、高度自治时期:迈向多元化的法律教育
 附录一澳门印痕:孙中山法政思想的时空背景
 一、途经澳门:批判精神的诱兴
 二、相聚澳门:维新观念的承转
 三、遥望澳门:革命思想的践行
 四、结语:时空背景的研究意义
 附录二被误解与被遮蔽的:《生存之道》及其启示
 一、作为历史事实的“生存之道”
 二、作为问题意识的“生存之道”
 三、作为策略性质的“双重效忠”
 四、作为研究视角的“共处分治”
 五、作为著述范式的《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华洋共处与法律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澳门法变迁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